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來說一下吧,18年3月份我父親檢查出賁門胃癌晚期肝轉移,醫生說如果做胃全切手術也許可以延長他的生存期,如果不做也就剩余八九個月了,而且最后的兩個月是最痛苦的,我和我弟決定賭一把,知道父親心疼花錢,所以剛剛開始的時候打算瞞著父親,告訴他只是一個微創手術,等動過了再看情況說不說。但是父親感覺到了我們的情緒吧,就是不同意動手術,我們就告訴了他一點點病情,本來說第二天的手術,他說什么也不做,我舅舅勸他說“你一輩子都強勢,啥主意你都拿,這次你就聽一次孩子們的吧,不要讓他們留遺憾,不然讓孩子們要后悔一輩子嗎?”,最后還是動了手術,現在做了12期化療,再吃靶向藥,病情控制的還好,天天早上出去轉一轉,下午打麻將,除了瘦一點,面色紅潤,不像一個病人,我們還是慶幸這一把賭對了,不過父親會有多嘛長的生存期,但是我們做子女的爭取了,盡心了。當然,這跟我父親的身體狀況和好心態是分不開的。不過,這是視情況而定的,結合醫生的意見,看看有沒有可能好轉一點吧。
更多相關建議:
分享我的經驗
2003年,我父親食道癌三期,手術治療,術后并發吻合口瘺,然后空腸造瘺十四個月,前后經七次手術,特別痛苦的經歷。我那時候還沒結婚,就整天在醫院和單位之間奔波,我家是小縣城,離醫院四百多里地,我和媽媽兩個春節都在醫院過,從來沒回過家。到最后,我爸被折磨的一點生存意志都沒有了,直到2005年正月離開。那是個特別痛苦的過程。我和我媽約定,如果她得了癌癥,保守治療,保證生活質量,有尊嚴的離開。
2013年,我媽乳腺癌,病灶已經4厘米大小了。我媽自己早就知道乳房有問題,她感覺是癌癥(我們在醫院兩年,已經對很多病都有了解了」私下里安排了很多事,我發現不對帶她去檢查。當時我媽特別堅決的問我,當時我答應了,不做手術治療癌癥,讓我履行自己的承諾。但是,醫生說,乳腺癌是愈后很好治療的病。我哥和我都主張手術,我媽非得不同意。后來醫生給她做工作,說要給兒女盡孝的機會。另外,乳腺癌單純切除術真的不是特別大的手術,沒有打開腹腔,我認為不是那么傷元氣。最后我媽同意手術了,切除了左側乳房。住院治療了十三天,然后自己康復訓練做的好,左胳膊的功能也沒有受到影響。因為已經70歲,乳腺癌不需要放化療了,所以沒那么受罪。現在我媽雖然失去了一個乳房,但是特別快樂的活著。
現在和我媽聊起來手術,我們認為,還是要保證有尊嚴的生活,不要光想著兒女盡孝。讓每一個人有良好的生活質量,有尊嚴的生存,才是重要的。我媽還和我說,如果下次檢查出癌癥,在腹腔里或者胸腔里,就保守治療,不手術。讓她好好的離開,有機會和這個世界好好告別。我想如果那樣,我將尊重她的意愿。
更多相關建議:
老人查出癌癥晚期,這個說話,放在中國,這個老人,一般是指65歲以上的人了。或者說,至少也是50歲及以上年齡的人了。
這個年齡,如果查出了癌癥,真是富貴的家庭,那肯定不惜成本,治唄,別說能延長三個月到一年的生命,就算是一天,也可以啊。反正,錢多唄。
但這種任性,對于絕大多數中國家庭來講,是不可能的。
文中所說的老人,提出不積極治療,而是選擇花費很少的保守治療,自然死亡,顯然,最根本的原因是家中沒錢。
而且,以這個年齡,而且是癌癥晚期,基本上,一千個,就有九百九十九在治療的痛苦當中死去,或者,剛治療好,在3到6個月內,復發,去世了。
治,活六個月到三年;不治,活三個月到兩年。
對貧窮的大多數家庭來講,理性的選擇,就是保守治療,盡可能延長生命,減少痛苦。多少老人,在治療當中,直接去世了。
人沒了,家庭欠債累累,欠外債幾十萬,上百萬,一輩子還不清。
遇到這種事情,如果真是50歲及以上了,理性對待,選擇保守治療,好好過完剩下的三個月到兩年時光吧。
更多相關建議:
老人到了癌癥晚期,怎么選擇都是錯的,因為癌癥會進展,也會給老人帶來痛苦。反過來說,怎么選擇也不算錯,只要老人和孩子都認可,醫生也會尊重患者和家屬的選擇。
像這位病人還不到50歲,多年乙肝肝硬化,因為胸悶憋氣半個月,發現多發肝癌,肝上密密麻麻長滿了結節狀腫瘤。
到了這種程度,大約只有一個月左右壽命,已經沒有很好的方法了。
活與不治已經沒有差異了。
癌癥早期大多可以治愈,到了晚期大多不能治愈,除了小部分敏感腫瘤。
所以如果是小部分比較幸運的患者,對治療很敏感,還是可以嘗試一下。
像這位50多歲的女士,胸悶喘憋一個月,查出肺腺癌晚期,廣泛轉移,密密麻麻的轉移瘤像冰雹一樣。
幸運的是她基因檢測陽性,適合靶向治療。
吃了三個月的靶向藥,再次復查,轉移瘤明顯萎縮:
現在很多靶向藥納入醫保,每個月不到2000塊錢,幸運的患者可以延長3~5年壽命。
除了靶向治療之外,還有很多姑息性方法提高晚期癌癥患者的生存期,比如射頻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等。
這類信息,腫瘤科醫生一般都會詳細解說,有條件的可以嘗試一下,不適合的也不要勉強,一切以提高病人舒適度為原則,盡量讓老人少遭罪。
這里是影像科豪大夫,歡迎關注!
更多相關建議:
我爸食道癌走的,看到這個問題,猶豫好久來分享一下經歷吧!
07年5月份,我爸聲帶撕裂,講話聲音發不出來了,前往原常州蘭陵醫院,老常州人懂耳鼻喉醫院,現在被3院合并了,做完喉鏡說這是個息肉,但我們醫院看不了,去常州第一人民醫院,或者二院,只有這兩個醫院能看,于是去了一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接待了,說要住院治療,做了個微創手術,出院那天那個主任醫師說,最好讓我們轉胸腔科再看看,我就奇怪了為什么要轉,醫師神秘兮兮跟我說,我爸得的是癌癥,你是個孩子要懂事什么什么的,我當時很生氣,你知道是癌癥為啥還給我們做微創手術,花了1萬多錢,騙錢啊!當時氣憤,武進醫院副院長是我爸戰友,就去武進醫院了,戰友看完ct片子說,我爸是食道癌晚期,已經擴散到肺部,肝部,淋巴了,最多還能活6個月,回家能吃吃,能喝喝吧!我媽那個哭啊鬧啊!院長給我們寫了封介紹信,說去上海華山醫院有個他的老師,去看看吧!去了華山醫院,老師80多歲了,看完ct片跟院長話一樣,還能活半年,于是去上海腫瘤醫院求醫,花了600多掛號,排隊兩天找到特需專家,專家說頂多半年,如果積極配合治療可以多活3個月,那我怎么辦,當時拍板治療,專家說我們常州的,在上海治療不方便,介紹我們去常州四院,還寫了介紹信,這封介紹信厲害,四院院長親自接待,原來那專家是他的老師,會診后在四院住下了,積極配合治療,果然跟專家說的一模一樣,9個月后,也就是06年3月份,爸爸癌細胞破裂導致內臟大出血痛苦死去!
這是我的經歷,我個人從那時候,特別在醫院照顧我爸9個月時間,目睹一個個癌癥病人死在醫院里,懂得,男人得了癌癥幾乎不可治愈,于是下定決心,我哪天檢查出癌癥了,該吃吃,該喝喝,痛的厲害用杜冷丁,壓不住了喝農藥自殺!
更多相關建議: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父親,那是2017年的事了,父親經常吃飯嘔吐,于是去縣醫院做了胃鏡和細胞活檢,結果檢查單出來,醫生背著父親告訴我們子女,食道癌晚期,說只有兩個月的光境了,當時我拿著化驗單,臉刷得白了,那手抖得厲害,難道眼前的父親僅僅有兩個月的時間了嗎?我有點懷疑:莫不是弄錯化驗單了吧?可是我們又領著父親到市120急救中心做了檢查后,的確父親的病是如此嚴重,當時做為子女誰又忍心置之不理呢?于是在市120中心聽大夫的話,為父親做了當時最先進的中子刀,那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呀。
后來父親出院了,剛治療后挺好的,又能吃飯了,他自己也開始心疼自己,時時想方能吃點啥就吃點啥,兩個月過去了,我們松了一口氣,結果父親又活了一年半,在這一年半里他又見到了他的另一個外甥女,可以說中子刀對他來說還是起了作用。父親到最后也覺得不后悔,而我們做兒女的覺得又延長了一年多時間,他又見到了一個小孩,我們也挺知足的,總比當初那兩月讓人無法接受好多了。
父親走了,走的坦然,雖然活了69歲,但他的一生留給子女們許多的感嘆!他勤勞、堅強又容忍,他的正直,讓我們姊妹四個很敬重他,就連認識他的人,都說他是一個好人,我們做子女的不能扭轉他的命運,但我們盡力了,就無愧于心。
也許面對老人得癌癥晚期,兒女們各有各的想法,都不忍看老人受罪,我村有一家母親本是糖尿病,結果兒女特有錢,帶母親去北京最好醫院治療,誰知反而加速了母親的病情,沒下手朮臺就去世了,其實如果不過度治療,母親反而能多活幾天,他們花了四十多萬,反而最后后悔讓母親受了好大罪,反而縮短了母親的壽命。所以面對癌癥晚期或者其它病得選對方法,選錯了,反而減少了病人的壽命。兒女們反而后悔。
更多相關建議:
其實很糾結,子女希望能讓老人多活久點,老人希望不拖累子女,這就是相互矛盾的,解不開的結。我父親因得了原生膠質瘤(俗稱腦瘤),而且是第四級,當時我的意思是想讓我父親做完手術后能活多久就活多久,也沒跟父親商量,只是說讓他好好養病,結果在做完手術第七天,因腦病發癥,最后我和家人就讓我父親睡著走,那時我就有點后悔,沒跟我父親商量了,如果不動手術,也許他還有可能多活幾個月的(起碼能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結果從進醫院到人走就才14天,父親什么也沒交代,就走了,這成為了我永遠遺憾。所以我覺的你還是跟老人商量下吧,治療如果沒有什么效果,還不如讓老人回家好好過剩下時間,多跟家人一起,多看看孩子,也許對他是最好的。
更多相關建議:
這是個令人很難決斷的問題,特別是年輕人,父母健在而又孝順父母的子女,非常不愿意討論這個問題。正像我兒子,我讓他記住我的工資卡密碼,防止我突發大病,不醒人事時,到銀行取錢遇到麻煩一樣。他不讓我說這些不吉利的話。
但是,有病不有病,有大病不有大病,得癌癥不得癌癥,還真不是自己說了算,也不是兒女說了算。
隨著人們壽命的逐漸延長,老年人得癌癥的機率會越來越多。如果老年人查出癌癥晚期,真該掂量掂量。
我作為一個有幾個兒女的老年人,有自己的觀點,(肯定和許多年輕人的觀點不一樣。)我就和老伴商定,要是我們得了明知治不好并且花費巨大的病,就堅持不讓兒女治,當然也會要求醫生不治。
就說癌癥晚期吧,治起來會花很多錢,現在不少醫院和醫生為了增加收入,(醫生的工資和獎金是和創收掛勾的,有的醫院是不給返聘的退休醫生增加退休金的,他們返聘后的另外收入是靠所開處方檢查費和藥價多少而定。)就對病人過度檢查和治療,我就見過中醫不望聞問切,而是開幾個化驗、檢查單后,再根據機器診斷結果而開處方用藥。這就讓患者花了不少冤枉錢。
令很多人小病不敢上醫院,最后發展成大病,甚至癌癥。
過度治療是很危險的,不僅花費巨大,更可怕是,小病治成大病,大病治成癌癥,掏走了患者一家的所有積蓄,再使他們的家人負債累累,最后讓患者在痛苦中西去。
我雖不懂醫學,但我能提供癌癥晚期患者過度治療會加速死亡,輕度治療或在家靜養,反而出人意料的案例。我的一位親戚就被查出胃癌晚期,醫生告知最多還有三個月時間。選擇在家保養,時不時花個二百來塊錢輸輸液,結果又活了二年多。
我的兩位同事,去治病,都是走著進去,躺著出來的。
人應該有尊嚴地活著,也應該有尊嚴地安然離開這個世界。何況人固有一死,只是早晚而已,何必讓得了癌癥晚期的老人去忍受插管和化療的痛的呢?
我可害怕兒子因為我背上沉重的債務。
請年輕人原諒我這老家伙的不恭,我只是對我自己而言,至于遇到這種情況的家庭怎么辦,那是各自的事。我真到了那步田地,也不一定當家,只是一種愿望罷了!
更多相關建議:
這種情況確實很矛盾,我們在臨床上偶爾會見到這樣的情況。
癌癥晚期,如果病人的癌癥已經廣泛轉移,預期的壽命小于半年,也就是說,這時候醫學已經沒有好的辦法了,患者活不過半年的時間了。如果是這種情況,治療的價值已經不大了,患者不想要遭罪,不想要做放療或者化療,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做為醫務人員,我是支持這樣的做法的。
但是,對于患者的家人,子女們,他們希望患者能夠盡可能長時間的存活,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希望,親屬們也希望去做奮力一搏。
還有一些親屬,也理解患者的決定,但是,輿論的壓力,有時候逼得他們不得不給患者治療,因為旁人會說風言風語,說子女沒有孝心,不照顧患者,不給患者做治療,人言是可畏的,也是很傷人的,有時候,患者家屬為了堵住別人的嘴,也會讓患者繼續治療,一直待在醫院里面,接受痛苦的放療或者化療。
實際上,患者有權決定自己是否接受治療,有選擇的權利,作為家屬,應該聽從患者的意見,如果患者想要走的時候沒有痛苦,不想要接受高強度的治療,家屬應該給予支持和理解,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因為癌癥的晚期,盲目的治療,只會增加患者的痛苦,不如讓患者有尊嚴的離開這個世界。
更多相關建議:
上午剛剛接到外甥女的電話,問我是不是省二院有同學,在得到我的確定回復后,拋出了一個異常的要求。
她大姑姐的公公是個肝癌晚期患者,六年前曾經割過一部分肝,現在又復發了,而且是家族性遺傳性的,老弟兄姊妹七個人中已經去世三個,他是第四個。
醫生說現在腫瘤長在了主動脈血管旁邊,沒有辦法做手術,只有介入治療一種辦法可以再試試,但是花費將是百萬以上級別的,那樣大姑姐家就得準備賣了房子。外甥女讓我問問同學討個準信兒,看是否有把握治好,或者概率很低就不做介入治療了,免得賠了夫人又折兵,老人的病好不了孩子們的家也毀了。
我聽了覺得很為難,這種事情主治醫生都不可能給你做保證,更何況別人呢?我建議她也別跟大姑姐說,還是讓大姑姐家的人們和醫生多探討,自己一家人商量一下吧。如果可以也征求一下老人的意見,六十多歲應該不糊涂,他也有自己選擇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