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吃完飯之后,就想要上廁所,這是為什么呢?
這是因為我們體內存在一個反射——胃結腸反射。
當我們進食之后,食物進入到胃里面,會將信息傳遞到我們的大腦,告訴大腦,我吃東西了,新的食物來了,胃腸道趕緊給我騰地方,把腸道里面的大便排出去。
所以,信號會傳遞到結腸,我們的大腸會開始蠕動,將結腸中的食物殘渣或者糞便,排向直腸,當直腸中的大便到達一定數量之后,會觸發排便發射,如果條件允許,我們就會去廁所排便,盆底和直腸的肌肉收縮,肛門括約肌松弛,排空腸道里面的大便。
大部分人在進食之后,結腸運動加快,但是不一定會有排便的感覺。但是,有的人胃腸道比較敏感,只要一吃東西就會想要大便,可以出現腹痛、腹脹、腹瀉的情況。不僅是進食后容易排便,在情緒緊張、激動、著涼等情況下,也可能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還有的人胃腸道不敏感,即使是吃東西之后,胃腸道也不愛蠕動,就可能會出現便秘情況。
應該如何調節?
建議大家清淡飲食,有研究顯示,進食脂肪后,更容易誘發結腸運動,少吃高脂肪性食物,同時,不要暴飲暴食,每餐只吃七成飽,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
保持好心情,不要緊張、焦慮,如果有焦慮癥,建議去相關科室接受治療,口服抗焦慮或者抑郁的藥物。
如果比較嚴重,可以口服一些解痙的藥物,抑制胃腸道蠕動,例如阿托品,山莨菪堿、匹維溴銨等等。
更多相關建議:
這其實是很多人都面對的問題,尤其是吃完早飯就要趕緊去廁所,生怕拉到褲子里,而且很多時候早上起來后就想上廁所,肛從廁所出來,甚至剛站起來就又有便意了,馬上就等坐下(蹲下)再拉。我這么一說,大家是不是覺得跟自己的情況一樣呢,起碼跟我自己的情況是一樣的,因為我有腸易激綜合征。下面我就簡單的給大家講一講這個病。
腸易激綜合征是怎么一回事,都有哪些癥狀
- 腸易激綜合征是胃腸道功能障礙性疾病,可以表現出腹痛、腹瀉便秘等,但是只是表現出一些胃腸道的癥狀,卻沒有胃腸道的結構以及病理的改變,所以說這個病比較有意思,癥狀明顯,但是檢查有沒什么異常。但是這也是胃腸道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 而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表現每個人是不一樣的,但是多數人描述是以腹瀉,排便的習慣及性狀改變為主(不一定是拉肚子,也可能只是大便不成型),也就是剛才所說的吃飯后就著急上廁所,或者是早上起來就要去廁所,而且可能連續去幾次廁所(次數多的可能要上10幾次廁所),大便特別急,有點憋不住,這種排便的異常多是在早上或中午,幾乎是不會在晚上發作的,這也是這個疾病的一個特點,如果是胃腸炎的話,是有可能因為腹瀉在睡眠中醒來,而這個病不會這樣,睡著了就是睡著了,不會影響睡眠的。
- 其次腸易激綜合征患者也是可能出現便秘的,也就是說不光是拉肚子,期間還可能出現一段時間的便秘,兩者交替進行,這也是讓患者比較難受的一件事。還有就是患者雖然即腹瀉或者便秘,但是患者常常會出現排便不暢,就算腹瀉也覺著拉不干凈是的,非常的不舒服,
- 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常常會出現腹部的疼痛不適,這常與進食食物是有關系的,比如說近期吃了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如喝酒、吃冰涼的食物或者是辛辣刺激食物,甚至是粗纖維的根莖菜或水果,腹痛常常也伴隨著腹瀉,拉完肚子后會好一點,但是也是有一定的特點,那就是晚上一般不會出現肚子痛。
由于腸易激綜合征是中醫與西醫的共同癥候群,所以說相應的分型是有中醫的成分的,以下我列舉相關的分型(參考指南內容)
一、以腹瀉腹痛為主
1、肝郁脾虛證:① 肚子痛即刻腹瀉,腹瀉后腹痛減輕;② 患者脾氣急、易發怒;③ 兩側肋間脹滿,總感覺身體疲憊乏力;④ 舌上有牙齒印;
2、脾虛濕盛證:① 患者的大便稀,拉肚子,常常肚子隱隱作痛;② 患者會在勞累或者是著涼后出現腹瀉或腹痛的發生或加重;③ 沒有精神、經常疲倦怠懈;
3 、脾腎陽虛證:肚子痛就拉肚子,大多數都是在早上發作; ②、感覺肚子涼、肚子痛,捂捂肚子(暖和點)疼痛就會減輕;③ 腰膝酸軟、食欲差,不想吃飯, 胳膊腿感覺冷;
4 、脾胃濕熱證:① 肚子隱痛,大便特別急,但是卻拉不痛快;② 大便非常臭;③ 胃脹不適,口干但是不想喝水、早起口苦、口中異味,肛門燒灼。
5 、寒熱錯雜證:① 大便不成型、或者拉肚子交替進行;② 排大便前會肚子痛,排便后腹痛減輕;③、感覺肚子脹、肚子咕咕叫;④ 口苦或口臭,怕涼,一涼就發病。
二、以便秘排便不暢為主
1、 肝郁氣滯證:① 大便排解不暢快,肚子痛或肚子脹;② 胸悶不適,總是噯氣,兩側肋間脹疼。
2、 胃腸積熱證:① 患者排便非常困難,可能好幾天才排大便一次;②、大便像羊糞蛋是的,還有點粘液;小腹脹或疼;③ 口干、口臭、頭暈、頭脹;、形體消瘦。
3、 陰虛腸燥證: ① 大便干硬、滿意排解;② 小腹疼脹;③ 口干舌燥、唾液少;
4 、脾腎陽虛證:大便時干時不干,但是就是解大便困難;② 肚子涼肚子痛,暖肚子就好點; ③ 尿液清、尿多,四肢涼,臉色白。
.5 、肺脾氣虛證:大便雖然不干,雖然也有便意,但是就是排便不痛快;② 大便前會肚子疼;③ 神疲氣怯,懶得說話,便后乏力。
腸易激綜合征的治療
關于腸易激綜合征的治療,我推薦應用中醫中藥治療;這方面的疾病還是中醫比較靠譜,但是要根據癥候來用藥;西醫的特點是對癥治療,腹瀉就止瀉;便秘就是通便治療。
更多相關建議:
吃完飯就想上廁所,這是很多人都可能會面臨的一種情況,是不是胃腸道出現了問題應該怎么調節,需要從以下原因分析。以上疾病都可以誘發,至于怎么調整,
●首先從飲食生活方式上調整進食的速度不要過快,注意禁食的食物種類不要過多,特別是少吃一些油膩肥油的食物,這些就會出現吃完飯以后就可以上廁所的癥狀。
●進食的食物不要太油膩,避免吃辛辣刺激,生冷硬不好消化的食物,在這些刺激因素下就可以刺激腸道異常的分泌,誘發排便。
●注意保暖,不要著涼傷風著涼,腸道消化吸收不好的時候也會出現這些癥狀,另外進食的速度放慢,減少這些氣體進入腹部,減少這種腹脹的癥狀。
●藥物治療可以用點促進胃腸蠕動消化的藥物,比如說莫沙必利這些都可以改善胃腸道的癥狀,必要的時候可以用點乳酸菌的藥物調整一下腸道的細菌,菌群失調紊亂的時候就會出現這種癥狀。
更多相關建議:
1.本身就患有胃腸道疾病,像功能性胃病和腸易激綜合征等,都會有飯后立即上廁所的這一種臨床表現。2.吃飯時,暴飲暴食,過量進食,也會導致胃腸道的消化負擔驟增,從而出現腹瀉,惡心等癥狀。3.食物不潔因素:當進食的食物受到病菌的污染,或者由于長期的存放導致有細菌的滋生時,如果我們進食這些食物,就會導致胃腸道的感染,從而導致腹瀉的情況發生。4.直腸疾病:如直腸息肉,直腸炎等,都會有飯后便意的癥狀出現,這主要是因為直腸炎癥,息肉刺激直腸導致患者有便意的產生,而除了這一整張之外,患者還會有其他直腸刺激征的出現,如立即后感,排便不盡感等。在飲食方面,我們在選擇食物時一定要注意食物的新鮮,不要選擇腐壞,不新鮮的食物,吃水果時應該徹底的去清洗食物,不要因為食物表面殘留的細菌,導致胃腸炎的發生。
我是專注科普健康知識的小克,期待您的點贊和評論,關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1、控制飲食規律,定時定量,不要暴飲暴食。
2、少吃生冷食物
3、不要空腹吃酸性食品,少抽煙喝酒,少吃燒烤和腌制食品。
4、注意生活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