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png)
中醫(yī)穴位這么記,老百姓都能記住,而且對養(yǎng)生更有意義。很多人想學習中醫(yī)養(yǎng)生,但穴位拍打、艾灸穴位、點按穴位......一說到穴位就望塵莫及了,這么多穴位怎么記得住呀!別急,接下來就來給你說一些簡單有用的記穴方法。
想要記憶穴位,想要先來了解穴位
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于體表的特殊部位,在病理情況下,又是疾病的反應點,同時也是針灸施術或者其他中醫(yī)治療的刺激部位。
穴位是經絡上的腧穴,所以想要記憶穴位就不能離開經絡。可以怎么來理解,經絡就是一條大路,穴位就是大路的人家或者客棧。想要找一個穴位如同找一戶人家,比如找某戶人家我們可能會說是那個寨子的,是走的那條路去。
穴位也一樣,比如說足三里,我們會說這個穴位是腳上(膝關節(jié)上)的,那條道上的呢?它其實是足陽明胃經上的,所以你就照著足陽明胃經這條道走到膝關節(jié)上就能找到它了。又因為它是足陽明胃經這條道上的穴位,所以它就有調理脾胃的好處。
如此來記憶是不是又方便,又能知道其作用呢?所以說想要記憶中醫(yī)穴位,我們想要搞清楚我們身體上的十四條經脈,就像我們一個城市的主副干道一樣,每條道路上都會有標志性的大廈或者建筑物。亦可對應我們的常用的穴位,或者是人體的骨骼標志之類的,方便我們找到穴位。想要摸清楚一個城市,我們會每條街道都是涉足,走一走逛一逛,我們也未嘗不可把自己的身體當做一個城市,每條經絡都是摸索著走一走,了解一些每條街道上有些什么建筑,好吃的好玩的,對應的我們身體上一些特殊的、有意思的穴位。
街道容易逛,可這經脈怎么逛呢?簡單,你可以準備如下所示的一個經絡小人,閑暇的時候你可以順應著理一理,多看看就能知道其位置所在了。
或者也可以搞如下這樣的經絡掛件,掛上一副,閑暇多多譫妄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
還有一些手機APP也挺不錯,我現在用解剖軟件APP就有穴位的,雖然我平時看解剖更多,但不得不說還是挺好用的,3Dbody解剖。
當然以上也是要花上一些功夫的,你需要了解手三陰經(肺經、心包經、心經)、手三陽經(大腸經、三焦經、小腸經)、足三陰(脾經、肝經、腎經)、足三陽(胃經、膽經、膀胱經),還有任、督二脈,但如果能夠掌握到如此程度的人,也算是個厲害的中醫(yī)愛好者了。普通老百姓對穴位也難以琢磨到這些程度。
還要如下方便、簡單、實用的幾種記憶方式:
1.一些穴位其實是按照它的位置或者體表形態(tài)來命名的
- 大椎穴,低頭的時候頸項后面高高聳起的椎體下的穴位叫大椎穴。
- 三陰穴,就是三條足三陰經絡交匯的地方。
- 腕骨血,就在手腕的位置。
- 膝眼穴,就在膝蓋的前面的“小眼睛”的位置。
- 犢鼻穴,膝前部如牛犢的鼻孔,若是有此稱呼。
2.一些就以功能特點在命名,這個就更實用方便了
武俠小說的氣功用的最多的就是氣海、血海、涌泉、尺澤、曲池、太淵血等,這些是比氣血比如作河流流經這些經脈穴位而得名。也有根據生理功能來命名的,承漿(唇下)、承泣(眼睛下)。
而最為實用的還是直接與其治療作用來命名的,比如風池、風府穴可祛風,啞門穴治失語、光明穴可明目、水分穴可利水、迎香穴能治鼻病、落枕穴能治落枕、聽宮穴能治耳病、養(yǎng)老穴能治老年性疾病、肺腧、腎腧、心腧、肝腧等更是對應各個臟腑的疾病的調理治療。其實對于老百姓來說這樣的記憶方式是更有效率的。
3.分類歸納的記憶方式
其實穴位的主治也是有規(guī)律的,掌握規(guī)律就比較容易記憶了,對于十四經穴來說:
了解這些后在看了解腧穴和記憶會更加方面,畢竟了解穴位最重要的目的是要運用,而非知道其在什么位置的。
4.其實我記得的穴位并不多
雖然我記不住太多穴位,但是我在給別人做推拿治療的時候也能點到別人的痛處,給別人進行治療。主要還是怪我記憶能力太差了,讀書時候背誦課文是我最頭疼的事,背乘法口訣更是難為了我。
當然也沒有偷懶,一個是接觸的人多了,另一個是學習了解剖知識,就會知道我接觸的病人疼痛與我們肌肉關系密切,特別是一些容易疲勞的肌肉,在他們的肌腹或者與骨骼附著的位置就容易出現問題而引發(fā)疼痛,所以依照這樣的思路也能很容易找到病人的痛點,然后對這些位置進行相應的治療而達到不錯的治療效果。于此順應疲勞的肌肉進行一些手法的放松,拉伸或者激活強化,也能幫助緩解疼痛。而這些疼痛的點也被稱為激痛點或者觸發(fā)點。
所以其實我本人能記住的穴位也只是自己經常用到的,如果您就想通過穴位的一些特殊刺激來養(yǎng)生保健,那么你其實也只需要掌握自能夠經常用到的幾個就夠了。當然如果能感興趣記得更多去幫助別人,那么更是大功一件了!
常用穴位總結
以上是針灸的穴位取穴的歌訣,其中不乏一些疾病治療對應的取穴配穴。雖然自己不能針灸,但是我們可以以指替針進行相應穴位的刺激也是能夠達到一定效果的。
感謝您的閱讀,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一些幫助,如果覺得不錯的話請給我點個贊再分享出,要是還能給我個關注的話我認為一定是對我最大的支持了,謝謝!
參考文獻:①劉茜主編《針灸推拿概要》;②賈春華主編《中醫(yī)護理學》
更多相關建議:
你好,我是濟南中醫(yī)李大夫,很高興為你解答。
我當年記經絡穴位,都是按照經絡一條經絡一條經絡的記,先記住經絡的循行,再記憶常用穴位。
比如手太陰肺經,首先記住它的大致循行部位,然后看這條經絡的穴位大概有多少,常用的穴位有幾個,先記住最常用的,一般常用穴位,每條經絡上的井滎輸經合這5個穴位,然后再記有特殊意義的穴位。
記憶時候最好畫圖標記,每天不要記很多,一天記憶一條經絡上的3到5個就行,記住它的主治作用,一般肺經上的穴位都有治療肺系疾病的作用,然后呢再看一下各個穴位的特殊作用,舉個例子:列缺,不光治療肺系疾病,還有頭面部的疾病,頭項尋列缺。所以記憶時候主要明白穴位屬于哪一個經絡,在肺經上基本都可以治療肺系疾病,然后再記憶它的特殊作用。
記憶時候給自己設定個小目標,比如這一個星期就記憶一條經絡上的穴位。那膀胱經上的穴位很多的話可以把時間延長,半個月記住。舉例膀胱經,先了解膀胱經的走向,大致有多少穴位,然后先選常用的穴位記。還有膀胱經上的穴位好多也是有規(guī)律的,比如膀胱經上背俞穴,好多都是在脊椎棘突下旁開1.5寸。肺俞,厥陰俞,心俞,督俞,膈俞等,仔細觀察它們只是間隔了一個椎體。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厥陰俞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以此類推。還是有些規(guī)律的。像下面的肝俞,膽俞,脾俞等等也是參照以上規(guī)律記憶。
膀胱經的穴位作用大多與膀胱有關,比如小便不利等問題,再一個還根據它的循行部位比如背俞穴在后背大多有治療后背的一些問題,再加強記憶它們每個穴位的特殊作用就可以。
其他的經絡也是以此類推。找找規(guī)律。
更多相關建議:
關于中醫(yī)的學習,傷寒大家陳修園曾經說過一句話:半日臨證半日讀書。學習加實踐,我個人以為這也是所有中醫(yī)科目學習的不二法門。
針灸小人
首先要說的是針灸的確不好學,大家看看人體經絡圖就能知道,一眼望去經絡繁雜,穴位密布,想要把這些穴位全部記住的確很難,但是行醫(yī)本來就是要為人之所不能,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中醫(yī)治病講究望聞問切,理法方藥。這所有的看病本事的第一課都是死記硬背。古代如是,現代亦如是。
死記硬背
針灸怎么背呢?首先背經絡,古人云“離穴不離經”,知道經絡的走向,取穴就會事半功倍,經絡還是很好背的;掌握了經絡就要開始認穴位,先記住好記的穴位,比如肚臍就是“神闕穴”,兩眉之間“印堂穴”“天突穴”“大椎穴”等都是好找的穴位,記住這些人體標記的穴位后,再根據骨寸法把人體細分,再去背誦難記住的穴位。
神闕穴
記住了這些穴位,然后再去背功效和針灸禁忌。這些都學會了,就可以上手針灸了,起步的時候可以在老師或者前輩指導下先從井滎輸經合這些比較安全的部位開始扎,剛學習一開始肯定是扎自己,感受進針得氣的感覺,熟練以后可以給朋友親戚扎針灸。大家都是這么過來的。
死記硬背加靈活使用最后絕對能讓你對針灸的感悟到達一定高度,也是背誦穴位的最好方法。
更多相關建議:
中醫(yī)(祖國醫(yī)學)博大精深!中醫(yī)學習,穴位按摩或針炙,都要學以致用,活學活用,不能死板教條,而要靈活應用,熟能生巧!才能發(fā)揮中醫(yī)穴位治療疾病的特色!為人類造福![贊][贊]
更多相關建議:
可以編成具有故事情節(jié)的歌訣來記穴位。如巧記足太陰脾經空位。
【足太陰脾經】
足太陰脾經一側21穴(左右兩側共42穴)其中11穴分布于下肢內側面之前緣,10穴分布于側胸腹部。首穴隱白,末穴大包。主治脾、胃等消化系統(tǒng)病癥、泌尿生殖系統(tǒng)病癥,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之病癥。
脾經巳時起隱白,
大都城里找太白。
公孫指路到商丘,
三陰漏谷不接待。
找人還要知地機,
陰陵泉水通血海。
出了箕門入沖門,
進入府舍寬衣帶。
腹結敞開大橫臥,
露出腹哀食竇開。
天溪名酒醉胸鄉(xiāng),
周榮醉倒大包懷。
聯(lián)想:足太陰脾經主巳時,有個叫隱白的人,他到大都城里去找太白老師。公孫告訴他太白老師可能到商丘城了。到了商丘,遇到三陰交和漏谷二人,很不友好,態(tài)度一點都不熱情。找人時要知道地圖及道路的走向。順著陰陵泉的水流能找到血海。他到了一處莊園,出了箕門,進入了沖門,到了休息的地方, 脫掉外衣,橫坐在太師椅子上,倘胸露懷,露出了腹部和胃部。天溪是當地的名酒,喝一口香氣透達心肺。喝的太多了,周榮醉倒在大包的懷里。
更多相關建議:
各種歌訣有很多,我就不說了,想記住就兩條,很簡單,第一是先背,有個印象;第二是用。哪個大夫不用也記不住,用的最多是記得最牢的。
更多相關建議:
常用就容易記得,不常用,記住也會忘記的。平時記憶的時候分經絡,先背一條經脈上的穴位,經脈也就是十二正經:手足三陽經手足三陰經,督脈和任脈。穴位都是分部在經絡上的。你也可以把這些穴位編成歌訣來記,這個不容易忘記。
更多相關建議:
會者不難,難者不會,山無常勢,水無常形。熟能生巧,手活是練出來的,走多了,路就出來了。
更多相關建議:
記住中醫(yī)穴位有許多方法。
形象記憶法使呆板的文字符號生動起來,可以使我們的激素度迅速提高,以文字形象化,具體說就是把所有記憶的文字在知識加工廠大腦中加工制作,變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形象,通過這兩個形象來刺激記憶中樞進行記憶。
記住,運用這種記憶方法,記憶是你所想象的形象,越生動越離奇,就越可以加深記憶,嗯,
第二就是抽象具象化,我們所要記的東西不可能都如上面的一樣,都是具象化的內容,有時候可能是一段抽象化的概念化詞組,或者是某種無具體形狀的人類感覺之類的事物。
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無中生有”,盡量使他與實際的具象事物產生聯(lián)系,以形象事物代替抽象概念,同樣也是要求生動有趣,
舉個例子, “抽象”,你可以聯(lián)想到照像館,從一沓沓相片里找到你的照片并抽出來。
再比如“痛苦”這個詞沒有任何形象可以替代時,我們可以想象你在你痛苦時的種種,諸如流淚、皺眉……各種表情。
這種表情便是“痛苦”,想到這種表情時,“痛苦”,這個抽象概念,一下子想到了。
就這樣,我們的記憶活動就變得輕松起來,
恰當、生動的形象記憶法,可以使我們所記憶的內容,如一幕幕電影一樣,不斷在腦海中放映,在需要的時候更加可以飛快地放映出來了
具體的在運用在記憶穴位時就可以運用這種記憶方法,輕松達到記憶效果,提高記憶質量和效率。你可以去試試看!
更多相關建議:
感悟,意會,喜學,愛好,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