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午門診至少有10個高血壓的患者,其中有位66歲的大娘問我:王醫生,我這高血壓已經3年了,現在不敢吃肉,不敢吃雞蛋。你說是不是就不會得心腦血管疾病了?
我說:大娘,首先得了高血壓并不是說不能吃雞蛋和肉;其次也不是說不吃肉不吃雞蛋就不會得心腦血管疾病。
一、高血壓的人能不能吃雞蛋?
首先明確指出,只要是對雞蛋不過敏的人,都能吃雞蛋。即使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心腦血管疾病,都能吃雞蛋。雞蛋還有人體必需的蛋白質、脂肪、鈣、鉀、葉酸;尤其含有高質量的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不管是老人、孩子、患者、還是三高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人,都能吃雞蛋。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薦成人每周吃6個雞蛋最合適;所有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心腦血管疾病的飲食指導中,也不曾有不讓吃雞蛋的建議。
所以,高血壓人不但能吃雞蛋,而且吃雞蛋是保證正常營養,獲取每天所需蛋白質的最佳選擇之一。
二、吃雞蛋會升高血壓嗎?
至于大家擔心的吃雞蛋會升高血壓,這純屬無稽之談。如果說什么樣的飲食會導致血壓升高,那么就是高鈉鹽低鉀鹽的飲食會導致高血壓。也就是我們日常生中鈉鹽吃的過多,鉀鹽吃的過少。具體一點說就是炒菜放的鹽過多,咸菜、榨菜、臘肉、熏肉、醬油等等含鹽量高的食物過多;相反蔬菜水果、粗糧雜糧的比例過少。這樣的飲食結構會導致高血壓風險增加。
有人說雞蛋黃含有膽固醇,吃了會導致高血脂?
其實我們人體的膽固醇升高的原因一方面是飲食不健康,也就是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吃得較多導致的,比如說肥肉、油炸食品、內臟、以及雞蛋黃。但膽固醇升高和飲食的關系只有20%,另外80%的原因是自身代謝或叫遺傳因素導致的,也就是即使這部分人不吃肉,不吃蛋,也可能會出現高膽固醇血癥。
所以每天適量的膽固醇食物,尤其雞蛋本身含有大量蛋白質,以及適量的膽固醇都是人體必需的,所以吃雞蛋并不會直接導致血壓升高,所以高血壓的朋友吃雞蛋,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加強營養。
三、高血壓的朋友如何安排飲食,血壓更平穩?
高血壓的人,并沒有絕對不能吃的食物。高血壓的飲食方案,大的原則就是低鈉高鉀,因為長期的高鈉鹽飲食會導致高血壓風險增加。我國成年人,平均每人每天吃鹽10g以上,可是健康吃鹽,或者說高血壓人建議每人每天少于5-6g,所以我們的吃鹽量遠遠超標。
除了要控制鈉鹽,還建議少油少糖,以減少三高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另外多蔬菜水果、粗糧雜糧這樣的飲食是利于高血壓控制的。
四、不吃肉不吃蛋就不會發生心腦血管疾病,這是謠言!
那么是不是不吃肉不吃雞蛋就不會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當然不是!
對于高血壓的人來說,首先是正規控制好血壓,才能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同時,要監測血糖、血脂,并要長期堅持運動、控制體重、不要久坐、不要抽煙喝酒、不要熬夜等等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才能有效的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至于雞蛋、肉類,該吃還得吃;適量的雞蛋和肉類利于身體健康,并不會加重三高,并不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一周平均6個雞蛋,一周肉的總量大概是每人半年到一斤魚肉,半年到一斤別的肉!平均每天水產40-75g,其他肉類40-75g,這樣的飲食更科學。
更多相關建議:
先來看看雞蛋的營養成分
雞蛋其實是非常理想的食物,屬于優質蛋白。何為優質蛋白,通俗點講就是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越接近人體蛋白質的,越容易被人體吸收,產生廢物垃圾越少的蛋白就是優質蛋白。而雞蛋是在營養學中被認為是最好的天然蛋白質來源,號稱“全營養食品”,因為除了我們小時候喝的母乳以外,雞蛋中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是與人體最接近的。比我們平時常見的牛肉、豬肉、羊肉等更好。而且更容易被人體所吸收。而且雞蛋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維生素以及鈣鐵鋅等微量元素。是不可多得的好食品。所以對于我們正常人來說,雞蛋這個東西,是個好東西,想吃就吃,不想吃吃點別的也可以,當然能夠每天補充一兩個,最好不過了。
雞蛋的營養成分表
為什么高血壓的患者有些人不建議吃雞蛋呢?
相比大家看過上面那個圖表應該就能明白了,有很多人不建議高血壓的患者去吃雞蛋。無非就是考慮到膽固醇的問題。因為雞蛋中的蛋黃含有比較高的膽固醇。很多高血壓的患者都伴有高血脂,尤其是膽固醇偏高。所以會有一種聲音就是高血壓的患者不能吃雞蛋。甚至在以前很多醫護也不讓患者吃雞蛋。
其實這個問題早就被辟謠了哈。首先人體每天是必須需要膽固醇的,缺了這個東西還不行,人體運轉不了。第二,人體內的膽固醇大部分是自身合成的,真正靠自己吃進去的連30%都不到。所以你吃的再多最多也就是影響這30%的波動而已。
通過圖二的雞蛋營養成分表可以看出,100克的雞蛋膽固醇含量才650毫克,我們一個雞蛋大約50克,一個雞蛋含有膽固醇也就是320毫克左右,真正能吸收百分之50%到70%就非常不錯了。而人體血液每一百毫升血液含有的膽固醇110-230毫克,一個成年人正常至少3000ml的血漿。所以你吃一個雞蛋對于你全身血液里的膽固醇含量來說影響是很小的。而且人體每天最少也得需要攝入300mg左右的膽固醇。
綜合總結
通過以上分析,我相信大家已經得出了答案,對于高血壓的患者,雞蛋并不是禁忌。只是不要吃太多就好了,張醫生建議呢對于高血壓的患者可以每周三個雞蛋或者隔一天幾個雞蛋。或者想要天天吃雞蛋的話,就每天一個,其中有一天不吃蛋黃。這樣的話既能夠滿足了食欲,又增加了營養。張醫生希望大家看待問題要了解透徹,不要別說什么要少吃,就嚇得自己一點不敢吃,那樣是違背了科學原理的。與其那么嚴格的去控制雞蛋,我更建議高血壓患者去嚴格的控制鹽的攝入量,現在已經被證實,鹽的攝入過多可以明顯的升高血壓,增加高血壓的發病率。而控制鹽的攝入也能明顯的改善血壓,中國人尤其是北方的朋友攝入鹽往往都是超標的。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要求鹽的攝入每天不超過6克,也就是普通啤酒瓶蓋平齊一蓋左右,有高血壓的患者更低,在3克左右即可。在我們很多調味劑和食物里都含鹽。所以人們攝入鹽量往往超標,平均很多人每天攝入都在10克以上,這是對高血壓危害最大的。所以高血壓的朋友們,注意吧。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少吃鹽、少吃鹽、少吃鹽!衷心的希望我的這篇回答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者寄語:希望這個回答能夠幫助到各位高血壓的患者朋友和家屬,我花了一個小時查找資料只為給大家分享更靠譜的科普內容。不加入專欄,無償、免費的讓大家閱讀。愿對那些受到謠言誤導、沒有醫學知識、健康保健觀念群體有所幫助。頭條是一個開放的平臺,每個人都可以互相學習,互相探討,如有不同觀點可評論區談談自己的看法。如果覺得學到了有幫助,不要吝嗇,獻個愛心,點個贊,轉發一下幫助更多人,感謝支持。
更多相關建議:
這是一個老生長談的話題了!因為雞蛋是人們最好的一個食材,所以大部分人每天都會食用一個,保證足夠的營養。由于其蛋黃里的膽固醇,很多高血壓患者就擔心了。到底有沒有必要呢?會不會升高血壓呢?
高血壓患者吃雞蛋到底好不好,吃了雞蛋血壓會升高嗎?
高血壓是持續血壓過高的疾病,會引起中風、心臟病、血管瘤、腎衰竭等疾病。每天一個雞蛋基本上可以滿足營養需要,根據研究,每天吃一個雞蛋也可以降低中風的風險。
100克雞蛋的營養含量是蛋白質13.3克,脂肪8.8克。雞蛋中的維生素B2具有分解脂肪、維持脂類正常代謝的作用,可以預防動脈硬化和肥胖癥,防治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而雞蛋中的鈣、鉀、葉酸,有明顯的輔助降高血壓作用。
研究發現,飲食膽固醇與血液膽固醇并不完全呈正相關,甚至有研究表明,雞蛋會使血液中的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從而對血脂異常有益處,所以美國的最新版健康飲食指南中,已經取消了對于膽固醇攝入量的上限限制。
但是,高血壓晚期患者食用雞蛋會引起腎中動脈硬化,系統性紅斑狼瘡伴腎損害和各種慢性腎臟疾病導致慢性腎功能衰竭者,所以這時不宜吃雞蛋。
哪些人還不能吃雞蛋呢?
1.腎臟病患者
腎炎患者腎功能和新陳代謝減 退,尿量減少,體內代謝產物不能全部由腎臟排出體外,若食用雞蛋過多,可使體內尿素增多,導致腎炎病情加重,甚至出現尿毒癥。
2.肝炎患者
肝炎患者較多食用蛋黃會加重肝臟的負擔,不利于康復。因蛋黃中含有脂肪酸和膽固醇,而脂肪酸和膽固醇均需在肝 臟代謝。肝臟的負擔過重,不利于肝炎的恢復,因此,肝炎患者不宜吃蛋黃。
3.蛋白質過敏者
有些人吃了雞蛋后會胃痛,或出現斑疹,這是對雞蛋過敏引起的。雞蛋的蛋白質具有抗原性,與胃腸黏膜 表 面 帶 有 抗 體 的 致敏肥大細胞作用,即可引起過敏反應。因此,此類人群不宜吃雞蛋。
我是王藥師,致力于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解釋復雜難懂的疾病知識,幫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體。您的點贊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雞蛋相關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給他們吧!
更多相關建議: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高血壓已經逐漸成為我們健康的主要威脅。盡管如此,我們都應該明白,高血壓雖然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息息相關,但是它卻是我們可以改變的風險因素。在臨床之中,我們一方面可以通過藥物降低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通過改變飲食習慣和增加運動等方式,幫助降低血壓,甚至預防高血壓。
然而,在藥物降壓方面,自然會有專業醫生開具處方。而飲食調整涉及的食物太多太多,專業醫生很難給我們進行細說。因此,在現實生活之中,幾乎所有的高血壓朋友都很難判斷哪一種食物對控制血壓是好是壞。就比如,最近有人問我最多的便是“患有高血壓能吃雞蛋嗎?吃雞蛋會導致血壓升高嗎?”
雞蛋有哪些營養價值?
說起雞蛋,我便想起母親曾說,她年輕時很少有肉吃,懷孕分娩時也只是靠吃少量的雞蛋補充營養。確實,雞蛋是雞的胚胎,蛋黃和蛋白均是雞胚胎發育和長大過程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正因為如此,雞蛋才會擁有超高的營養價值。此外,雞蛋不僅非常容易獲得,而且價格也非常便宜。
別看雞蛋體積很小,但一枚雞蛋僅含78卡熱量,卻是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有效,且豐富的來源。而且,一個大雞蛋就含有約6克蛋白質,最主要的是雞蛋中蛋白質的“生物價”可以高達94%。在這里所謂的“生物價”,其實就是我們食用雞蛋之后,它其中94%的蛋白質都能被我們吸收。
雞蛋也是其他營養素的良好來源,比如維生素D有助于骨骼健康和免疫系統和膽堿有助于代謝和肝功能以及胎兒大腦發育。蛋黃對眼睛也有好處,它們是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的重要來源,這尤其是對防止55歲及以上老年人罹患白內障和黃斑變性極為重要。
但是蛋黃也以其膽固醇而聞名。實際上,一個大雞蛋含有186毫克的膽固醇,遠遠低于我們每人每日的膽固醇攝入量,對身體的影響是相當有限的。因此大多數人都害怕食用雞蛋會導致膽固醇升高,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體內95%的膽固醇是自行合成,5%是從高膽固醇食物中直接攝入而來。此外,我們應該明白的是食用雞蛋等高膽固醇食物,其中的膽固醇并不是那么容易被人體所消化吸收的。
患有高血壓能吃雞蛋嗎?吃雞蛋會導致血壓升高?
從營養的角度而言,幾乎每一個人都能食用雞蛋,無論是否患有高血壓。關鍵是我們要知道自己除了高血壓之外,還有哪些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畢竟,雞蛋中含有豐富的膽固醇,如果我們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又或者患有糖尿病,就應密切注意飲食中的膽固醇含量。
但這并不是說膽固醇會使雞蛋成為有害的選擇。即使我們存在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或糖尿病,如果我們的飲食中很少含有其他高膽固醇食物,那么雞蛋也可能被認為危害是比較小的。而且,對于患有高血壓,而且合并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或患有糖尿病的朋友來說,他們不吃紅肉,也許膽固醇的唯一來源就是雞蛋。一旦如此,我們的飲食中可能需要食用更多的雞蛋。
此外,對于患有高血壓的朋友而言,醫生們總是強調需要飲食清淡。這往往會讓患有高血壓的朋友產生一個誤解,除了蘿卜青菜,我們啥也不能吃,甚至雞蛋。實際上,這就會讓我們缺乏肉類和脂肪的境地,這會讓我們的血管更加脆弱,假如我們再限制攝入膽固醇,血管只會越來越脆,甚至一碰就碎。
在《心臟》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發現:
因此,患有高血壓的朋友不僅能吃雞蛋,而且還能維持我們身體的營養需求,更為主要的是還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風險。綜上所述,患有高血壓是能夠食用雞蛋的,而且吃雞蛋并不會導致血壓升高。
聰明食用雞蛋,發揮雞蛋的超高價值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食用雞蛋并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尤其是成年人。對于兒童來說,雞蛋過敏僅次于牛奶。一般小孩子在食用雞蛋2小時內,會出現皮膚反應、胃部不適或流鼻涕等問題。如果家中的小孩子在出現了類似的問題之后,一定要前往醫院檢查食物過敏原,判斷究竟是不是雞蛋過敏。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讓自己營養豐富的雞蛋背上黑鍋。
其次,我們應該明白蛋殼的顏色深不達標營養價值高,我們往往關注的是雞蛋的新鮮度。在購買的時候應該不偏不倚,挑選外觀、大小差不多,而且重量偏重的雞蛋。注意了,還要選擇蛋殼較厚、且無破損的雞蛋。最后,我們可以透光觀察雞蛋的鈍端,選擇氣室較小的雞蛋。
當然,我們將雞蛋買回家之后,一定要注意冷藏保存。在食用之前,我們也要注意清洗干凈。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們食用雞蛋的方式大概分為水煮蛋、荷包蛋、蒸蛋、蛋花湯。如果我們以維生素的保存和蛋白質的消化吸收來進行比較的話,其中以帶殼水煮蛋的方式更為有利。當然,假如我們食用水煮蛋容易腹脹,建議以其他方式進行烹飪。
最后,我們一定要食用熟雞蛋。一方面,我們生吃雞蛋不僅蛋白質很難被我們身體吸收,而且還會讓雞蛋中的維生素難以利用,另一方面,假如雞蛋在生產、運輸,又或者我們烹飪過程的不衛生操作,很容易讓雞蛋受到污染,如果在此過程滋生了細菌,我們很容易出現食物中毒。 此外,我們在食用雞蛋的同時,一定不要食用高溫烹調的食物,比如炸雞腿、炸薯條等等。因為我們吃進去的高溫烹調食物中的油脂已被氧化,很容易讓低密度膽固醇變多。
結束語:
高血壓固然害怕,但我們并不需要為了控制血壓,而放棄食用營養豐富的雞蛋。此外,我們需要明白的是,雞蛋雖然膽固醇含量豐富,但是膽固醇也有好壞之分,如果我們在食用雞蛋的同時,減少自身的壓力,不熬夜,讓自己的身體處于氧化壓力小、且沒有太多自由基的狀態,自然而然地好膽固醇的濃度就會增加,這對于我們任何一個人反倒是一件好事情。
更多相關建議:
感謝邀請。
高血壓患者吃雞蛋是OK的,很多高血壓患者擔心雞蛋中的膽固醇偏高,吃了可能會牽連到血壓,普通高血壓患者可正常食用,除非是高血壓十分嚴重的朋友,或者高血壓合并腎病,需要嚴格控制蛋白質、膽固醇攝入的人群,一般來說,高血壓患者每天吃1個雞蛋完全是沒問題的,不會對血壓有影響。
雞蛋在大家眼里是一種又愛又恨的食物,雖然雞蛋的營養尤其豐富,不過雞蛋黃中的膽固醇的確很高,一個70g左右的雞蛋,雞蛋黃中就含有280mg,甚至比很多內臟食物還高,三高患者還說要少吃內臟,這雞蛋吃一個可就抵兩個,咱還能吃嗎?其實吃雞蛋沒太大問題,適當攝入內臟食物其實也沒什么毛病,膽固醇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從食物中進入我們總膽固醇的行列。
我們體內的總膽固醇含量占比更大的部分是自身合成分泌的“內源性”膽固醇,占總膽固醇的80%以上,食物中攝入的膽固醇不僅占比低,攝入量越多,吸收量就越減少,其實最終對總膽固醇影響較小。大家長期以來可能對膽固醇都有一些誤解,第一,我們的身體是需要膽固醇的,其實膽固醇不是壞東西,只是不需要過量膽固醇;第二,膽固醇不是完全從食物中攝取的,不要忽略自身分泌部分。
高血脂患者每日限定膽固醇攝入量200mg以內,其實雞蛋雖然一個就有高達快300mg膽固醇,但吸收量估計不到幾十mg,其實還有很大空間可以夠我們攝入膽固醇。很多朋友會問,那為什么我們吃了高膽固醇食物的確增加了三高發病率?含膽固醇高的食物普遍來說飽和脂肪、熱量高,現在還有更多是帶有反式脂肪酸的,例如油炸食物,肥肉,部分動物內臟,只是這些食物連帶了膽固醇含量較高,如果是攜帶高膽固醇的更健康食物,其實并不建議大家避免食用,例如雞蛋。 更多影響血清膽固醇的因素在于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一般來說高膽固醇血癥和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有關,低密度脂蛋白和日常飲食不健康,攝入較多反式脂肪酸有密切聯系,與其擔心吃雞蛋的問題,不如減少加工類食物的攝入量,如膨化零食、速溶飲品、油炸食品、罐頭加工肉等食物的攝入量。
適當吃雞蛋對高血壓患者是十分有利的,雞蛋不僅能提供豐富營養,而且其中富含的卵磷脂還能預防血管壁堆積脂蛋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幫助血脂平穩。其實雞蛋可是在默默地幫助我們。
更多相關建議:
雞蛋的蛋黃富含膽固醇,膽固醇攝入偏多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而高血壓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因此,部分高血壓朋友均比較關心:高血壓患者吃雞蛋到底好不好,雞蛋會升高血壓嗎?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雞蛋是優質蛋白的重要來源,不僅蛋白質含量高于多數肉類食物,且蛋白質的吸收也高于多數高蛋白食物,更重要的是雞蛋幾乎適合所有人包括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患者而言,適量進食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不僅不會升血壓反而有利于維持血壓平穩,因此高血壓患者可吃雞蛋。但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雞蛋不僅富含優質蛋白,其蛋黃還富含膽固醇,其含量有多高呢?我們推薦高膽固醇血癥患者每日膽固醇攝入不超過300毫克,而一個雞蛋膽固醇含量就已達到300毫克。因此,從膽固醇的入量來講,高膽固醇血癥若某天進食一個雞蛋,那他就不應該再進食其它富含膽固醇的食物,而膽固醇廣泛存在于動物肉類、動物內臟、海鮮等食物,若因每日吃一個雞蛋就不能進食其它食物,這個雞蛋確實帶來了諸多不便。而對于高血壓患者而言,增加富含膽固醇的食物與高血壓一樣,均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因此高血壓患者吃雞蛋似乎太不合適。
這個問題不僅讓我們感到費腦,甚至讓科研人員也感到頭疼,而他們困惑的原因在于:對于雞蛋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不同的研究團隊得到了不同的結論,部分研究團隊認為適量進食雞蛋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部分研究團隊認為進食雞蛋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因此,雞蛋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上,似乎并無定論。但我們需要注意,對心血管疾病產生影響的主要是膽固醇,而膽固醇不僅存在于雞蛋,如前所述還存在于其它多種食物,而部分研究團隊之所以會得出吃雞蛋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不排除參與實驗的人員未合理控制其它富含膽固醇食物的攝入,也就是說這部分人員可能存在包括雞蛋在內的總膽固醇攝入偏高,所以,對心血管影響的主要因素在于膽固醇,不一定在于雞蛋。因此,對于高血壓患者的飲食建議,我們推薦減少膽固醇的攝入,并未指出高血壓人群不能吃雞蛋。
可能部分朋友會說:既然蛋黃富含膽固醇,不吃蛋黃不會省掉麻煩了嗎?這確實是個不錯的辦法,但并不適用于所有高血壓患者。蛋黃不僅富含膽固醇,還含有卵磷脂,卵磷脂可帶來不少益處,不僅可改善腦功能、增強記憶,還有助于調節膽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因此普通高血壓患者吃雞蛋時不建議去掉蛋黃;但合并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或已經并發腦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建議每周蛋黃攝入不超過兩個,畢竟他們對膽固醇的控制更為嚴格。所以,蛋黃并不會成為高血壓患者不能吃雞蛋的理由,特定人群減少蛋黃入量即可。當然,雖然雞蛋可帶來益處,但高血壓患者也需合理控制入量:建議高血壓患者每日雞蛋攝入不超過一個,每周雞蛋攝入保持在三至六個比較適宜。在攝入雞蛋的當天,減少其它富含膽固醇食物的攝入如動物肥肉、動物內臟等,有助減輕對血脂及心血管的總體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雞蛋,高血壓患者更應注重鈉鹽的控制。在高血壓的誘發或致病因素中,鈉鹽攝入偏多是主要危險因素,不僅會增加高血壓的發生風險,還可增加高血壓的控制難度,當然,鈉鹽與雞蛋也有親密的聯系,我們常吃的咸蛋、皮蛋等鈉鹽含量也較多,因此高血壓患者應將這些蛋類食物挑選出來,以減輕對血壓的影響。在鈉鹽控制方面,飲食中鈉鹽的主要攝入來自烹調用鹽,建議高血壓患者每日鈉鹽攝入不超過5克,5克鈉鹽的量相當于一啤酒瓶蓋;若高血壓患者已合并腦卒中、腎臟疾病等,每日鈉鹽攝入控制在3克以內,可減輕對相關靶器官的損害。同時應減少高鈉調味品如醬油、味精、豆瓣醬等食物的攝入,少吃咸菜、臘肉、火腿、香腸等高鈉食品,有助減輕對血壓的影響。這才是高血壓患者應關注的重點,而不是僅僅將注意力集中在雞蛋上。
綜上,雞蛋富含優質蛋白,適量攝入不會升高血壓,有助于維持血壓穩定;但雞蛋的蛋黃也富含膽固醇,膽固醇攝入偏多與高血壓一樣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但雞蛋是否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尚無定論,對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控制方面,重點在于控制總膽固醇的攝入,而不是僅集中在雞蛋上。而雞蛋的蛋黃除開膽固醇,還含有卵磷脂,對膽固醇的控制有一定益處,因此高血壓患者吃雞蛋時不建議丟棄蛋黃,但合并血脂異常或已經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壓患者,每周蛋黃攝入不應超過兩個。在雞蛋攝入方面,建議高血壓患者每周攝入三至六個,每日攝入不超過一個,應減少咸蛋、皮蛋等食物攝入,這些食物富含鈉鹽,不利于血壓控制。同時,高血壓患者應減少烹調用鹽的控制,每日鈉鹽攝入不應超過五克,合并腦卒中或腎臟疾病時不超過三克,少吃高鈉調味品與高鈉食物,更有助控制血壓。
感謝大家的閱讀!
若有不妥,敬請斧正!
歡迎評論區咨詢與交流! 注:本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更多相關建議:
父親也是高血壓患者,又住在農村,家里養了一些雞鴨,生的蛋都沒有拿出去賣,供自己吃足夠了。父親也聽別人說高血壓患者最好不要去吃雞蛋,鴨蛋,怕里面含的膽固醇會增加心血管的負擔,導致血壓難以控制。我跟他講家里自己養的雞鴨生的蛋那是一寶,每天水煮吃一個或隔一天吃一個,那是沒有問題的。
很多人認為雞蛋中含有高的膽膽固醇,對心血管健康是有害的。其實不然,雞蛋是優質蛋白質的一種來源,它含有不到1克的糖類,4.5克左右的脂肪和1克左右的飽和脂肪酸,并且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和一定量的膽固醇。況且每個人對膳食當中的膽固醇反應是不相同的,且跟遺傳有一定關系。約20%的人沒反應,約50%的人反應不大,剩余的30%才是有反應的。
鴨蛋的營養成分及價值跟雞蛋差不多,煮熟的鴨蛋可治津液虧損、肺燥咳嗽、痰少咽干等,有滋養補虛的作用,經常食用還可提高身體抵抗力。
多攝入優質的蛋白質,反而可以使高血壓的發病率下降。雞、鴨、魚、牛奶等都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可促進體內鈉的排泄,從而保護了血管壁。還可通過氨基酸的參與血壓的調節,而發揮控制血壓的作用。
需要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蛋白質在分解的過程當中,可以產生一些有升壓作用的胺類物質,如苯乙胺等。這些物質在腎臟功能是正常的時候,能進一步氧化成醛由腎臟排出體外。但高血壓累及腎臟發生并發癥,如高血壓腎病、腎功能不全,可導致胺類物質不能進一步氧化,從而導致胺類物質聚集可起到升壓作用。所以有腎臟功能損害的,高血壓患者盡量少攝入蛋白質。
用最通俗易懂的話語來回答問題,希望得到你的關注和點贊!
更多相關建議:
目前我國發現的最早的雞蛋就是西周的,在2013年南京博物館還專門展出了西周雞蛋。經過這么多年的演變,雞蛋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而且受歡迎的食材。一個雞蛋主要是由蛋清和蛋黃構成,蛋清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質,正常的一個雞蛋中的蛋白質含量大約是4g,里面的脂肪、膽固醇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基本為0。之前有營養指南提到說一個人每天攝入的膽固醇不應該超過300mg,而一個雞蛋中的膽固醇含量就達到了184mg,這樣算來如果一天吃兩個雞蛋,那就超標了,可能很多人因為這個原因就對雞蛋有點畏懼。 實際上人體大多數的膽固醇并不是通過食物攝入的,而是人體自身合成的,和人體血液中膽固醇最相關的其實就是飽和脂肪酸。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可能吃的比較清淡,而且自身又比較瘦,但是他們有不少人血脂都高,這個就說明血脂最主要還是和自身代謝有關。其實之前我在某個地方看到過說高蛋白質飲食是一種降壓因素,具體的機制不是太明確,但是考慮和促進鈉離子的排泄、保護血管或者通過氨基酸參與血壓的調節。所以為了更好地控制好血壓,還是需要攝入適量的蛋白質的。但是需要警惕一點,高蛋白質飲食有時候也會有升高血壓的作用,如果腎臟的功能出現了問題,那就有可能會導致胺的蓄積,進而會引起血壓升高。與此同時,作為人體內的三大營養物質,如果攝入的蛋白質太多,那就有可能會有多余的能量轉化成脂肪,這樣無疑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雖然雞蛋相對來說是一種比較健康的食物,但是也需要注意烹飪方式,盡量選擇比較健康的水煮、清蒸等方式,切勿采取油炸或者油煎,而且每天攝入的雞蛋量也不要太多,每天吃1個雞蛋就可以滿足每天的需求量了,對于那些生長發育比較快速或者對營養物質的需求量比較大的群體,可以每天吃2個雞蛋。我們都知道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目前無法治愈,我們能做的只有控制好它,這樣可以降低相關的并發癥。要想做到控制血壓的平穩,最起碼的就是按時服用降壓藥物、經常測量血壓,當血壓控制的不理想的時候,就需要去尋找原因,然后去除具體的病因或者調整用藥。與此同時,還需要注意每天吃飯要注意做到清淡,每天攝入的食鹽量控制在6g以內,盡量不吃油炸或者油煎類食物。對于很多中老年人來說,他們普遍存在睡眠障礙的問題,對于這類人來說需要積極調整睡眠,否則血壓也很難控制地理想。
本文純為手打,如果覺得對您有用,還請不要吝嗇地點個贊、轉發一下,如果有疑問,可以在下方留言,定會回復的……
更多相關建議:
高血壓患者是可以吃雞蛋的,適量吃雞蛋不會導致血壓升高。
我們都知道,高血壓患者忌食高膽固醇食物,而雞蛋黃就是一種高膽固醇食物,一顆蛋黃的膽固醇含量可高達280毫克,而在舊版的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薦每日食用膽固醇控制在300毫克以下。也就是說,吃一顆蛋黃就可能導致當日的膽固醇攝入量超標。
但事實上,高血壓患者不用這么緊張,因為目前并沒有研究表明,食物中的膽固醇會對血清膽固醇水平造成明顯影響,新版的美國居民膳食指南也取消了對每日膽固醇攝入量的限制。而且,雞蛋中含有的卵磷脂,是可以減少膽固醇吸收的,雞蛋黃中還含有豐富的營養,所以高血壓患者不必太過畏懼雞蛋黃。
高血壓患者一天吃多少個雞蛋好呢?
建議1天別超過1個,雞蛋黃畢竟也是高脂肪食物,對于肥胖的高血壓患者,一周吃3-4雞蛋比較合適。體重在正常范圍內或者消瘦的患者,1天吃1個雞蛋也沒啥問題的。
什么樣的雞蛋營養價值最高呢?
水煮的或者蒸的雞蛋營養價值較高,比較好吸收。將雞蛋煮至蛋黃金黃略帶濕潤口感為佳,如果蛋黃煮成了青灰色,就是煮老了,反而會影響營養吸收。另外,高血壓患者最好少吃油煎雞蛋或鹵雞蛋,對病情的控制不利。
希望小糖的回答對大家有用,祝大家新年快樂,小糖在這里給大家拜年嘞!
更多相關建議:
在日常生活中,雞蛋是最常用的食材,而且雞蛋中所含有的營養物質,對人體是非常有益的。但是雞蛋真的適合所有人食用嗎?我們都知道,血壓高的患者,在飲食上是非常注意的。那么,吃雞蛋會不會使血壓升高呢?
高血壓患者吃雞蛋到底好不好,吃了雞蛋血壓會升高嗎?
之所以認為高血壓患者不能吃雞蛋的主要原因是認為雞蛋中的膽固醇含量高。多年以來,吃雞蛋有害心血管健康的說法也正基于此。最近幾年,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營養學家重新研究雞蛋的營養價值,并為它“平反”。《美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撤銷“每日膽固醇攝入量少于300mg”的限制。因此,吃雞蛋不僅不會造成血壓升高,還是高血壓患者理想食物。
首先,雞蛋中脂肪含量約為10%,且其中單不飽和脂肪酸比例較高,大約占40%,這種脂肪酸與橄欖油中的主要成分相同,對維持人體正常膽固醇水平是有利的。
其次,蛋黃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能使脂肪和膽固醇顆粒變小,乳化成懸浮于血液中的細微例子,并能順利通過血管壁被細胞利用,從而減少血中膽固醇含量,降低血管硬化、堵塞風險。
據一項動物實驗發現,雞蛋白中有一種縮氨酸,能夠有效抑制一種叫血管緊張素轉化酶的物質,從而阻止血壓升高。
綜上所述,雞蛋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并不會造成血壓升高,相反還是大有裨益的。
高血壓患者如何吃雞蛋?
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我們,在其它食物,如奶類、豆制品、肉類以及魚蝦都正常攝入的情況下,每周不要吃超過 7 個雞蛋就是正常的標準了。
可以每天吃一個水煮蛋或者蒸蛋,最好少用油炸。高血壓患者相比于糾結吃不吃雞蛋,倒不如更多的讓自己吃的淡一點,少吃鹽,少吃零食,少吃油炸、高糖的食物,加強身體運動鍛煉,控制體重,戒煙限酒,保持平和心態,這些方面,才是通過生活方式調理好血壓的正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