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癌患者的營養補充應該分為幾種情況。1 手術前后;2 化放療前后。3 治療結束后。不同情況各有差異。但無論何種情況,足夠的熱量、蛋白質及脂肪、維生素、礦物質是必不可少的。這種補充原則上盡量口服,如無法口服,鼻飼、靜脈營養也是必要的。
對于術前患者假如胃部腫瘤巨大易于出血必須注意進軟食,以防過于粗燥的食物造成腫瘤大出血。對于手術后的病人,由于已經行胃大部切除術或全胃切除,為便于消化,建議少吃多餐。對于化放療期間患者,由于消化系統受到傷害,進食必須吃易于消化的食物。
總之,胃癌的營養調理必須因時因人而異。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江蘇省腫瘤醫院李楓。
更多相關建議:
胃癌患者飲食上,尤其在手術之前對飲食要求并不特殊,但是注意食物不能夠太硬,讓胃減少出血的可能性,過硬的食物可能會導致腫瘤表面的黏膜破裂導致出血,手術以后的胃癌在胃腸道功能恢復以后,對飲食的要求就和正常一樣就可以。當然,注意食用高蛋白、高營養的食物,手術恢復初期也盡量將食物做軟、煮爛,有利于消化就可以。
更多相關建議:
感謝邀請,實際上胃癌患者和普通人,在營養需求的種類上并沒有特殊的區別,但是因為腫瘤本身是一個消耗性的疾病,所以晚期腫瘤患者都會表現為惡液質,因此在營養需求上需要更多的營養支持治療,而胃癌本身也會影響到胃腸道的消化與吸收,在消耗增加,攝入減少的狀態下,營養支持就特別重要。但是有一個誤區就是,營養支持不等于吃補品,很多人都誤以為補品越吃越多就越好,但是在中醫角度講,虛不受補,何況滋補品本身的性質決定了容易導致胃吸收不良,因此營養支持或者進食補品,都需要容易吸收才好,不然補再多都沒用。
更多相關建議:
胃癌是發生在胃黏膜上的惡性腫瘤,在我國,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主要與基因遺傳、飲食習慣、環境因素、心理情緒以及胃癌前病變等因素有關。
飲食因素與胃癌的發病、發生及預后有密切的關系,食品的種類、膳食成分、食品加工和儲存方式均與胃癌的形成有一定的聯系。
胃癌患者吃什么飲食才能補充營養?
1、高蛋白的食物
胃癌的病人,平時可以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常見的比如牛肉、羊肉、雞肉、深海的魚類、蝦、蛋類、牛奶等,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此外,也可以注意補充植物蛋白,比如豆類及各種豆制品,豆奶、豆漿、合成蛋白粉都是可以的。
2、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食物中維生素含量比較高的食物主要就是各種蔬菜和水果,每一種水果蔬菜的維生素含量不同,可以每一種都吃一點,比如如蘿卜、南瓜、竹筍、蘆筍、蘋果、烏梅、獼猴桃等,都可以適量吃一點,飲食多樣化,保證維生素的充分。
3、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胃癌患者術后消化功能變弱,不適宜吃太過生硬的食物,尤其是剛做完手術的患者,需要以流食和半流質的飲食為主,然后再過度到正常飲食。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為主,以蒸煮燉等烹飪方式為主,盡量避免油炸、煎炒、燒烤等,否則容易加重腸胃的負擔。
4、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
微量元素有很多種有鈣、鋅、鐵、鎂等,常見的補鈣的食物,有魚蝦,排骨,牛肉,含鋅比較豐富的有海產品,比如說海帶木耳、紫菜等。
少食多餐,不能暴飲暴食,進食之后還要適當進行活動,預防腸道蠕動功能減弱導致的胃癱的發生。此外,胃癌患者還需要遵從醫囑,定期進行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