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寶貧血多為缺鐵性貧血,在嬰幼兒時期發病率最高,對寶寶健康和智能發育危害較大,家長們都應該關注。
▍寶寶為什么會貧血
1、生長發育快
兒童在嬰幼兒時期生長發育最快,3-5個月時體重為初生時的2倍,1歲時體重為初生時的3倍。早產兒體重增加更快,隨著體重增加血容量也快速增加,如不添加含鐵豐富的食物,寶寶就容易發生貧血。
2、鐵攝入不足
引起缺鐵的主要原因是寶寶鐵攝入不足。正常足月兒從母體儲備的鐵可足夠供應出生后3-4個月造血的需要。從母體中儲鐵最多是在胎兒期的最后3個月,所以早產兒體內儲鐵較少,如果出生后不及時補充,缺鐵是不可避免的。
3、鐵丟失過多
正常嬰兒每天排泄鐵比成人多。此外,慢性腹瀉、反復感染均可影響鐵的吸收、利用和增加消耗,促進貧血發生。
▍缺鐵性貧血有什么危害
體內缺鐵不是很快會表現出貧血,在貧血出現前缺鐵就可以危害寶寶的健康。缺鐵除影響血紅蛋白生成外,還影響肌紅蛋白合成,使體內某些酶活性減低,從而影響全身各器官的功能。
缺鐵性貧血表現為面色蒼白(特別注意唇、指甲部分)、乏力、不愛活動,年長的寶寶會說頭暈、耳鳴,還有食欲下降、少數異食癖,常有嘔吐、腹瀉,可出現口腔炎、舌炎、胃炎、消化不良等。
缺鐵會影響寶寶智力發育,也會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如何預防缺鐵性貧血
1、堅持母乳喂養。母乳、牛乳含鐵均很低,但是母乳中鐵50%可以被吸收,而牛乳中鐵吸收率只10%,母乳喂養的嬰兒缺鐵性貧血者較人工喂養的少。
2、科學添加輔食。通過食補補鐵。選擇強化鐵配方的輔食,比如強化鐵米粉;7-8個月以后及時添加含鐵豐富的其他輔食,如蛋黃、魚泥、肝泥、瘦肉等;適當添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促進鐵的吸收。
3、定期檢查血紅蛋白。出生6個月或9個月需各檢查一次,以后每半年檢查一次,以便以及時發現和糾正貧血。
▍貧血寶寶鐵劑怎么吃?
血紅蛋白在11克/升以下,即為貧血,應及時找醫生治療。一般用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葡萄糖酸鐵等,按照醫囑服用。
早產寶寶出院后如果有貧血,每日每公斤體重補充元素鐵4毫克,如果沒有貧血,預防性每日每公斤體重補充元素鐵2毫克,一直服用到糾正年齡1歲,括配方奶、強化鐵輔食里的鐵含量;母乳喂養足月兒4個月開始,每日每公斤體重補充元素鐵1毫克預防貧血,包括配方奶、強化鐵輔食里的鐵含量。
服用鐵劑最好是兩餐之間,可以減少腸胃刺激,同時服用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應用鐵劑到血紅蛋白正常后1-2個月,以補足鐵的儲存量。
更多相關建議:
6個月左右的寶寶要及時添加輔食,我們可以選擇富含鐵的配方奶,米糊,肉泥,魚泥。隨著年齡的增長食物的變化,寶寶可以吃豬肝粥,菠菜粥等。對于2歲以后的寶寶可以充分擴大他的食譜,其中以補充肉類中紅肉為主!如牛肉、羊肉等;其次在綠葉蔬菜中可以多吃芹菜、香菜、菠菜等。要注意一點綠葉菜在烹調過程中不要長時間蒸煮,避免丟失大量的營養物質。最后,缺鐵性貧血的治療一般時間較長通常需要3-6個月才能糾正,而補鐵時間會持續到血細胞恢復正常后6個月,這樣才能充分補充機體的鐵儲量。
以上內容幫助到您了嗎?
如果有疑問可以留言哦~
更多相關建議:
原象屋小貼士:我們把孩子貧血的病因大致分為三大類原象屋
更多相關建議:
貧血通常分為輕、中、重、極重四度,貧血并不是疾病,它只是伴隨各種疾病的一種癥狀,貧血有很多種原因:貧血有遺傳因素,后天營養不良加勞累過度,或者失血過多就會出現貧血的現象。也就是說缺鐵、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礙等造成貧血。此外還有,胃腸道腫瘤、痔、潰瘍病、脾大、脾亢、腫瘤侵犯骨髓、腎臟疾病、慢性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急性白血病等疾病出現貧血。飲食保持膳食平衡,適當增加營養,多吃富含鐵質的食物,如菠菜、雞蛋、動物的心、肝、腎、血、牛肉、魚、海帶、小米、豆制品、堅果、黑木耳、紅棗等、多吃新鮮水果蔬菜,有利于改善造血功能,并糾正偏食習慣等、加強營養、不要熬夜、勞累過度;避免攝入辛辣刺激性食物,茶和咖啡中的多酚類物質會抑制鐵的吸收,盡量少喝茶和咖啡等。居室環境要安靜、空氣要流通、由于貧血患兒抵抗力低,容易感染疾病。一定要注意飲食、環境和兒童的個人衛生。謝謝
更多相關建議:
嬰幼兒最常見的營養性貧血,最常見的缺鐵性貧血。
為什么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1、母乳喂養中鐵的含量比較低,如果孕期貧血就容易造成寶寶出生后貧血。
2、早產兒是發生缺鐵性貧血高危人群,還有雙胎寶寶也容易發生。
3、生長發育迅速體重增長過快的寶寶。
4、輔食沒有及時添加,尤其強化鐵劑輔食。
5、偏食和挑食的寶寶,不喜歡吃葷類食物尤其容易發生。
6、經常腹瀉,嘔吐等消化道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容易出現丟失和缺乏。
缺鐵性貧血怎么辦
1、尋找可能缺鐵的病因,避免減少反復感染疾病。
2、對于孕期貧血,早產和雙胎寶寶常規補鐵鐵劑,每公斤一毫克,補充一年時間。
3、對于母乳喂養4個月寶寶,還沒有添加輔食,開始補充鐵劑,每日每公斤1毫克,減少發生缺鐵性貧血風險,直到有些添加強化鐵劑輔食。
4、人工喂養的寶寶,最好是有強化鐵劑奶粉,6個月后及時添加輔食。
5、7-11個月寶寶每天所需鐵劑11每天毫克,1-3歲每天需要7每天毫克。
6、補充鐵劑直到血色素正常后,還需要補充鐵劑2-3個月,增加庫存,同時糾正缺鐵病因,科學補鐵富含鐵劑食物。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必刪,請聯系本人)
柯大夫為兒科主任醫師,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擅長兒童消化,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咳嗽,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異常,慢性腹瀉,牛奶蛋白過敏等疑難雜癥及嬰幼兒營養發育及喂養咨詢。有關兒科專業咨詢請來好大夫在線找柯友建主任。
與健康為伴,與醫生為友,歡迎轉發點贊、評論關注,點贊分享更是一種美德。有問題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時間會對典型提問針對性回答。
更多相關建議:
1、如果是輕度貧血的,可以首先進行食補,沒必要吃補鐵劑,很多人一定說貧血了,那就喝補鐵劑吧,其實我覺得輕度的真的沒必要吃補鐵劑,除非寶寶是吃素的,否則,我建議還是先食補。優先選擇含鐵豐富的動物性紅肉類補鐵:其實搭配含鐵的植物性植物:2、如果是中、中度的貧血,那么在結合食補情況下,一定要吃補鐵劑。
補鐵劑也有很多種,盡量選擇有機酸鐵,對胃腸的刺激會比較少。
芝士媽媽是一個有愛有溫度的母嬰健康管理平臺。
更多最新孕產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的。如果有孕產和育兒方面的問題也可以私信我幫你解答。
更多相關建議:
去醫院抽血檢查確定,根據缺鐵的程度,醫生會建議你食補還是給你開補鐵沖劑。我給我兒子吃的是瑞典的一個補鐵滴劑,吃起來方便,而且味道他比較能接受。
更多相關建議:
其中嬰幼兒最常見的貧血類型是缺鐵性的貧血。發病率在20%左右。鐵缺乏是導致孕婦和嬰幼兒營養性貧血最常見的單一的營養素缺乏。第一,缺鐵性貧血多發的原因?第二、缺鐵性貧血診斷和影響第三,缺鐵性貧血的預防第四,那缺鐵性貧血已經發生,具體應該怎么補?第五,補鐵的注意事項
1??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蔬菜,利于鐵的吸收。
2??不能吃茶,咖啡等,會影響鐵的吸收。
3??鐵劑吃了,大便有些黑,沒有關系,正常現象。
4??不論食補還是藥補,1月后復查血常規,看貧血恢復情況。如果使用鐵劑后,能長10-12g/L,表示效果是可以的。
5??查血正常后,仍需補鐵4-8周,鞏固治療,讓身體里留有一部分備用的鐵。
我是兒科菜菜,一名來科普的兒科小醫生?
更多相關建議:
孩子貧血也分很多種,如果情況比較嚴重,建議去看醫生。孩子貧血的一般表現癥狀,皮膚逐漸蒼白或蒼黃,口唇,口腔黏膜最為明顯,易感覺疲乏無力,易煩躁哭鬧或精神不振,不愛活動,食欲減退,年長的孩子就會有頭暈,眼前發黑,耳鳴等現象。貧血的癥狀孩子貧血的食物療法,如果貧血不是十分嚴重,只要調整飲食,就可以改變貧血的癥狀,首先要注意飲食,要均衡攝取肝臟,蛋黃,谷類等富含鐵質的食物,其次,多吃各種新鮮蔬菜,許多蔬菜含鐵質很豐富,如黑木耳,紫菜。發財,薺菜,黑芝麻,蓮藕粉等。孩子貧血多半是挑食引起,如果孩子不愛吃這些食物,就換著方法做,比如做餃子或者蔬菜打汁等。藥物治療補血藥不可濫用聽從醫生安排。,必須嚴格掌握各種藥物的適應癥。
孩子貧血的護理
給孩子富有營養和高熱量、高蛋白、多維生素、含豐富無機鹽的飲食,以助于恢復造血功能。
缺鐵性貧血可以多吃動物的內臟,如肝、腎以及牛肉,雞蛋,黃大豆,菠菜,紅棗,黑木耳等
孩子貧血的預防
飲食的合理配合,平時應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如瘦肉、豬肝、蛋黃及海帶,發菜,紫菜,木耳,香菇,豆類等,餐后半小時要適當的吃些水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果酸,能促進鐵的吸收,另外,用鐵鍋蒸調食物,對防預防貧血大有益處。
保證葉酸和維生素B12的收入,葉酸和維生素B12也是不可少的物質,新鮮的綠色蔬菜,水果、瓜類,豆類及肉類中含有豐富的葉酸,肉類,雞肝腎,心等,內臟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2,但要講究烹飪技術,盡量避免過度蒸煮食物,以免營養素被破壞。
更多相關建議:
孩子貧血會阻礙生長發育,影響認知和智力發展,也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預防孩子貧血,可以采用以下一些針對性的措施。
1、增加膳食中富含“血紅素鐵”食物的攝入,如瘦的牛肉、羊肉、豬肉等,雞肝、羊肝、鴨肝、豬肝等,鴨血、豬血、雞血等的攝入,這些食物中不僅含鐵豐富,而且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2、每天吃新鮮的蔬菜水果。新鮮的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可以促進食物中鐵的吸收。
3、豆腐、芝麻、芝麻醬、蘑菇、木耳等食物中也含有不少的鐵,但吸收利用率低,可以和動物性食物一起吃,來提高鐵的吸收利用率。
4、可以選用強化鐵食品,如鐵強化醬油、鐵強化奶粉、鐵強化餅干等。
5、茶中含有單寧、草酸、鞣酸等物質會影響鐵的吸收,因此,餐后不宜喝過濃的差,以免影響鐵的吸收。
馬博士健康團高迪思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