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幼兒黃疸怎么消除?
一,新生兒黃疸指數
1,新生兒黃疸指數正常值:小兒黃疸指數(血清膽紅素值)一般不超過15mg/dL就屬正常范圍。
2,新生兒黃疸包括「生理性黃疸」及「病理性黃疸」。
3,通常新生兒在出生兩天后,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膚有點黃,在3~5天到達高峰,7~10天多半就會消失,這時黃疸指數(血清膽紅素值)一般不超過15mg/dL就屬正常范圍。除了皮膚、眼白泛黃外,無其他癥狀,通常不需治療就會消退。
二,新生幼兒黃疸怎么消除?
根據我在臨床上的經驗,最簡單的方法是,
1,內服
取茵陳10克,加大棗3枚,浸泡半小時后水煎好,一次一調羹,一日數次,喝完了再換新的煎煮,連服一周黃疸即可褪去!
2,外洗法
取茵陳10克,艾葉10克,忍冬藤30克,梔子10克,加水浸泡半小時,燒開,待水溫降至30度左右,給寶寶擦洗全身,注意保暖,一日一至二次,連用一周!
以上是我給大家簡要介紹,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最快的方法,根本不需要去照藍光,供大家參考試用,不當之處,敬請大家斧正!感謝大家的關注,了解更多的醫學科普知識,或中醫養生知識,請點擊關注我的→【慶好中醫】,謝謝!
更多相關建議:
首先要確診新生兒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黃疸(屬中醫胎黃、胎疸范疇)。①生理性:一般無需特殊治療,可在短時間內自行消退。
②病理性:造成病理性黃疸原因很多,也較復雜,在治療上可采用中西結合…;中醫施治大致分為:濕熱型、寒濕型、風濕型、瘀血型等;因此需要辨證論治,方能對癥用藥,治療方法多采用內服、外洗、中藥制劑注射等方法,通過辨證如有必要可母子同治,這樣更有效治療還可正常哺乳…。謝邀!
更多相關建議:
千萬不要給孩子吃茵梔黃口服液??那個是讓寶寶拉肚子的??我家寶寶月子里黃疸醫生給開的那藥,一天拉好多次,?孩子肚子不舒服哭的厲害,?換紙尿褲一碰就大哭,脾氣大可難管了,而且吃的都拉了根本不長肉,瘦的可憐。?我是怎么知道拉肚子的,醫生讓我也吃,?我拉的都難受,何況寶寶!后來再也沒敢給吃了,每天就是多喂奶曬太陽,?多吃多排就可以?不用擔心。附上月子里我家寶寶瘦弱的照片以及現在。??
更多相關建議:
新生兒黃疸,其中60~80%是生理性黃疸,所以寶寶有黃疸非常普遍。十兒九黃,說的就是這。
新生兒黃疸的發作原因:
寶寶肝臟器官發育不成熟:膽紅素需要肝臟細胞的代謝,新生兒剛出生肝臟器官發育不完善或者不成熟,這樣肝臟代謝功能下降了,導致膽紅素升高,寶寶就出現黃疸。所以,早產兒發生黃疸的概率就比足月兒要高很多。
寶寶在子宮里面是低氧環境,胎兒并不通過呼吸來攝入氧分,只通過胎盤循環獲得血液中的氧氣。但寶寶出生后氧含量增加了,身體里面的紅細胞被大量破壞,進入血液當中的使得膽紅素升高了,也就造成黃疸出現。
如何有效地降低寶寶黃疸呢?
1,寶寶出生后,臍帶結扎30分鐘就要及時哺乳。讓寶寶多吃母乳,多排瀉,這是最好的途徑。母乳含有大量的抗體比如白細胞和脂肪球,這樣抗體能幫助寶寶抵抗感染。
2,概據現代循證醫學的說法,即使寶寶是母乳性黃疸,只要指數在15以下,仍然可以母乳喂養。只要寶寶多吃多拉,才能將多余的膽紅素排出來。
3,寶寶生理性黃疸,一般在產后2天出現,第4~5天達到高峰,隨后在第7~10天左右消退。生理性黃疸寶寶,只要每天奶量充足,不需要特別護理。
4,異常增高的黃疸,也就是黃染到達寶寶胸部以下,甚至寶寶四肢都有黃染癥狀,這是病理性黃疸。這是需要對寶寶行藍光照射治療的,目前來說,這是比較安全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方法。
5,用茵梔黃給寶寶退黃疸,這個對寶寶的副作用太大了。其作用方式就是讓寶寶拉肚子,因為這種藥太過寒涼,對新生兒寶寶來說,本身腸胃系統功能發育又不成熟,這是不推薦的哈!
更多相關建議:
你好,我來回答一下關于新生兒有黃疸的問題,因為我的兒子出生后也是黃疸超標很多,經歷過這事,有一定的發言權,我兒子當時整個身子都黃黃的,吃了些降黃疸的藥也沒什么效果,去醫院醫生建議烤藍光,一個禮拜就要四五千費用,跟家人商量后也沒去烤藍光,又去了當地的一個產婦嬰兒保健機構看,他們也是推薦了一些很貴的藥品,感覺不太可靠,后來聽一位醫生說讓孩子多嗮太陽也可以消除,我們刻不容緩立即去老家的院子里給孩子脫光,用黑布把眼睛蒙上,防止太陽光傷害眼睛,就開始嗮太陽,我們用的方法是:正面嗮大約2分鐘左右就翻過來嗮背面,兩三分鐘換一次,要把腋窩暴露出來讓陽光嗮,注意嗮太陽不能隔著玻璃嗮,要在露天地讓陽光直接嗮到皮膚上,我們也忘記當時嗮了多久,反正嗮一陣子就到屋里休息一下,再出去繼續嗮,第二天去醫院檢查,黃疸指標降下去三分之一,把我們高興的,緊接著每天都嗮,嗮了沒幾天就恢復正常了,一分錢沒花,這種方法真是太實用了,希望能幫助到同類型的孩子,愿所有的孩子都健康成長。
更多相關建議:
新生兒黃疸是常見的新生兒臨床疾病,是由新生兒體內膽紅素代謝異常導致新生兒血液中膽紅素的含量升高引起的。病征表現為新生兒的皮膚、黏膜以及眼球泛黃。
目前對新生兒黃疸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藍光照射法,是將寶寶放置在光療箱內,用眼罩將寶寶的眼睛罩起來以保護寶寶的雙眼,然后給寶寶連續或間續的光照治療以達到降低寶寶膽紅素含量的目的,這也是目前最長采用的治療方法;
2、換血療法,對黃疸的新生兒采用換血治療可以有效地降低寶寶血清內膽紅素的含量,同時改善貧血的狀況,但是換血治療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同時會產生不良反應,一般在光照治療失敗后考慮換血治療;
3、藥物治療,對寶寶使用藥物,抑制寶寶體內膽紅素的產生的同時加快體內膽紅素的代謝,使膽紅素的含量恢復到正常水平。
PS:很多孕婦都被老一輩人建議在孕后期吃鵝蛋,因為老一輩人堅信孕婦吃鵝蛋可以預防新生兒黃疸。但是,目前來講,關于鵝蛋可以預防新生兒黃疸的說法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并且,孕婦如果攝入過多的蛋白質還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可能會引起痛風。
更多相關建議:
這得聽醫生的,因為大多數的生理性黃疸是不需要治療的,但如果寶寶是病理性黃疸就需要趕緊入院治療了。
新生兒為什么會黃疸
新生兒黃疸一般情況下會發生在出生后的一周之內,這是因為,寶寶剛出生體內并不需要太多的紅血球,這些紅血球會被破壞的代謝產物就是膽紅素,如果說體內的膽紅素濃度太高就會患上“高膽紅素癥”,就會引起黃疸。
不過,大部分的寶寶會在2周之后慢慢消退,這就是正常的生理性黃疸,是不需要特殊治療的。但如果治病理性的黃疸就需要介入治療的(這里以醫生的遺囑為準),治療起來通常有兩種辦法,一種是相對安全的光照治療,就是我們大家說的照紫外線,紫外光能把膽紅素轉變成一種更容易通過寶寶的尿液排出體外的東西。不過在照燈時要注意做好寶寶的安全保護比如說遮住寶寶的雙眼,以免損傷視網膜;還有一種比較復雜也是針對于癥狀比較嚴重的寶寶就是換血治療,萬不得已時才會選取這樣的辦法。
這些退黃疸偏方很不靠譜!別信!
曬太陽:照藍光就是照紫外線光,有的家長就自作聰明的以為曬太陽就行了,多經濟實惠呀,雖然太陽是含有紫外線,但是對皮膚不好啊。曬傷了怎么辦?
喂糖水:美國兒科醫學會也明確反對給黃疸嬰兒喂水、糖水或者任何非奶類液體,因為這會加重黃疸。消化道充滿葡萄糖的嬰兒會沒有胃口吃奶,吃奶次數和量都會降低,從而影響膽紅素的排泄,導致疾病加重。
更多相關建議: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新生兒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neonatal jaundice),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于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征的病癥,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臨床問題。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黃疸是指單純因膽紅素代謝特點引起的暫時性黃疸,在出生后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癥狀。若生后24小時即出現黃疸,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超過5mg/dl或每小時>0.5mg/dl;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復出現或生后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
我本身是剖腹產,住了5天院可回家了,回家那天有醫生來測黃疸,說是9點2,醫生說回來勤觀察,過幾天再去社區醫院測測,不是很高就不用管,在家讓孩子多吃多拉多排,一般沒事。同病房的另一家寶寶,是順產生的,她住了3天,跟我們一天出院,醫生給她測的9點7,醫生說她的高點,讓她回家吃點藥,醫生推薦了幾個藥,讓她家人去藥房買。
回到家,在月子里,孩子臉色稍微黃點,不過我們也沒去社區醫院測黃疸。聽我姐說她家姑娘早產,當時黃疸比較嚴重,眼睛都是發黃的,去各個醫院看,折騰了一個月才下去,一般的都沒事,自己會下去的。過了一個月該打預防針的時候,人家給測了測黃疸5點多,醫生說黃疸高的預防針是不能打的,我們這個不算很高,當時就給打了預防針。
孩子有黃疸一般都沒事,只要孩子拉屎,尿尿都正常,胃口也好,過段時間自己就下去了。吃治療黃疸的藥,主要功效是讓孩子排泄,據說吃了孩子肚子會咕嚕咕嚕,本人感覺是藥三分毒,孩子還小就吃相當于瀉藥的藥,對他各方面都不會很好,所以能順其自然就順其自然,實在太嚴重的還是去醫院讓醫生看看,這樣保險。對于黃疸不能太當回事,也不能不當回事,勤觀察,多留心。
更多相關建議:
在處理新生兒黃疸的問題上,新手爸媽往往都沒有什么經驗,以下回答可能會對你們有一些幫助:
1.寶寶出現一下情況需要及時就診:
(1)寶寶吃奶胃口急劇下降
(2)皮膚及眼白發黃急劇惡化
(3)寶寶活動明顯減少,有脫水情況
2.出院時正常,回家數天出現黃疸
這個是一般生理性黃疸,在寶寶出生后的3-5天,體內膽紅素才會上升至最高峰,如果發現寶寶有黃疸,今早到醫院就診或者咨詢兒科醫生。
3.給寶寶
喝葡萄糖、曬太陽并不能降低黃疸。同時,曬太陽還會有可能灼傷寶寶的眼睛,葡萄糖作為單糖,在腸道中吸收很快,能夠直接進入血液,干擾糖的代謝,會影響寶寶的味覺。
如果黃疸屬于病理性黃疸,那么寶媽一定要帶寶寶去醫院照藍光,如果是生理性黃疸,媽媽不需要去特別關注。如果不放心可以取一個蛋清涂抹在寶寶的尾巴骨那里,然后稍用力打圈按摩,每次兩三分鐘,弄完后會出現黑黑的、硬硬的,然后用毛巾擦干,兩三天重復一次。
更多相關建議:
我是兒科醫生魚小南,很高興能回答你的提問。
有句話叫“10個寶寶9個黃”,啥意思呢?
人體血中的紅細胞老化后,會經過代謝產生一些廢物,其中一種叫“膽紅素”的廢物如果沒法被排出身體,寶寶的皮膚、眼白都會泛黃,這就是黃疸。
相對來說,新生兒黃疸的概率比較大,70-80%的寶寶在頭一個月里都會有黃疸,高峰期是出生后的4-5天。
如果是生理性黃疸那還好,一般2周左右就會消退,寶寶的皮膚就會恢復正常,這樣最好。我們和爸媽都能放心,怕就怕是病理性黃疸,膽紅素一旦進入腦細胞,去了它不該去的地方,干擾到腦細胞就麻煩了。
如果寶寶出生后,媽媽能在半小時后就喂奶,24小時內盡量多喂幾次,越早開奶就越能降低黃疸發生的概率。
還要讓寶寶多吃多拉,通過糞便盡可能地把膽紅素排出體外。
如果寶寶檢查是輕度黃疸,爸媽也要引起重視,不要覺得輕度輕度肯定沒事,最好遵醫囑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