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高興能夠收到這樣的問題。
作為一個二胎家庭的爸爸,我覺得有資格來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俗話說的好,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話一點也不假。我愛人是獨生女,家中的掌上明珠。但在選擇母親,這一“職業”的時候,表現出來的那份剛強令我刮目相看。2014年第一胎,簡單介紹一下背景,當時已經超了預產期10天,孩子在里面沒有想出來來的意思,只好選擇了打催產針來進行引產,早8點打了針進了產房,一直到第二天的5點才順產生了我家老大。這接近24小時的煎熬,我覺得不是一般人能體會到的,更別說那具有最高級別的疼痛。
順產在產婦護理方面,我覺得只要聽醫護人員的建議,一般都沒問題,因為最多住3天,就可以回家了。切記,剛開始的一周千萬別吃太油膩的東西,比如。豬蹄,老母雞等等。否則會堵產乳的通道,沒奶。
二胎,是19年9月份的。38周加5天,由于孩子臍帶繞頸,造成胎心率太低,不得不進行拋婦產手術,自從被推進冰冷的手術室直到母親全部安全出來的那幾個小時里,我的內心像是踹著小兔子,上竄下跳的,自己不由自主的就會想起電視劇里各種片段。
對于婦產來說的這頭兩天,寶媽受的罪,要比順產的時候,大一萬倍!首先,只有平躺接近6個小時禁飲食。其次,只有等排氣了以后才能吃點軟的食物。我記得用止疼泵,就設定了48小時,刀口那還疼。下面還不時有惡露出來。
所以,這兩天,不僅僅要聽醫護人員的,家人的陪伴,關懷,我覺得也是第一位的!
更多相關建議:
前兩天剛剛接到一位網上認識的朋友的消息,她馬上要生了,Raven 欣喜之余,不覺嘮嘮叨叨的跟她說了很多生產注意事項,說來好笑,自從做了媽,Raven 自覺個性上也變得婆婆媽媽起來,好笑之余,忽覺有記下來的必要,在美國,準媽媽生產后要住院觀察48小時,Raven 就從這48小時說起吧。
第一件事:立即哺乳
Raven 覺得,如果是順產,產后孩子也沒有什么問題,最好在產后立即哺乳。記得護士曾經說過產后1-2小時是新生兒最清醒的時候,這個時候哺乳的效果最好,之后小寶寶24小時都會處于昏睡狀態,效果遠不如剛生下來立即哺乳。對媽媽來說也是如此,哺乳開始的越早,母親的乳汁會來得更快,更容易實現母乳喂養。而貝貝的表現確實如護士所言,剛剛生下來時小家伙的嘴巴一接觸到媽媽的奶瓶,馬上條件發射似得開始吸吮,后來貝貝除了在醫院的48小時因需要快速排除黃疸喝過兩瓶配方奶,Raven 成功的母乳喂養貝貝到兩歲半。
第二件事:產后排尿
這件事最早提醒我的是寶貝姥姥,那還是 Raven 上大學時,嫂子生小侄子,那時是寶貝姥姥在醫院陪床,產后兩小時,寶貝姥姥就催促嫂子上廁所,當時嫂子還很不耐煩,說她沒有尿意。俺娘那是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主,就一直不停的嘮叨直到俺家嫂子去廁所為止,結果一下子排出來很多。寶貝姥姥當時就一個理由:孩子出來了,肚子空了,所以膀胱漲大后沒感覺,但一定要去廁所排尿,否則會影響以后的生活。
無獨有偶,十幾年后等到 Raven 在美國生完老大寶兒,護士交代的也是:如果要上廁所,一定要叫護士,他們要測量產婦24小時內的排尿量,只有過關的新媽媽才可以出院。理論上講呢,是因為孕期激素的原因,腹部所有的肌肉都比較松弛,再加上生產時的損傷,新媽媽往往在膀胱已經很滿時都沒有尿意,而憋尿又會造成泌尿系統的進一步損傷,所以,北美的醫院規定新媽媽必須在排尿正常以后才可以出院。Raven 的一個學MBA 的朋友就因此在醫院又多住了一天,直到合格為止。
對于一時排尿不暢的新媽媽,醫院護士的一個小 Tip 就是打開衛生間的水龍頭,據說流水的聲音會刺激產婦排尿,當新媽媽遭遇排尿困難的問題時不妨試一下;Raven 的經驗是新媽媽在衛生間自己可以嘗試著輕輕按壓腹部,幫助排尿;另一個小Tip是排尿后用溫水清洗,這樣可以減輕對傷口的刺激,也更衛生,也能更好地防止產后感染。
第三件事:產后疼痛
生產對女人來說是一件大事,生產中所受的損傷自然也不可小覷。在美國,75%以上的準媽媽使用無痛分娩,據說剩下的還有一半以上是來不及上腰麻就生的。所以,在這里俺說的是腰麻過后的疼痛。Raven 記得當初生完寶兒,他大姨聽說俺用無痛很遺憾,說沒有經過生產的痛就不能算是完整的女人,俺當時脫口而出的是:不完整也無所謂,至少我有精力在產后照顧孩子!這就是俺對生產痛的認識。
Raven 認為既然醫生認可腰麻,認可止痛片不會傷害孩子,而且開的處方藥是產婦能使用的,那么就相信醫生,給自己一個良好的狀態要比產后神經兮兮的懷疑一切要好。所以,只要你確定自己對麻藥止痛片不過敏,就可以使用。Raven 在生寶兒時就畏首畏腳,生怕止痛片對孩子對自己不利,結果被疼痛折騰得寢食難安,還引發了輕微的產后憂郁,等到生貝貝時,接受教訓按時服用止痛片,結果在產后4小時就下樓陪我家兒子吃麥當勞去了,到目前為止還沒看到什么后遺癥。
還有就是傷口的處理。在美國,所有的傷口處理基本上遵循一條,新創24小時內冰敷,對減輕腫脹,止痛效果非常好,24小時后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和傷口恢復。不過在國內,不知道大家是否敢用冰塊冷敷,不是俗話說產婦不能受涼嗎?Raven 的親身體驗是:真的好冷,凍得直哆嗦,后來實在受不了,在冰塊外面又加上一層毛巾裹住,這才勉強可以接受。
第四件事:充分休息
生產是一件很耗體力的活,當然生完之后的照顧孩子更需要體力,所以,Raven 建議在產后這48小時的住院時間里,趁著有專業人士幫忙照顧寶寶,新媽媽要抓緊時間多休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幫助新媽媽迅速復原,特別是懷孕期間被膨大的子宮壓迫移位的內臟器官恢復原位,子宮也會逐漸縮到和原來一般大小;第二也是為回家后不眠不休的照顧新生兒補充體力。
千萬別學 Raven,想當初剛生完貝貝,興奮過度,一直把貝貝放在自己的病房里,晚上還把寶兒接來同住,結果一夜貝貝哭,寶兒鬧,寶貝爹媽疲憊不堪。好在第二夜 Raven 就聰明了,把貝貝放在新生兒病房,只有到喂奶的時候才接過來,這才好好的睡了一晚。后來 Raven 回家后也基本上跟貝貝同步,她休息我休息,爸爸負責帶寶兒,兩周后就基本上恢復正常作息時間,這期間還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產后六周內千萬不要提重物,按美國醫生的說法,不要拿比你的嬰兒更重的東西,主要是要防止子宮脫垂,這可是關系新媽媽一輩子健康的大事。
第五件事:盡早運動
新媽媽產后及早活動于產后恢復關系密切,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減輕便秘癥狀,還可以促進產后惡露的盡早排出,有助于恢復體力。想當初 Raven 生寶兒時,認真聽從媽媽教誨,臥床休息了一周,后來是實在躺不住了,堅持要出門活動,結果第一天出門,非常糟糕的感覺沒有體力,根本走不動,而且一動起來傷口的牽拉痛特別明顯,Raven 這才覺得醫生說的對,需要堅持適量的運動,后來就每天走一點點,2-3天后才覺得恢復正常。
等到后來生貝貝是就改聽醫生的了,前面說過,產后四小時寶貝爹媽就帶著寶兒到醫院樓下的麥當勞去吃飯,后來住院的48小時,Raven 幾乎每隔幾小時就去新生兒室看貝貝,盡管走得很慢,適可而止,但是確實覺得體力恢復的比較快,也沒有那種虛弱無力的癥狀,等到出院回家,就基本上已經可以健步如飛了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后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后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識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更多相關建議:
第一件事:產后排尿 如果要上廁所,一定要叫護士,他們要測量產婦24小時內的排尿量,只有過關的新媽媽才可以出院。理論上講呢,是因為孕期激素的原因,腹部所有的肌肉都比較松弛,再加上生產時的損傷,新媽媽往往在膀胱已經很滿時都沒有尿意,而憋尿又會造成泌尿系統的進一步損傷,所以,通產情況下,新媽媽必須在排尿正常以后才可以出院。 第二件事:充分休息 生產是一件很耗體力的活,當然生完之后的照顧孩子更需要體力,所以建議在產后這48小時的住院時間里,趁著有專業人士幫忙照顧寶寶,新媽媽要抓緊時間多休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幫助新媽媽迅速復原,特別是懷孕期間被膨大的子宮壓迫移位的內臟器官恢復原位,子宮也會逐漸縮到和原來一般大小;第二也是為回家后不眠不休的照顧新生兒補充體力。
更多相關建議:
在分娩過程中,積蓄的能力和營養物質消耗殆盡。產婦需要補充充足的營養因失血所損失的蛋白質,那除此之外,在產后48小時內還應該做哪些事情呢?
1.產后立即排尿
許多產婦在分娩后會出現小便困難的情況,憋尿只會造成泌尿系統損傷。為緩解這一情況,產后媽媽們在進行排尿時,應該要充滿信心,放松精神。不要將注意力過多的集中在小便上,若是不能排出尿液,可在下腹部用熱水袋熱敷或用溫水熏洗外陰和尿道周圍進行緩解。
2.產后要多休息
生孩子可是一項體力活,在產后48小時內,不妨趁著有專業人士幫忙照顧寶寶的份上,多抓緊時間休息。可別在生完孩子后過于興奮哦!只有保證充足的睡眠才能有助于媽媽快速復原,為了能使身體健康和早點恢復到產前的體型,至少每天保持七小時的睡眠。
3.產后立即哺乳
產后48小時內,應該立即哺乳。這樣不僅可以防止新生兒低血糖,還能促進母乳分泌呢!當寶寶在吸吮乳頭時,還可刺激母體分泌乳汁,為母乳喂養開個好頭。早喂奶能使母親減少產后出血。由此可見,媽媽們可得立即進行哺乳才行哦!
4.產后可下床走走
在產后初期,一般以調養休息為主,但是可不能認為在坐月子期間,就是吃、睡,而忽略了運動哦!在產后可適當下床走走,這樣不僅能夠促進腸胃蠕動,還能促進產后惡露的排出呢!不過還得量力而行才行。
更多相關建議:
分幾個時間段來簡單講講產后注意點吧。
產后2小時內
不管在什么醫院,產后的頭2小時都是關注的重點,因為80%的產后大出血都發生在這段時間里。那媽媽們該做些什么或者注意點什么呢?
● 盡早讓寶寶吸吮
早吸吮的好處很多,除了幫助早產奶、增進母子間感情交流,乳頭刺激還可以有效的刺激子宮收縮,子宮收縮的好了出血自然就少了。
● 不要排斥醫生或者護士頻繁的過來按壓你的肚子
按壓肚子其實是在檢查你子宮收縮的情況,子宮的體外按摩也能促進它的收縮。醫護人員按摩時動作會輕柔適度,產婦家屬也要注意產后多幫助產婦按摩,促進子宮收縮。
● 留意出血狀況
如果自覺短時間內較多液體流出或者陪同的家屬發現會陰墊上有較多的血及血塊流出,請立刻告知主管醫生或者護士。記得保留原來的墊巾或者產褥墊,方便醫生護士判斷出血量,千萬別先換成干凈的,那就不知道看什么了。
產后2小時-24小時內
這段時間絕大部分的新媽媽們都已經回到病房了,爸爸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七大姑八大姨都可以見到小寶寶了,可別光圍著寶寶忘了辛苦很久的新媽媽。這段時間內發生產后大出血的概率雖然降低了不少,但還是屬于高風險時段。
● 盡早排尿
陰道分娩的新媽媽們,請盡早排尿,少數人會出現排尿困難、甚至發生尿潴留,增大的膀胱同時也會造成子宮收縮乏力,出血增多。由于已經卸貨了,肚子空空,尿意不是很明顯,等有感覺時可能已經憋久了,增大的膀胱更不容易排尿。
所以,請根據自己的情況盡早排尿。可以聽聽流水聲,熱毛巾敷敷小肚子,如果尿意明顯卻解不出來,同樣請告知醫生護士,必要時需要插根導尿管讓膀胱休息休息。
剖宮產的媽媽第一天一般都有留置導尿管,要注意保持尿管通暢,避免牽拉及反折,在尿管拔出后4h內也要盡快排小便。
● 警惕陰道血腫
順產的媽媽產后如果有肛門墜脹感,且越來越明顯及持續存在,需要警惕陰道壁血腫的可能,有這種感覺的話也請及時通知主管醫護。
● 產后活動
產后第一次起床時,容易因體位性低血壓造成一過性的暈厥,所以最好不要單獨行動,請家里人幫忙扶一把,可先在床邊坐一會再起。如果發生暈厥,應立即通知主管醫護,勿輕易挪動產婦,待醫護人員到場后進一步處理。
而剖宮產的新媽媽,也應在家人幫助下適當多翻翻身,有助于胃腸功能的恢復以及預防下肢靜脈血栓。術后6小時后可以枕枕頭,然后慢慢的床頭可以搖高坐起,產婦可在床上進行翻身活動,術后一般留置有尿管,活動時要注意尿管不要受壓,如果需要起床,先將床搖至半臥位,床邊坐一會再起,可以減輕疼痛且不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后面幾天起床也是這樣。
● 產后飲食:易消化、清淡、少鹽
飲食上,順產新媽媽禁忌不多,吃些易消化的東西恢復體力,粥、面條這些都沒問題,注意清淡飲食,少鹽,不需要油膩膩的十全大補湯。剖宮產的新媽媽這一天會比較辛苦,經歷一場手術,麻藥的胃腸道反應可能會引起惡心嘔吐,想吐的時候頭轉向一邊,注意別誤吸。吃的話不著急,術后6小時可以飲水,可進些流食:如米湯 、面湯等,肛門排氣前勿進食產氣食物,如牛奶、甜食等,肛門排氣后可正常飲食,應從易消化的軟食開始循序漸進,少量多餐,逐漸恢復正常。
產后第2天至出院
這段時間大家會感覺慢慢的恢復正常了,照顧寶寶也逐漸開始找到感覺了。強調一點,剖宮產新媽媽們自身情況良好的情況下也要及時下床活動,這非常重要。孕產婦本身血液屬于高凝狀態,長時間保持不動容易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
曾經發生過這樣的案例,產婦手術過程及術后都挺順利的,回病房后就是躺著不肯活動,形成了血栓,靜止的時候沒有癥狀的,等出院時才下床活動,卻發生了肺栓塞,肺栓塞一旦發生,搶救成功率很低。寶媽們可以做一些預防措施來降低血栓發生的可能,那就是:術后多翻身,盡早下床活動,也可多做預防操。
下肢靜脈血栓預防操:
1.雙足主動屈伸運動:踝關節屈曲 背伸15-20次/min 持續3-5min
2.雙足主動旋轉運動:踝關節旋轉 順時針逆時針交替進行 15-20次/min 持續3-5min
3.足跟滑動:屈膝足跟滑動 雙下肢交替進行15-20次/min 持續3-5min
4.直腿抬高:兩腿伸直 交替抬腿 抬高時適當停留數秒 持續3-5min
飲食方面原則就是從湯湯水水開始,慢慢恢復至正常的飲食,少量多餐,少吃容易發生脹氣的食物。
剖宮產后注意什么?
出院后
每天自己可以觀察陰道排出物(也就是惡露)的顏色、氣味、量,注意外陰清潔。
惡露每人都會有,但是量及持續時間因人而異且差異較大,一般需要2-4周,也有持續1-2月的,一般說來有血腥味但不臭,如果有明顯的臭味,伴發熱,有可能發生產褥感染,需及時來醫院就診。
新手寶媽寶爸們,你們記住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