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謝邀請。可以肯定地說,糖尿病患者用紅薯代替米飯對于血糖的控制無益!為什么?道理很簡單,看看紅薯的組成就明白了。
首先,不可否認,紅薯中含有許多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成分如蛋白質、各種礦物質、類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族等,尤其是含有的膳食纖維都是糖尿病患者不可或缺的營養!這一點是米飯不具備的優勢。但是,用紅薯做主食用于糖尿病的患者仍然是不適合的,關鍵的原因就是紅薯之中太多的淀粉含量,而淀粉可以非常容易的轉變為葡萄糖為人體吸收,導致血糖的升高,對血糖控制不利。
曾經有人做過一個實驗,記住這是健康人,在進食紅薯之前用動態血糖儀測血糖為4.8mmol/L,進食紅薯后1小時再測血糖,竟然達到10.2mmol/L上升如此之多,令人詫異。健康人如此,糖尿病患者相信上升更多。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贊成吃紅薯。
,
當然,糖尿病患者也不贊成吃米飯,道理很簡單,米飯同樣含有大量淀粉,自然會導致血糖快速上升。實際上,除米飯、紅薯,面食、山藥等高淀粉的食物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都是不適宜的。寫到這里有人可能會產生疑惑:不吃含淀粉的食物,細胞能量從哪里來?
這就是要普及一個能量供應的常識了。人體供能方式有兩個,一個是我們常見的淀粉-葡萄糖系統,另一個是我們許多人知道但不熟悉的系統-脂肪酸-酮體系統,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要想血糖不升高,除了用脂肪酸-酮體方式功能,別無他法。關于如何使用脂肪酸-酮體功能,我的頭條文章寫的很多。歡迎關注我的頭條-江蘇省腫瘤醫院李楓。
更多相關建議:
我是一名二型糖尿病人,我剛好做過測試,大家千萬別拿紅薯當主食!具體大家請看視頻:
\n
更多相關建議:
答:甭管哪個專家推薦,說紅薯比大米含糖低。咱老虎也會不拿紅薯當主食的(盡管我不喜吃米飯)!因為,我的一個戰友信了那說法就上當了!不光是住進了醫院,花了不少錢,還受了罪!饞紅薯時(包括藕),少嘗一點是可以的!各位師兄您們相信嗎?[小鼓掌][小鼓掌]!
更多相關建議:
不可以
更多相關建議:
56歲的胡姨一直都很喜歡吃紅薯,可自從確診糖尿病之后,她就不敢碰了。在她看來,紅薯很甜,吃了之后,血糖肯定會高。可是,馬叔就不一樣了,他也是糖尿病患者,可他告訴胡姨說,吃紅薯非但不會升高血糖,還能降血糖,是很適合糖友的一種食物。這下子胡姨可不知道該怎么辦了。糖友到底能不能吃紅薯呢?
糖尿病可以用紅薯代替米飯嗎?
首先,有人說紅薯會升高血糖,主要是因為紅薯吃起來很甜,其中富含淀粉,所以給人的感覺就是吃了之后,血糖肯定高。但是,其實只要是吃進去去的食物,都有升高血糖的可能,只不過升糖能力不同,快慢不同而已。
紅薯很甜,因為其中富含淀粉,但是紅薯與饅頭、米飯等精細面食相比,其實是比較健康的,因為其中含有膳食纖維,能增加飽腹感,減慢吸收速度,延緩餐后血糖升高。所以,紅薯比白米飯的升糖指數要低一些,米飯的升糖指數高達83,而熱紅薯的升糖指數才有77,如果放涼之后,就只有54了。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紅薯是比較健康的一種主食。
其次,有人說紅薯能降血糖,原因是有研究證明,實驗大鼠在吃了紅薯之后,能抑制血糖升高,還有研究證明紅薯提取液有助改善胰島素敏感性。但是,研究畢竟只是研究,沒有用到患者身上,就不可信。
所以,從這點來看,紅薯可以吃,但不能指望著能起到多大的降糖作用。
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確吃紅薯?
1、一定要少吃,再好的食物,吃多了都成了負擔,紅薯雖好,但不能多吃,如果是大的,吃半個足以,小的話可以吃一個,差不多100g左右即可;
2、一定要代替主食吃,紅薯不能當成零食吃,要代替米飯、饅頭、粗糧等主食,吃100g紅薯,就得減少50g的米飯,等量代替,切忌熱量超標;
3、注意吃紅薯的方法,能蒸著吃或煮著吃,就不烤著吃,能涼著吃就不熱著吃。
我是王藥師,堅持用簡單易懂的文字傳播疾病知識,為健康中國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留下一個贊吧!另外,如果您還有相關問題,歡迎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更多相關建議:
我們應該強調的是粗糧能夠延緩血糖的升高,而并非強調粗糧可以降低血糖。糖尿病人每天攝入50g-100g紅薯,代替部分米飯,才更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如果感覺到我的回答有收獲,別忘記轉發和關注我哦!
更多相關建議: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紅薯作為一種比米面熱量低的食物,對于需要控制全天控制攝入總熱量的糖尿病人來說,確實是一種較為適宜的食物,常被推薦為主食的替代食物,但這種替代并非完全替代米面,而是部分替代,為什么呢?
從紅薯與米面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這種經分解成葡萄糖轉變為血糖的角度來說,因其碳水化合物含量只有米面的一半多點,有利于控制攝入的血糖總量,但是對于其它營養素比如蛋白質來說,紅薯中的蛋白含量比米面中少得多,而蛋白質攝入不足是血糖控制不佳的一個主要原因。
人體所需要的熱量中,大約15%需要由蛋白質提供,且機體的各種肌肉、免疫細胞以及一些激素等等必須有足量的蛋白質攝入才能得以生長生成,蛋白質攝入不足時糖脂代謝即會發生紊亂。比如機體中的甘油三酯等脂肪必須與蛋白結合形成脂蛋白才能被機體所利用,否則便會滯留積存有肝臟中導致高甘油三酯血癥及脂肪肝發生,還可能引發急性胰腺炎而危及生命;再比如蛋白質攝入不足,肌肉細胞會發生萎縮對血糖的消耗減少,導致血糖大量過剩而使血糖更加難以控制。
這樣的問題卻常被有糖尿病的人所忽略,而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分為動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不少有糖尿病的人擔心血脂有升高不敢吃肉蛋類食物,造成動物性蛋白質的缺乏,如果在主食上再有蛋白攝入不足比如用紅薯替代米面有做法,機體蛋白缺乏的問題會更加嚴重。
此外,蛋白質相比于碳水化合物,在胃腸中消化吸收的較慢,在胃腸中停留的時間較長,有助于增強飽腹感,更有利于減少進食量,所以每天有足夠的蛋白攝入是必須的。通常三餐中保證有二兩瘦肉、一顆雞蛋、半斤牛奶、二兩豆制品及2-3兩紅薯、2-3兩的米面即可確保有足夠的蛋白攝入。
綜上所述,有糖尿病的人可以吃紅薯,便紅薯不能完全取代米面,每天以吃2兩紅薯為宜。且在吃紅薯時應當與蔬菜一起吃,不要干吃紅薯,盡可能減慢消化吸收的速度,避免餐后血糖的升高幅度,平穩控制血糖。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并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感謝邀請。
紅薯中至少比米飯中多出不少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有助延緩食物消化速度,多少對平穩血糖還是有點好處的。但個人不推薦紅薯代替米飯,紅薯是薯類食物中含糖量較高,升糖速度也較高的食物,紅薯的升糖指數(衡量食物單位時間內升高血糖速度的指標)能高達75~77,和米飯、饅頭相比也就差那么一點(米飯/饅頭是80~83,米粥能達到88),吃了紅薯餐后血糖可能也會升高迅速,用薯類食物代替米飯是正確的做法,但更推薦的是升糖指數更低一些的山藥、土豆、紫薯,尤其是土豆。
對于糖友來說不僅僅要看食物的熱量如何,更重要的是要看食物的總含糖量、升糖指數的指標如何,部分熱量較高,升糖速度慢的食物其實糖友是可以適當食用的。對于糖友來說衡量適宜或者不適宜吃的最直觀指標就是升糖指數(GI值),一般來說高于55GI值的食物糖友不太適合吃,最好少吃,如果高于70,則是需要嚴格控量食用的食物。主食類食物的GI能在60~80,我們可以盡量選擇靠近60的主食類食物,土豆的GI月60~70,山藥在67左右,雖然它們也屬于較高GI的食物,不過相對于米飯、包子饅頭來說會好不少,薯類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占比普遍低于米飯,所以也是更有利的主食代替品,不過紅薯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可以和米飯相提并論。
當然也如前文所說,薯類食物至少富含較高膳食纖維,即便它們的碳水化合物、熱量都和主食差不多,但其中的膳食纖維含量保留更多,它們多少還是有助延緩食物消化速度,延緩淀粉的分解速度,幫助我們平穩血糖。除了薯類食物,主食也可以用“粗細搭配”的方式來做,比如白米飯也可以吃,但可以在白米飯中搭配一些粗糧、雜豆混合,粗糧、雜豆中保留了更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尤其是細糧所損失的維生素B族,另外膳食纖維也更為豐,能夠彌補細糧在加工處理過程中損失的營養成分,混合后升糖速度也會下降不少,對平穩血糖更有利。
還應該注意的是薯類的烹飪方式,最好是蒸、煮、燜,干烤也行,避開油炸、醬料過重的紅燒、燒烤等火大油多的方式,另外,糖友最好不要吃薯類干,比如紅薯干、紫薯干,它們的水分濃縮,大幅升高了升糖負荷,而且體積大量減小,容易多吃。蒸煮時間不要過長,淀粉經過長時間加熱容易升高“糊化程度”,高糊化程度則淀粉更容易分解為葡萄糖被吸收,對血糖影響較大。
更多相關建議:
感謝邀請。
對于糖友來說,用薯類食物代替主食是個不錯的選擇,特別是細糧,如白米飯、白饅頭、白面條,相對來說,薯類食物中保留了更多膳食纖維,而膳食纖維就是一把穩定血糖的好手。我們平時吃的主食大部分都屬于細糧,比如白白胖胖的饅頭,白生生的米飯,餃子抄手等,它們普遍是用精白小麥粉做成,白米飯是精致加工的水稻。技工處理過程比較繁復,雖然這些小麥粉、水稻中雜質處理程度高,衛生好,賣相也好,做成米飯、面食的口感細膩蓬松,深受大家喜愛,但是缺點也很明顯,由于加工精細,麥麩成分損失多,膳食纖維流失能高達80%以上,它們又屬于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食材,則更容易消化吸收,碳水化合物短時間就能轉化為更多葡萄糖,對餐后血糖尤其不利。
而薯類食物基本上從地里挖出來洗洗就能烹飪了,它們避開了人工的過度加工,保留了大量膳食纖維,同時也能夠提供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是一種無法被人體消化的成分,正因如此,所以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消化更不易,需求時間更長,能延緩食物消化速度,延緩淀粉轉化為葡萄糖進入血液的速度,從而有助輔助穩定餐后血糖上升速度。薯類食物普遍糖有較高碳水化合物占比,所以它們既能夠補充能量,又對餐后血糖的平穩更加有利。所以用薯類代替主食是很好的想法。
有糖友反應用紅薯代替主食吃了之后血糖好像沒有太大變化,甚至還更有提升,一方面是因為紅薯口味較好,一餐容易多吃,雖然紅薯也被包含在粗糧中,但紅薯也富含碳水化合物,攝入過量的話同樣導致糖分攝入量多,進入血液中的葡萄糖多,也會讓血糖大幅上升;另外,紅薯屬于薯類食物中升糖指數較高的食物,碳水化合物占比也較高,所以吃得過急、過多都可能對血糖不利,薯類食物中有比紅薯更對血糖有利的食物選擇,如土豆,山藥,它們的升糖速度更低,碳水化合物占比更低一些,建議多選擇。還有可能性是出在烹飪方式上,紅薯最好就是蒸、煮,干烤,而且時間不宜過長,否則讓膳食纖維軟化,降低它們延緩消化速度的能力,還會讓更多糖分析出,利于吸收;避免油炸、燒烤的方式,它們油水多,調料中,可能造成胰島素抵抗,也會對控糖不利;薯類食物的攝入最好保持“原有樣子”,不要做成紅薯泥、土豆泥等來吃,這樣會破壞膳食纖維狀態,同樣會讓血糖更容易上升,例如烤整塊紅薯升糖指數可能在77左右,但如果是紅薯泥則可能高達80~90,。
更多相關建議:
我是孫醫生,關注孫醫生講糖,持續了解更多優質健康知識,有幫助請點贊,有疑問請留言,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