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關于抑郁癥談論得很多,對于抑郁癥的發病原因和能否或如何治愈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我不止一次談過,也詳細介紹自己的經驗,本不想老生常談,看了不少編輯的文章還是再闡述一下自已的經驗和體會。
1.抑郁癥的發病原因:
A.與遺傳相關的性格一內向或外粗內細屬于那種多思、多疑、多慮、防范心理。特別敏感。自信和不自信常在沖突。不愿接受失敗會內疚自責。追求完美但心理抗挫折能力差。情緒波動大。怕受挫折和傷害因此容易接受不良的暗示(如愛看藥物說明書中的毒付反應)。膽小謹慎。依懶性重。
B.發病前曾遇到過無法擺脫不愉快的社會心理因素一工作中巨大的壓力。人際關系或遭遇自認為不公正的待遇。經濟上的重大損失。夫妻感情生活、戀愛挫折、婚外糾葛、離異打擊、喪偶等。大家庭中的矛盾或受到傷害。對自己健康、生命嚴重缺乏安全感。青少年最多見于學習的壓力(自己想好而跟不上)。從小就在父母感情、性格上的無休止爭吵中度過。有一個過于強勢的母親、在校內外受到不公正遭遇或傷害等。
2.抑郁的發生是有物質基礎的:大腦神經元突觸間隙的神經遞質五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水平低下可直接產生抑郁,但必須重視到多巴胺在抑郁焦慮發病中的重要作用。上述性格的人遇到上述不能擺脫不愉快的社會心理因素,他們大腦中的三種神經遞質回吸收徒然加快引起嚴重缺乏于是抑郁癥來了。現在流行一種錯誤的觀點廣為傳之:多巴胺是一種帶來愉快的物質,愷不知外周多巴胺是搶救休克用來強心升血壓的針劑(口服無法吸收)。而多巴胺有許多亞型,大腦中不同的亞型缺乏分別可以引起精神分裂癥、帕金森病,在抑郁的發病機制中根本未提及多巴胺。要說大腦中能使人開心的物質是內啡肽而不是多巴胺。
3.抑郁癥究竟能不能治愈:
完全可以,只需要應用抑制回吸收五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的所謂抗抑郁劑(這個名字使好多人不愿服該類藥)如按下述方法3-5天內均可恢復正常人的心情和睡眼,甚至更好,原因是他們長期來因三種神經遞質水平偏低而處于心理亞健康。第一天傍晚6-8點服用非典型抗精分藥物奧氮平睡眠尚可或欠佳服1.25mg睡眠很差連安眠藥都只能睡幾小時可服2.5mg,這是極小的劑量來抑制多巴胺回吸收,治療精分15-30mg,即使小劑量也有付作用如次日嗜睡,有事干不睡,對睡眠很差的人倒是歪打正著當夜能睡好覺,抑郁患者中90%-95%睡眠都差。其次1-2周后大部分人會周其作用下丘腦食欲中樞產生饑餓感,因此不吃不胖、不胖不得糖尿病,一開始就要餓了絕對不吃,不讓胃容量擴大,否則餓了就吃很快發胖三高隨后來了。只要堅持半至一個月胃容量不擴大就不會飢餓難忍。第二天早飯后服用二片SSRI類的任何一種:氟西汀、帕羅西汀、舎曲林、西酞普蘭或左旋,那么既不會再發生SSRI類的消化道付作用和一過性焦慮反應,又能在數天內徹底好轉。因性格無人可以改變,通常你以為改變的只是你不同的社會角色,三種神經遞質的不穩定停藥后會持續存在,因此要把抑郁癥當作像高血壓一樣的慢性病,服藥時間要長些有些人一停藥稍遇“不開心”的事又會復發,除非是少數特殊精神創傷打擊后突然發生的抑郁半年后的嘗試停藥。
4.抑郁癥可以通過心理疏導、體育活動、旅游、瑜加、信教等方法治愈嗎?只能暫時緩解一下,明天老樣子,因此不能!因此應及時服用抑制三種神經遞質的藥物快速擺脫抑郁的陰影,不能再忱誤治療了。因為患有抑郁癥的人心中什么都清楚自已應該怎么做可就是做不到,臨床證實了它是有神經遞質缺乏的物質基礎,而且無法用外源性的物質或方法提升、補充。有些人苦斗了五年,有的時間更短病情好了,因為絕大部份疾病有自限性,拖了一段時間病情緩解甚至全愈了。但抑郁的復發率高是與性格導致神經遞質容易波動有關。因此病情控制后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其心理抗挫折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包括心理輔導,那時不再需要心理咨詢。
5.要提示的是許多自領、精英、骨干高層次的人因其性格造就了他們能成才,同時上述三種神經遞質非常不穩定,要么處于興奮狀態下:思維活躍、敏捷、充滿活力、想法很多、工作效率極高、尤其不滿足自己和前人的經驗、富有創造力、自信心超強。沒有任何前兆實然跌到抑郁狀態那就完全變了個人,有時一天幾變,有時幾天、幾周甚至幾年一變。除非跌到抑郁狀態爬不出來才會就醫,可惜現在被診斷的抑郁癥有40-50%的是就是這種正常人的情緒失控稱輕度雙向情緒障礙,也有人認為是雙向性抑郁即歸入噪郁癥,但我不主張這種提法。治療方法與上面解紹的一樣,也是幾天內就變成一個情緒穩定得和常人一樣,但更聰慧,更果斷,不猶豫,更冷靜。
2019.1.26
更多相關建議:
了解更多心理問題方面的內容,請關注一生心醫師。
更多相關建議:
抑郁癥起因是什么?有沒有可能恢復。我認為起因應該此類人群,患者不愛和別人交流構通,愛在一個問題或者一件事情上鉆牛角尖,兜來想去鉆不出來,一般超越24小時以上,連續幾天無法自拔,接二連三都緊緊針對這事寞思苦想,鉆進死胡同不能自拔,悶在心里久而久之,就患上抑郁癥。我有一位朋友,他原來任一家賓館的付總,因年齡關系退居二線,原來整天忙忙碌碌,他愛好文學經常利用時間搞創作,結識了好幾位文友。現在一下子停下來很不適應,在家里不到半年心里悶得慌,做任何事都六神無主。他愛人是公安局刑事偵察科干部,發現老公精神不對勁,就主動聯系了經常往來的幾位文學的愛好者,和他一起玩樂,暢談如何寫好文學作品,並且互相交流各自的創作作品,聚在一起共同交流探討,並常坐在一起講評,把他的所有注意力,集中到文學創作中來。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徹底消除了他的失落感,使他脫離了怪圈,走出了這個影形。為此我認為對患抑郁癥的患者,一定要抓緊時間盡早發現,看到苗頭立即想方設法,心病要用心藥醫,現在他和平常人一樣完好如初,抑郁癥是可以治療好的,這是一個活生生的真實事例。為此希望大家在平時生活中,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抑郁癥不吃藥,尋正思想根源,耐著性子動員有關人士,齊心協力是能治好的。
更多相關建議:
抑郁癥最主要的因素是內分泌失調,精神因素不是最根本的原因,現在抗抑郁的藥物主要是解決睡眠問題,在此基礎上解決心理問題,不解決睡眠,其他都是無用功,對此我有過成功的經驗。不要聽別人亂七八糟的胡說,首先要病人放下包袱,這個沒什么丟人的,即使是精神科醫生也照樣會得這個病,因為他掌控不了自己的內分泌。其次是想辦法讓他睡好,這個非常重要。第三就是復雜呢,按醫生的要求按期服藥。最后,家人的陪伴和溝通相當重要,做好心理工作,時時陪伴,談心交流。
更多相關建議:
我愛人因為五年前父親的突然去世而患上了重癥抑郁癥。最初的前兩年,我們并不知道患上的是重癥抑郁癥,我們還以為是頭疼,所以去當地醫院檢查了多次,醫生給我們開的藥,永遠都是健腦健脾的。后來我們到北京三甲醫院,很快確認為重癥抑郁癥。
當時醫生向我講解的時候,說抑郁癥的起因有很多種,有遺傳因素,有環境因素,有自身性格因素,還有應激性事件的因素。
起初我們以為我愛人是因為公公突然去世應激性事件導致的抑郁癥。后來通過和醫生溝通,我們才知道主要的原因是家庭環境原生家庭造成的。因為我婆婆是個封建家長,歷來都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謾罵之下出孝子。所以我婆婆總是時時刻刻責備我愛人。我愛人在這樣壓抑的環境中成長起來,心里始終有一個結打不開。后來正巧趕上公公去世,我愛人的情緒徹底崩潰,爆發。
目前我愛人重癥抑郁癥,各種癥狀基本得到緩解。我相信將來他會徹底痊愈的。
更多相關建議:
抑郁癥的起因與個人的精神壓力過大有很大的關系。例如在學習工作生活上壓力比較大,然后又沒有及時用正確的方法疏解壓力、釋放壓力,就很容易導致抑郁癥的發生。還有社會地位的改變、體內激素水平改變、家族遺傳體質等其他因素也是抑郁癥的起因。
抑郁癥的主要表現有心境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認知功能損害、甚至悲觀厭世,或者有自殺行為。抑郁癥有恢復的可能。
輕度抑郁癥患者可以通過自我調節來恢復。首先,減少無用之處的花銷,出門之前,想好自己要買什么,奔著目標直接去買,不要亂逛,買之前考慮一下他是不是必需品。其次是去掉多余的物件,有很多人很少丟掉自己的東西,覺得舍不得。但是一般情況下,當你真的舍棄那些多余的沒用的東西,身邊環境就會整潔很多,心情也會變的愉悅。最后就是定期的釋放情緒,據研究表明,人的情緒儲存是有空間限制的。所以我們需要定期的整理,留出一定的時間來釋放自己的情緒,舒緩壓力,和朋友家人談談心,逛逛街,多與人交流,不要封閉自己。
其實抑郁癥在輕度的時候完全可以自己調節,重度的情況下就需要心理醫生進行心理疏導等協助性治療。總之抑郁癥患者一定要保持一個好的心情,懂得釋放自己的情緒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出現了抑郁癥的癥狀,一定要及時的認真的對待。
更多相關建議:
抑郁癥是最常見的一種精神障礙,是一類以情緒低落為主要表現的疾病。抑郁癥的發病病因是多方面的。抑郁癥并不是“絕癥”,只要接受正規的治療,是可以恢復的。抑郁癥的起因遺傳因素:多方面研究顯示,抑郁癥的發生于個體遺傳密切相關,有40%~70%的患者有家族遺傳的傾向。但這也并不能說家里有人患抑郁癥,你就一定會發病,只能說患病的可能性比較大。自身因素:目前研究體內的某些激素失調,如甲狀腺激素、生長激素、催乳素等,有可能導致抑郁癥。抑郁癥患者也可能存在神經遞質水平或功能的異常。這些都有可能增加抑郁癥的易感性。心理社會因素:應激時間的發生與抑郁癥的發病也密切相關,抑郁發作前有92%的患者發生應激性生活事件。性格特點: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從小不同的生活經歷造就了不同性格的人,遇到相同的事情,每個人的反應也不同,面對事件不同的看法也會激起不同的心理活動,那些性格存在缺陷的人可能和你容易患抑郁癥。抑郁癥有沒有恢復的可能目前多種抗抑郁藥物,如西肽普蘭、度洛西汀、舍曲林等對抑郁癥都有顯著的效果。只要接受治療,抑郁癥的是可以好起來的,但為了防止復發,一定要聽醫生的話,全程用藥。
更多相關建議:
當然有恢復的可能,如果病人能夠積極的配合,盡早的接受治療,恢復社會功能是可以實現的;很多抑郁障礙的病人預后不好和很多因素有關,下面我和大家分析一下,希望患者朋友可以參考,盡量避免發生對疾病不利的情況。
抑郁障礙的發生有哪些原因?
抑郁障礙起病原因較為復雜,通過研究發現其與遺傳因素、神經生化因素、社會環境因素、心理因素有很大關系,正是因為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抑郁障礙的發生。
對于抑郁障礙有哪些高危因素
抑郁障礙的病人發病可能不是偶然,很多病人過去有抑郁發作史,可能程度較輕沒有引起注意,而隨著疾病的不斷加重,才暴露出嚴重的抑郁癥狀;家族成員中有抑郁癥患者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遺傳傾向對于精神疾病來說有著極高的風險;生活中如果遇到緊急事件,或者出現應激性事件,也可以導致病人出現明顯的抑郁障礙;對于缺乏社會支持,過去有焦慮發作史,目前正處產后時期的病人均有發生抑郁障礙的可能;除此之外,長期接觸精神活性物質如酒精、毒品、有成癮風險的藥物等,或者自身存在慢性軀體疾病的病人都是抑郁障礙潛在的發病人群。
目前抑郁癥是否已經得到充分治療?
其實抑郁障礙的患病人群很多,但是僅有不到10%的抑郁癥患者得到足量、足療程的治療,這也是抑郁障礙患者很多沒有康復的原因之一,那么除了沒有足量足療程,還有哪些因素呢?就目前的醫療水平,有執業能力的精神科醫生不足4萬人,還不能滿足我國龐大的精神疾病患者診療要求;尤其是縣級以下城市沒有專業的精神醫療機構導致醫生對抑郁癥狀和抑郁癥漏診;而有些醫生在信念與自己的處方實踐之間存在一定距離,在心理社會治療與軀體治療方面,醫生傾向于選擇后者;患者拒絕治療或治療的依從性低,擔心不良反應、其他禁忌癥及藥物過量中毒等情況也是臨床中常見的現象;還有一種因素就是患者的自卑心理(源自病理、社會),很多病人在患病后存在病恥感,覺得得了精神疾病無法面對周圍人,也就使得刻意隱瞞自己的病情,尤其擔心自己遭到社會的歧視,更讓病人拒絕面對疾病接受治療,我國人口眾多,貧困人口基數大,很多偏遠地區醫療條件落后,患者跟本無法享受精神疾病的醫療救助,病人患病多年基本是處于無法醫治的情況等等。
抑郁障礙能不能恢復
這個答案是肯定的,抑郁障礙通過系統的對癥治療是可以恢復的,根據神經生化機制的研究發現,患者出現抑郁情緒以及軀體表現和腦神經遞質的分泌有直接關系,那么通過選擇合適的神經遞質受體調節劑可以改變神經遞質的濃度,進而改善情感障礙癥狀,在臨床應用抗抑郁藥物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只要抑郁障礙的患者在科學的治療計劃下,足量足療程,按照急性期、鞏固期及治療期的順序遵醫囑服藥,都可以使抑郁障礙明顯緩解,之后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藥物,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可以進一步獲得積極有效的康復效果。
除了藥物治療,我們在急性期還可以采用物理治療,這樣可以迅速緩解抑郁障礙病人嚴重的癥狀,最大限度降低危險行為的發生,而在疾病緩解后還需要進行心理治療,進一步鞏固現有的治療成果,尤其是認知行為治療,可以幫助自身加強對疾病的認識,從而找到戰勝疾病,戰勝自己的方法,很多病人都可以重新恢復社會功能;只要科學合理的治療抑郁障礙,一定會得到滿意的效果,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您幫助,感謝關注。
更多相關建議:
您好,我是心理咨詢師成都秋水長天,我來回答您大問題,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抑郁癥是心理疾病的一種,在心理疾病中是屬于神經癥性累的疾病。本身有輕度、中度與重度之分。典型的抑郁癥就是情緒低落,求助無助,對生活與未來無望。通俗地將,抑郁癥表現就是三自三無:即自責、自罪生子自殺,無趣、無望與無助。
就抑郁癥本身來說,目前是繼癌癥與心血管病之后,第三大對人類身心健康造成影響的疾病。雖然,抑郁癥的產生有器質性的原因,即個體生理、身體方面的原因,但也有心理因素方面等原因。因此,在心理學上是將抑郁癥歸結為神經癥性疾病。
抑郁癥產生的原因最根本的就是自己內心過不去的坎,說穿了就是自信心等受挫之后,對自己失望,自己跟自己較勁,沒辦法走出自己跟自己較勁的圈,簡單地說,也就是想不通,只不過喲這個想不通不是埋怨外界,而是自己埋怨自己。其實,只要自己不跟自己較勁,抑郁癥也就治療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