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別的方面我不敢說。在運動上,只要你是一個身體正常的人,超越極限確實會變得更強。要不然,教練怎么會跟你說:“身體不行就一個字,練。”在我當兵后對此深有感悟。
當兵后經常進行的就是體能訓練。每天練得最多的就是跑步。5公里是暖暖身子,10公里是家常便飯,30公里隔不了幾天就會來一次。
剛開始跑,跑個大約3公里左右,全身就不對勁兒了,不僅是衣服褲子濕了。感覺腿邁不動,喉嚨特別干,臉很腫脹的感覺,跑一步就要呼吸好幾下氣,心臟都快跳出來的感覺。班長給我們說,“這就是你的第1個極限,調整呼吸,兩三步一呼吸,身體前傾,步子邁大,千萬不能停下來。繼續加油跑幾分鐘過后就適應了。”
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也沒有人敢停下來,過了幾分鐘,這種癥狀完全消失了。只是感覺腿有些軟,其他沒有太明顯不舒服。然后我們又堅持跑,又跑了幾公里。剛才不舒服的感覺慢慢的又來了,大量流汗導致缺水,口干,心慌,筋疲力盡。好像腿骨都要斷了,有一種馬上要倒下,要死的感覺。
班長又重復那句話:“堅持跑,跟上隊伍不要停。快點兒!”沒過多久,確實又熬過了這種難受的感覺。到了飯點居然個個都能吃七八個大饅頭。想想以前,吃個兩個就不得了了。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鍛煉。這種極限由原來的3公里出現,漸漸的變為10多公里才出現,又或者很少出現了。他對肺活量,肌肉,毅力的不斷磨練,確實讓我的體質,有明顯的增強。部隊里時常說:“沒有死就往死里練。”事實證明,確實有它存在的意義。
當兵前我的身體很瘦,隨便吹一陣寒風,就感冒。當兵后,幾乎沒感冒過。我們中隊100多人,全都是這樣練過來的。沒有說被練死的,確實是個個都變得很強悍。
更多相關建議:
當然不行,有尺度的。
不是經常有新聞報道有平時不運動的突然狂運動結果得了橫紋肌溶解癥,腎衰竭之類的疾病甚至猝死?
有個概念叫:最近發展區
個體努力后能達到的程度,以及個體已經能承受的程度之間的距離
人的極限是可以超越,但這是基于人自身的承受能力的最大值。
超過了最大值,只會帶來傷害。
另外,這種區間之間也是存在某種轉化。
比如,一個孩子身高1.30,他看到一蘋果樹上一個老大的蘋果,但這個蘋果離地面還有3米。
蘋果與他頭頂之間的距離就是他的最近發展區。他能不能夠得著取決于他的彈跳能力,如果彈跳能力不夠,跳一輩子都夠不著。
但如果他突然想到給自己墊高,比如拽來一把椅子或梯子,就夠著了。
這時候他的最近發展區就超過了,但不是體能上的,而是從體能轉化到了智能,但即便這樣,也是取決于這個孩子本身的承受能力,或者說是認知結構。如果這個孩子沒想到去用外界物體幫自己彌補身高缺陷去夠蘋果,他想破腦袋跳一輩子也還是夠不著
更多相關建議:
皮筋拉到極限就可以更有彈性?蠟燭給點風就著的更亮?餓的扛不住了是不是會更抗餓?量力而行呀,細水長流
更多相關建議:
這個問題并不完全對。
對的前提是超過了極限,但你體系還沒崩潰,還能修復,修復后就會更強大。但是,一旦體系崩潰了,修復跟不上,那連修復到原來都談不上,就別談什么強大了。
更多相關建議:
少看點小說,身體不舒服了就不要強行鍛煉,會死人的。這種例子現實很多啊,心源性猝死,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等
更多相關建議:
個人認為人體極限是有兩個不同概念的
一個是物理極限,二是短期極限;
短期極限是可以經過鍛煉進行加強的,舉例來說,現階段一口氣最多能跑2公里,經過鍛煉加強后,可以去跑馬拉松;
物理極限是個體沒辦法突破的,例如百米短跑,你永遠沒辦法在9秒內完成,這是人體構成組成決定的,當然每個個體會有一定區別;
更多相關建議:
要看情況。如果是修行的話,是必需要突破自己的極限的[呆無辜]。
更多相關建議:
修復后就會更強大,但是,一旦體系崩潰了,修復跟不上,那連修復到原來都談不上,別談什么強大了
更多相關建議:
這個我可以說下,07年當兵之前,沒有跑過那么遠,進了部隊,第一次跑五公里的時候,聽看病說要跑出身體第二次極限,我不知道是什么,然后就一直跑,在跑到4公里的時候,精疲力盡,但是我班長拉著我繼續跑,往前又跑了幾百米,突然就那種感覺,就跟剛起床一樣,仿佛你根本就沒跑五公里一樣,渾身充滿力氣,但是達到人體第二次極限之后再突破相當難,反正我自從突破了第二次極限再也沒突破過了[捂臉][捂臉]
更多相關建議:
可以看一下蘇炳添跑進10s的采訪,他說對身體影響還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