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人從事結核病預防控制工作,對這個問題有一定的認識,供你參考。
這個問題問的太寬泛,只能從大的方面來解答。
首先結核病是一種傳染病。一般會經歷感染和發病兩個進程。
既然肺結核是傳染病,它就離不開傳染病的感染和發病的兩個因素,一個是細菌毒力的強度,另一個是個人身體免疫情況。當一個人身體的免疫水平足夠高的時候,可以對抗較強毒力的細菌。
那現在就很清楚了,疾病的發生肯定是由于免疫水平比較低,才會發病的。
那好,這就涉及到了另外一個層面的東西,也就是到底是什么時候感染的?
其實說實在話,結核感染到發病的時間跨度非常長,根據WHO和我國的研究表明,人在感染結核以后,終其一生大概有25%的概率會發病。也就是說一般人來講,他的免疫力是足夠抵抗結核桿菌毒力的。
那究竟是誰傳染給他的呢?這個就更加說不清楚,道不明白了。
因為人的社會圈子交往非常廣泛,社會感染的可能性最大,但是你說明確是哪一個人傳染給他,是沒辦法去證實的,也就是說現在來講:傳染源是沒辦法去準確溯源的。
點擊文章右上方“關注”,獲得更多結核病、職業病的內容!
更多相關建議:
肺結核是由于結核桿菌感染后導致的一種慢性肺部疾病
在古代被稱為“肺癆”,這種病在古代,大多束手無策,因此民間誕生了很多偏方,比如在魯迅的小說中提到的“吃人血饅頭治肺癆”。這個病曾經是中國的第一大殺手。《紅樓夢》中的林妹妹據分析就是患的肺結核
結核桿菌可以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和黏膜破損處進入人體的體內,傳染性很強。在體內繁殖生長,引起機體免疫反應,導致疾病發生。結核桿菌最常見的入侵方式是通過飛沫進入人的呼吸道,定制在人體的肺部,形成肺結核。病人表現為持續性的午后低熱,咳嗽,咳痰,盜汗,身體虛弱,嚴重者有咯血癥狀。
這是被結核桿菌破壞后的肺臟,可見千瘡百孔
另外,肺結核還可以進入血液,播散到前身各處,形成腰椎結核,腎結核。
腰椎結核俗稱“龜背炎”,初期表現為疼痛,如果不及時治療,甚至會發展為駝背畸形
腰椎結核患者,結核向內破壞骨質,向外破壞皮膚,形成竇道。
結核一旦感染,治療非常麻煩,比如治療肺結核,需要正規服用抗結核藥物一年到一年半時間,非常痛苦,耽誤時間,身體遭罪。
所以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
怎么樣預防結核呢
1、注射疫苗——卡介苗,這是預防結核的最好首段
2、結核菌喜歡身體不好的人。因此要加強體育鍛煉,加強營養補充,不要熬夜。否則一旦免疫力不佳,這些疾病就可以趁虛而入
3、盡量少去人多而又通風不良的地方。
如果不幸患上了結核病,請及時治專科醫院就診,不要隨地吐痰,以免傳染他人
更多相關建議:
和處于高傳染期的結核病人密切接觸、處于同一個密閉空間。病菌是通過患者和健康的人之間的空氣進行傳播。當患者咳嗽排出的結核菌長時間在空氣中漂浮,在室內通風不暢的環境下帶菌飛沫很容易被人體吸入從而引起感染。本人免疫力低下,熬夜,營養攝入不足加上長期生活不規律導致人體免疫力變弱,當人體免疫功能低下易被各種病菌侵襲,其中也包括結核桿菌。個人衛生習慣不好,隨地吐痰、吃東西前不洗手等長期這樣不良的個人衛生習慣更容易使我們機體受到病菌感染,從而加劇患肺結核的危險性。結核病該如何預防?(1)遠離感染源(2)增強免疫力兒童要接種卡介苗,卡介苗(BCC)是用人工方法,使未受結核菌感染的兒童產生一次輕微的、沒有臨床發病危險的原發感染,從而產生一定的特異免疫力。接種卡介苗對于預防及控制兒童結核病,特別是結核性腦膜炎和粟粒性肺結核起到重要作用。(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自覺沒有癥狀之后就自行停藥,可能會導致復發病灶擴大。如果復發,結核菌很容易產生耐藥性,二次治療的難度更大,療效也不如第一次。結核患者應該遵循以下建議:十字原則: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結核病一定要專科專治,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用藥。結核病的治療方式包括化學治療、外科治療、免疫治療、局部治療及中醫中藥治療。早期活動性病變中的結核菌,如果能及時用藥,則易被藥物殺滅達到徹底治愈。治療期間,患者一定要遵循醫囑,堅持長期規律服藥,不缺頓不缺量,可防止治療失敗、反復或復發。溫馨提示:預防疾病首先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很重要,小預防,大作用!
以上內容由“問上醫”整理自美國家庭醫生智庫,想了解更多權威、有趣的健康知識,歡迎關注我們!
更多相關建議:
感謝邀請肺結核是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的,主要傳染性疾病,也是全球關注的衛生問題,也是我國最重要的控制疾病之一,但是肺結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怎么形成的?
結核病在許多國家或者地區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人免疫缺陷性病毒就是hrv感染的流行,多重性結核分歧桿菌感染的增多,以及貧困人口增加和移民等客觀因素,另一方面是由于缺乏對結核病進行回升的警惕性和結核病控制,復雜性的深刻認識,也是結核問題的主要原因。
典型的結核分歧桿菌是細長,稍彎曲兩段圓形的桿菌痰,一般都痰液的標準中有結核桿菌出現,分為TVY字形可以有絲狀形,球形,棒狀體等各種形態和結構。人體結合并普遍流行的國家和地區,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就容易感染結核感覺,首先吸入含有結核,分歧桿菌的威力,以后是否感染取決于結合分析感覺的獨立和肺泡內巨噬細胞吞噬細菌的能力,如果結合分解感覺能夠存活下去,并在肺內生長繁殖,這部分肺組織就會出現炎性病變,稱為原發性病灶,如果原發性泌尿的肺結核沿著肺內淋巴管打到肺門淋巴結,引起淋巴結腫大,原發病灶和腫大的淋巴管,支氣管,淋巴結核形成原發性綜合征,研發繼續擴大可以經過血液傳播臨近組織發生結核病結核病的發展過程一般。主要是由于原發病灶炎癥迅速吸收和留下少量的鈣化灶,腫大的淋巴結逐漸縮小,纖維化或者鈣化,播散到全身各器官的結核分歧桿菌大部分被消滅,這就是原發感染最常見的良性過程,但還有少量的結核分歧桿菌沒有被消滅,長期處于休眠期就會形成繼發性結合的潛在源來源。
繼發性肺結核的發病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原發性肺結核感染是遺留的潛在病灶,這種是內源性復發,約10%的幾何冠軍感染,在一生中某一時期可以發生繼發性肺結核,但另一種方式是由于受到結核分歧桿菌再感染而發病,稱為外源性的感染,繼發性肺結核容易出現空洞排擠有傳染性,所以說繼發性肺結核具有更重要的臨床及流行病學意義,也是防治的重點。
另外繼發性肺結核一般愈后比較良好,另一種是發病比較快,幾周前可能肺組織還是正常的,發現的時候就會出現廣泛的病變,空路和播散,談圖片檢查陽性這類病人都發生在青春期女性營養不良,抵抗力比較弱的群體以及免疫力功能受損的患者中。
肺結核的一般癥狀在合理化療化會迅速的減輕或者癥狀消失,無需特殊治療,如果出現卡血的話,這是最常見的癥狀,也需要特殊的給予鎮靜,止血患側臥位預防,防止這種卡血引起的窒息,防止結核擴散。主要應用于受結核分歧桿菌易感的人群,包括hIv感染病人人圖陽性肺結核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吸肺糖尿病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吸毒營養不良,或者是這種病人就容易進展。
更多相關建議:
每年3月24日是世界結核病日,也叫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天就來談一談肺結核的歷史。1882年德國微生物學家羅伯特·科霍發表了他對結核病病原菌的發現,解開了結核病的疑團,為困擾人類數千年的結核病提出了真正的治療辦法。實際上,結核的歷史有七萬多年,也就是說從史前人類就有了這種致病菌。科學家從非洲的史前人類化石中,追蹤到了分枝桿菌(結核菌屬于分枝桿菌)的蹤跡。曾有考古學家在研究出土的古埃及木乃伊時,發現這些生活在公元前數千年的古人就患有結核病。我國古代稱這種疾病為“肺癆”,在歐洲也被稱為“白色瘟疫”。在古代對這些致病菌一無所知的年代,一旦染上肺癆,基本上沒有任何康復的機會。
肺結核是由于感染了結核桿菌后出現的一種肺部傳染性疾病,結核桿菌屬于分支桿菌屬,結核分枝桿菌具有多形性、抗酸性、生長緩慢、抵抗力強、菌體結構復雜等特點,通過飛沫傳播進入呼吸系統。進入人體的結核桿菌可在人體內繁殖,結核桿菌的繁殖周期約為14~24h,一條結核桿菌在體內繁殖一周可達128條菌,繁殖20天將超過一百萬條菌,體內的大量結核桿菌將使人體患病,引起機體的免疫與變態反應。結核菌可侵及許多臟器,人體除頭發與牙齒外均可發病,但90%均發生于肺部。除了肺結核,相對常見的還有骨結核、腸結核、尿路結核、子宮結核、結核性腦膜炎等等。
結核桿菌是通過呼吸道傳播的,只要吸入了帶菌者的痰液飛沫就有可能被傳染。那么,是不是所有被感染結核桿菌的人都會出現肺結核呢?不是的,經常在門診上看就診者胸片或者胸部CT發現肺部有條索影或者鈣化灶,考慮陳舊性肺結核。這些人會很奇怪的問,我從沒得過結核,怎么會有鈣化灶?這是因為感染結核桿菌的時候,機體免疫功能比較強大,肺泡巨噬細胞吞噬結核菌,將體內的結核菌殺滅,從而沒有出現發病的情況。實際上隱性感染結核桿菌的人非常的多,所以并不是傳染了結核菌就會得肺結核。
是否會得肺結核是由三個因素決定的,其一,感染結核菌的數量,數量越多,患結核的幾率越大;其二,結核菌的帶毒能力,如果結核菌毒力很強,那么患病幾率也增大;其三,機體自身的免疫狀態,免疫功能低下者,被傳染后出現肺結核疾病的可能性很大,通常見于未接種卡介苗的兒童、年老體弱、營養不良的人,以及有糖尿病、肺心病、惡性腫瘤等疾病的人群。此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糖皮質激素的病人及HIV攜帶者也是肺結核的易感人群。
更多相關建議:
答案是:肺結核不是還有,而是還有很多。《2017年全球結核病報告》顯示:肺結核是全球頭號傳染病殺手,是全球第九大致死疾病,我國還有500多萬名活動性結核病患者。通過飛沫的呼吸道傳播。舉個例子就是假如我有肺結核,然后在你面前和你面對面然后打了一下噴嚏或者咳嗽,結核分枝桿菌就可能通過飛沫被你吸進體內,然后你可能就被感染了。氣管插管、支氣管鏡檢查、痰液誘導、胸部物理治療、使用霧化藥物、結核性膿腫的灌洗、對未經治療的TB患者的尸體進行尸檢,都有可能發生傳播風險。最主要的高發人群是HIV病毒感染者,其他的高發人群還包括兒童老人等免疫力低下者、長期服用皮質激素的患者、慢性肺部疾病等。正規服藥,絕大多數肺結核均能得到治愈,大家不用恐慌。但是,耐藥性結核在我國越來越多,還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關注“藥物咨詢師軍”,更多健康問答輕松看!
若有其他問題或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更多相關建議:
肺結核是感染了結核分枝桿菌導致的肺部疾患,肺結核是具有傳染性的,肺結核分為原發性肺結核和繼發性肺結核。原發性肺結核是初次感染了結核分枝桿菌導致的,繼發性肺結核是有肺結核病史,再次感染導致的。
一般來說免疫力低下的病人較容易患肺結核,在感染性疾病科,肺結核是比較常見的疾病,這些病人大部分有患矽肺或者糖尿病的病史,這些病人的免疫力下降,容易被結核分枝桿菌感染。
所以為了預防結核分枝桿菌的感染,就要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在平時的生活中勤洗手、保持衛生。在感染科工作的醫生,每天都在接觸肺結核、艾滋病等傳染性的疾病,所以他們每天都存在著被感染的風險,每個醫生在接觸病人前要帶好口罩,接觸病人后要消毒洗手處理,預防被感染。那么在生活中肯定不能做到每天都帶口罩,我們每天接觸的人群中肯定會有各種各樣的疾病,就會不可避免的存在著被感染的風險,目前來說還沒有很好的辦法來避免被感染的風險。有些感染性疾病如肝炎可以通過注射疫苗來避免感染。但是肺結核目前還沒有研發出可以注射的疫苗,所以生活中盡量的避免與肺結核患者的接觸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患有肺結核后,就要規律的抗澇治療,一般規律的抗澇治療后,細菌是可以被殺滅。但是肺結核容易復發,初發的肺結核患者被治愈后,再次感染了環境中的結核分枝桿菌,或者體內的結核分枝桿菌再次活動,就會導致肺結核的復發。
本期答主:韓文莉,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主要是通過結核病人的痰液傳播的。
肺結核曾經是一種離我們漸行漸遠的傳染病,但近年來由于新的感染菌株的出現,發病率有著上升的趨勢。據2000年的一次調研發現,我國每年死于肺結核病的人數還高達13萬人。
曾經與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過的人,是罹患肺結核的重點人群。連續咳嗽2周以上,并伴有胸痛、胸悶、發熱、體重下降、咳血等癥狀,經過抗生素治療無效者,就需要高度懷疑是否患有肺結核病,需要進一步的檢查確診。
預防肺結核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接種卡介苗;對于曾經與肺結核患者接觸過的人,服用異煙肼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但這需要醫生的評估之后再服用。當發現身邊有肺結核疑似病人的時候,應該立刻向當地防疫部門匯報。
藥物治療,是目前治療和預防肺結核的最主要手段。患者越早接受正規的治療,治愈的可能性越大。目前治療肺結核的藥物有: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以及乙胺丁醇等,具體的用藥方案和治療療程,需要醫生評估患者的病情后,采取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肺結核患者平時應該保證休息,患病期間要以臥床休息為主,疾病的恢復期可以增加戶外活動。加強營養對肺結核病人非常重要,要保證每天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也就是要多吃肉、蛋、奶和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等。
更多相關建議:
全世界范圍內的結核病狀況
長期以來,結核病一直是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據信,全世界總人口中約有 1/3 感染結核。大多數感染者為隱匿性(潛伏性)感染。他們中僅有大約 5-10% 進展為活動性結核病。全世界在任何一個時候的活動性結核病例約達 1100 萬。
在全世界范圍內,結核病是感染性疾病中的第二大死因,僅次于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在這兩種感染高發的地區,感染 HIV 或罹患艾滋病可大大增加結核病的患病風險以及死亡風險。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經由空氣傳播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
病原體是結核分枝桿菌,其他還有牛型結核桿菌、非洲結核桿菌和田鼠分枝桿菌等,也可引起類似感染。
分枝桿菌僅生存在人體內。動物、昆蟲、土壤或其他非生命物質一般都不能傳播結核菌。結核菌的唯一感染方式是通過呼吸被活動性感染者污染的空氣。身體的接觸一般不會導致感染,因為結核分枝桿菌幾乎只通過空氣傳播。
活動性結核患者咳嗽、噴嚏甚至說話時均可排菌污染空氣。這些細菌可在空氣中存活數小時。其他人在吸入它們后可能會發生感染。所以,接觸過活動性結核病患者的人(比如患者的家人或治療者)具有更高的感染風險。但是,一旦患者開始接受有效的治療后,其傳染性即會迅速下降。潛伏感染人群及或是非肺部的活動性結核都不會導致結核傳播。
結核病的發病過程
除年幼兒童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外,很少有人會在結核菌進入體內后立即發病(這一階段稱作初次感染)。大多數情況下,進入肺內的結核菌會被機體的防御系統殺滅。未被殺滅的結核菌會被巨噬細胞(一種白細胞)吞噬掉。這些被吞噬的結核菌可在巨噬細胞內以休眠狀態存活很多年(這一階段稱作潛伏感染)。其中 90%-95% 的病例中,結核菌不會引起進一步的問題,但在大約 5%-10% 的感染者中,結核菌最終會開始繁殖并引發活動性疾病。在這一階段,感染者會真的發病并具有傳染性。
更多相關建議:
結核病是一種常見的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累及全身多個器官,但以肺結核最為常見。結核桿菌具有多形性、抗酸性、生長緩慢、抵抗力強、菌體結構復雜等特點,通過飛沫傳播進入呼吸系統,引起肺部感染,肺結核的發生與感染菌量多少及機體免疫力有一定關系,感染的菌量越大、機體免疫力越差越容易發病。
肺結核的主要分型有:原發型肺結核、血行播散型肺結核、繼發性肺結核。
一、原發性肺結核的發病原因:
當人體抵抗力降低時,經呼吸道初次侵入人體的結核菌,常在肺部或者腸壁形成原發灶,絕大多數發生在肺部,在肺部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形成滲出性炎性病灶,稱為原發性病灶。
二、血型播散型肺結核的發病原因:
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大量結核桿菌一次或在極短時間內多次侵入血循環而引起,此時,由于機體變態反應增高,可致血管通透性增強,結核菌可通過血管壁侵入肺間質,進而侵及肺實質形成粟粒大小的結節。
三、繼發型肺結核的發病原因:
繼發性肺結核是指原發感染過程中肺內遺留下的潛在性病灶重新復燃或結核桿菌再次感染所引起的肺結核,多見于成人,所以又稱成人型肺結核病。
除此之外,肺結核的發生還與以下因素有關。
一、年齡
20歲以下的人們患肺結核的概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而且增長迅速。而后平緩增長至70歲,隨后逐漸的下降。
二、性別
20歲之前,女性的患病率會高于男性,20歲后,男性發病率會高于女性。不過,產后女性容易發生結核,特別是血源性結核,容易被產褥熱癥狀混淆。
三、職業
從事粉塵業的人員矽肺多發,更容易患肺結核。
四、藥物引發結核病
皮質激素類及免疫抑制劑經常會引發隱性的結核,哮喘患者長時間服用激素藥物、臟器移植患者長時間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還有惡性腫瘤患者手術和化療等都可能會肺結核。
五、體弱多病者易患結核病
人們在環境惡劣,衛生條件差的情況下,會因為休息不好、精神緊張、壓力太大等原因,更容易患肺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