
我們都知道,新冠病毒目前為止尚無特效藥,但是否就意味著沒有任何藥物來對付它們呢?錯,中成藥在抗擊疫情中可以發(fā)揮作用,官方發(fā)布的關于印發(f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里,就著重提及了中醫(yī)藥,明確推薦了幾種中成藥作為列為醫(yī)學觀察期推薦用藥。那么,什么是醫(yī)學觀察期?到底是哪些中成藥列入新版新型肺炎診療方案推薦的觀察期用藥?
什么是醫(yī)學觀察?
醫(yī)學觀察是指對可疑的傳染病患者和曾經與傳染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人有密切接觸的人(密切接觸者)按傳染病的最長潛伏期采取隔離措施,觀察其健康狀況,有否染病可能,以便對這些人在疾病的潛伏期和進展期內獲得及早診斷治療與救護,又可減少和避免將病原體傳播給健康人群。
這是一項醫(yī)學保護措施,所以被采取醫(yī)學觀察措施的人并不僅僅是疑似病人,還應包括可疑病人和密切接觸者。具體到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納入醫(yī)學觀察的群體,并不代表已經確定感染了冠狀病毒,這其中可能有感染冠狀病毒但沒有確診的疑似病人,也混雜著一些與疫期人群有接觸史、或曾進入疫區(qū)的高危人群。
哪些中成藥列入新版新型肺炎診療方案推薦的觀察期用藥?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本病屬于中醫(yī)疫病范疇,病因為感受疫戾之氣,各地可根據病情、當地氣候特點以及不同體質等情況,參照下列方案進行辨證論治。在醫(yī)學觀察期應對臨床癥狀“乏力伴胃腸不適”,試行第四版方案推薦使用中成藥藿香正氣膠囊(丸、水、口服液)。下面以藿香正氣膠囊為例。
1.藿香正氣膠囊
該藥主要成分廣藿香、紫蘇葉、白芷、白術(炒)、陳皮、法半夏、厚樸(姜制)、茯苓、桔梗、甘草、大腹皮、大棗、生姜。適應癥包括:解表化濕、理氣和中。本品用于外感風寒、內傷濕滯、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泄瀉。
在醫(yī)學觀察期應對臨床癥狀“乏力發(fā)熱”,試行第四版方案推薦使用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疏風解毒膠囊(顆粒)、防風通圣丸(顆粒)等中成藥。下面以顆粒或膠囊為例。
2.金花清感顆粒
該藥主要成分:金銀花、浙貝母、黃芩、牛蒡子、青蒿等。功能主治金花清感顆粒,疏風宣肺,清熱解毒。用于外感時邪引起的發(fā)熱,惡寒輕或不惡寒,咽紅咽痛,鼻塞流涕,口渴,咳嗽或咳而有痰等,舌質紅,苔薄黃,脈數。適用于各類流感包括甲型H1N1流感所引起上述癥候者。
3.連花清瘟顆粒
早在以前非典期間,此藥就已經廣泛使用,主要成分有連翹、金銀花、炙麻黃、炒苦杏仁、石膏、板藍根、綿馬貫眾、魚腥草、廣藿香、大黃、紅景天、薄荷腦、甘草。適應癥包括:清熱解毒,宣肺泄熱。用于治療流行性感冒屬熱毒襲肺證,癥見發(fā)熱或高熱,惡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頭痛,咽干咽痛,舌偏紅,苔黃或黃膩。
4.疏風解毒膠囊
主要成分有虎杖、連翹、板藍根、柴胡、敗醬草、馬鞭草、蘆根、甘草。適應癥包括疏風清熱,解毒利咽。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屬風熱證,癥見發(fā)熱,惡風,咽痛,頭痛,鼻塞,流濁涕,咳嗽等。
5.防風通圣顆粒
主要成分有防風、荊芥穗、薄荷、麻黃、大黃、芒硝、梔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當歸、白芍、黃芩、連翹、甘草、白術(炒)。適應癥包括解表通里,清熱解毒。用于外寒內熱,表里俱實,惡寒壯熱,頭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結,風疹濕瘡。
結語
值得提醒的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需要專業(yè)醫(yī)生診斷,如有發(fā)熱、乏力、干咳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yī),并進行居家自我隔離,服用上述推薦的中成藥需要在醫(y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并且嚴格按說明書的用法用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