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醫學問題,必須嚴肅些!首先什么是精神病?如果你說的精神病是精神類疾病,也就是醫學上的精神醫學疾病,那抑郁癥本身就是精神醫學疾病的一種。如果你說的精神病是指精神分裂癥(最嚴重的的精神障礙疾病),那么抑郁癥和精神分裂癥是兩種不同的疾病,抑郁癥不會發展成精神分裂癥。
抑郁癥與精神分裂癥的區別
你的問題在我的臨床工作中也會經常被問到,很多患者覺得有幻覺和妄想就是精神分裂癥,所以一旦是抑郁癥患者哪一天出現了幻覺和妄想不用考慮就認為是精神分裂癥。可精神類疾病本身是最為復雜的醫學分科,直到目前為止,我們很難說哪一個精神癥狀就能代表一種病,或者說,沒有與精神分裂癥一對一的精神病性癥狀存在。不單單抑郁癥,很多其它精神障礙也都是可能出現幻覺和妄想的。
既然并沒有特定的某個癥狀能代表抑郁癥或者精神分裂癥,那么我們應該怎么來區分這兩種疾病呢?
-
抑郁癥是給人類造成巨大負擔的世界第二大疾病,抑郁癥最根本的特征在于持久的情感低落表現。長時間得不到救治的抑郁癥也可以表現為認知功能的永久性損害。
-
而精神分裂癥最為致殘性最高的精神障礙疾病,最根本的特征在于情感反應的不協調,以及對于社會功能的摧毀能力。
所以,兩者還是有區別的,抑郁癥也可以有幻覺和妄想,但仍然會以情感低落為主要表現,而精神分裂癥最主要的表現應該是知情意的不協調。
相比較而言,精神分裂癥一定是更嚴重,危害更大的,也是更加難以控制,難以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愈后大多不好,緩解期多存在殘留癥狀。而抑郁癥患者的愈后相對好的多,緩解期一般可以達到完全緩解的地步。
抑郁癥患者和精神分裂癥患者需要什么樣的心態?
首先總不能自暴自棄,精神障礙疾病雖然復雜,但有病,總是能治療的,兩種疾病當然也有大量的被治愈的例子。所以不應該自暴自棄,要積極治療,尤其是精神分裂癥患者,經過治療仍然可能存在部分殘留癥狀,但這時患者一般應該已經存在部分精神病性癥狀的自我辨別能力,可以分辨哪個是妄想,哪個是幻聽,哪個是真實的。也就是我常常和患者說起的“帶著癥狀去生活”,即使仍然存在精神病性癥狀,也要分辨哪些是精神病性癥狀,然后盡量減少或者不受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的影響。
其實我有很多抑郁癥患者和精神分裂癥患者經過科學的治療后,都在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他們和周圍人沒有任何的區別,如果硬要分類,那只能說他們是精神障礙的康復患者。
更多相關建議:
抑郁癥會發展成精神病嗎?為什么?
心理疾病的臨床診斷,基本都是按照輕度,中度,重度的標準劃分,每種心理疾病的形成,發展也基本是按照由輕到重的軌跡發展,抑郁癥發展成精神病的概率基本是零。
比如抑郁癥剛開始形成的時候,不太重,但由于沒有及時尋求幫助,或者幫助的方法不正確,就會一點點加重,大多數情況下,焦慮癥,強迫癥,疑病癥,恐怖癥也基本是這種模式,但有少數的心理疾病患者,當時突然收到了非常強烈的刺激,加上性格就是極度沒有安全感,受刺激的時候情緒也非常不好,這樣的病例一下子就可能是重度的。
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提問,抑郁癥,焦慮癥,強迫癥時間長了會成為精神病嗎?這是因為習得了一些不合理知識造成的,比如一個女孩從小被否定,非常敏感,經常胡思亂想,非常焦慮,村里有一個精神病患者,到處亂跑,她媽媽總說,你這樣亂想,早晚想瘋了,和某某一樣,就是指那個精神病患者。她就更加焦慮,就怕自己成了精神病。
更多相關建議:
雖然抑郁癥屬于情感障礙的范疇,精神分裂癥與抑郁癥不屬于一個范疇的精神障礙。但是,最新的研究證明,有些抑郁癥如果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可能會發展成精神分裂癥,尤其是可能發展成情感性精神分裂癥。抑郁癥發展成精神分裂癥,在影像醫學上也得到了支持。功能性大腦成像技術的發展,揭示了某些抑郁癥與精神分裂癥之間的一些關聯性。精神分裂癥最常見的腦功能損害是前額葉,而有些抑郁癥患者的前額葉皮質也存在著明顯的功能損害。當這些損害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有可能出現精神問題。再者,精神分裂癥的發病與中樞五羥色胺功能缺陷有相當大的關系。而大多數抑郁癥的發病的發病也與這種神經遞質的功能缺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這樣看來,抑郁癥發展出精神分裂癥是有一定的腦生物學基礎的。
更多相關建議:
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
雖然都屬于精神疾病,但這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不同類型的疾病。
但人們為什么會有這種誤會和擔心呢?
顯而易見是受到了軀體醫學的影響:
比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肺氣腫--->肺心病---->肺功能衰竭。
而抑郁癥屬于情緒或情感障礙,在臨床上,我經常對患者和家屬說:
“這種病即便發展下去,既不會瘋,也不會傻,最可怕的結果就是因不能忍受痛苦而自殺!”
而且絕大多數的抑郁癥患者通過及時有效的治療都是可以痊愈的;
而精神分裂癥則不同,不但影響到病人的認知系統,比如出現“幻覺”和“妄想”;
還會影響到病人的情感、意志與行為,比如情感淡漠,出現自言自語自笑,生活懶散,言語和行為的怪異和紊亂等;
更為重要的是:
幾乎每個抑郁癥患者都十分痛苦,亦即明知自己不應該這樣,但又靠自身的力量振作不起來,大部分病人都會主動求醫尋求幫助,也就是其“自知力”是存在的;
而精神分裂癥患者一般都沒有痛苦體驗,都不承認自己有病,因而拒絕治療,其“自知力”不完整或完全缺失。
舉個例子來說,問“抑郁癥會發展成精神病嗎”這個問題,就好像是在問:
“我感冒了,會發展成肺癌麼”同樣可笑!
謝邀回答。
更多相關建議:
經種病,神經病好像有所區別。抑郁癥是一種精神感冒吧?由一些不如意的事或心胸狹窄有關聯。有的人大大咧咧,豁達開朗就不會得抑郁!有的人生性心眼小,就容易抑郁上身。舉例,有人手機丟了,錢物丟失就會抑郁,有人丟了一萬元錢過兩天就過去了。人與人的區別就在于此,不分男女。性格使然。有人將小事看成大事,有人將大事不當回事,當然后者可取!但不一定人人做到。遇到事了想不開了就服點藥物,等心結開了就沒事了!抑郁癥愈后良好,不等于精神病,狂躁傷人無自知力!這是兩種病態但精神病會傷人悔物,抑郁癥會自責自悔,內心痛苦!兩個不同概念的病情,要不同對待,各自療之!也需要家人的關愛,才能緩解!…
更多相關建議:
首先糾正一個概念,抑郁癥本身就是精神病,不存在什么再發展成精神病那么一說。
抑郁、焦慮、強迫等精神神經癥是精神疾病中較輕的一種類型,而精神分裂癥是精神疾病中較重的一種類型,他們之間的區別僅僅是程度上的輕重,而非性質上的不同。
其次,精神神經癥是精神疾病中一種相對獨立的類型,一般不會轉化為精神分裂癥,但也有極個別的例外,特別是精神疾病中往往存在共病現象,如,有些精神分裂癥初期癥狀是強迫癥,有些精神分裂癥治療過程中會表現為強迫癥癥狀為主的癥狀,有些精神分裂癥也有與強迫癥同時存在的現象。
郁抑癥也有類似的情況。
因為抑郁癥與精神分裂等嚴重精神疾病本來就在同一條疾病譜系上,所以討論是否會發生轉化其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有病要及時治療,而不是要刨根問底,試圖自己去做一個精神病醫生。
即便是醫生有些疑難復雜病癥醫學也是說不清楚的。
試圖搞清楚醫生都不清楚的問題,那不是要治病,而是在犯病。
更多相關建議:
抑郁癥本身就是精神障礙的一種,提問者可能將精神病理解為重性精神病,比如精神分裂癥。
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一般抑郁癥不會發展為精神分裂癥。
這兩種疾病會有相同的某些癥狀,如抑郁癥嚴重時可能會發展為伴有精神病性癥狀的抑郁癥。精神分裂癥也可能伴發抑郁癥狀。
盡管如此,兩種基本還是截然不同的,治療方案也大相徑庭。
更多相關建議:
早晚的事,你看我。
更多相關建議:
不會的。
抑郁癥屬于心理疾病,患者具有明顯的自知力。知道自己的情緒低落,屬于心因性障礙,有主動求醫的積極愿望。
而精神病是缺乏自知力的,不承認自己患有疾病,不接受他人的建議,更不會主動求醫,常有幻聽等幻覺。
二者之間不存在抑郁癥嚴重發展到精神病的情況,也不可以說抑郁癥是輕型精神病,它們在心理問題診斷中有嚴格的區分。
患有抑郁的可以尋求咨詢師幫助。
精神病患者必須到精神科醫院接收治療。而心理咨詢師是不具有此資格的。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更多相關建議:
抑郁癥實際上就是情緒的變態。因為向焦慮一樣,它是比較常見的并且它具有許多形式,有時它屬于神經類的,有時屬于精神類。
如同焦慮一樣,它顯然是一種極為復雜的情緒障礙。
盡管抑郁癥有許多情況如疑病癥和焦慮而加重,它通常具有五組特征。
(1)一種悲哀的、冷漠的心境。
(2)一種消極的自我概念,含有自我譴責,自我責備等等。
(3)一種回避他人的期望。
(4)一種睡眠,食欲和性欲的喪失。
(5)一種活動水平上的變化,它經常具有激動的形式,到更是經常的是包含著嗜睡癥。
精神的抑郁癥和神經癥的抑郁癥兩者之間只是程度的問題。
精神抑郁癥在所有的特征上都比神經癥抑郁癥更為劇烈。而且精神抑郁癥還有妄想的特征。還有一個區分就在于內源性和外源性抑郁癥之間,前者被認為有生理的故障所以引起,而后者起因于環境。
實際上,一般的抑郁癥診斷問題是棘手的。
所以抑郁癥一旦加重了就有可能導致精神方面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