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灸對人體有哪些好處呢?
常做艾灸對身體好處多多:
艾灸療法的適應范圍十分廣泛,在中國古代是主要治療疾病的手段。用中醫的話說,它有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
可以廣泛用于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疾病,猶其對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頸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灸法是指利用某些燃燒材料,熏著或溫慰體表一定部位,通過調整經絡臟腑功能,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葉為主,其氣味芳香,辛溫味苦,容易燃燒,火力溫和。
溫熱刺激,使局部皮膚充血,毛細血管擴張,增強局部的血液循環與淋巴循環,緩解和消除平滑肌痙攣;使局部的皮膚組織代謝能力加強,促進炎癥、斑痕、浮腫、粘連、滲出物、血腫等病理產物消散吸收。
同時又能使汗腺分泌增加,有利于代謝產物的排泄;還可引起大腦皮層抑制的擴散,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發揮鎮靜、鎮痛作用;同時溫熱作用還能促進藥物的吸收。
艾灸的好處與功效
艾灸療法是以艾絨為主要原料,將其點燃后放置于腧穴或是病變的部位進行燒灼和熏燙,通過溫熱刺激以及藥物作用來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外治方法。它的歷史非常悠久,治療的癥狀也比較多,像寒熱虛實皆可用之,有灸治百病之說,艾灸療法具體的作用功效有以下幾個方面:
1、增強血液循環與淋巴循環:艾灸療法的作用機制與其作用部位的火所產生的溫熱刺激是有關的,這種溫熱刺激可以使局部的皮膚充血、毛細血管擴張,增強局部的血液循環與淋巴循環,緩解和消除像平滑肌痙攣這類問題,使局部的皮膚組織代謝能力加強,促進炎癥、血腫等病理產物的消散和吸收,還可以引起大腦皮層抑制物質的擴散,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發揮鎮靜、鎮痛的作用。
2、調節免疫功能:艾灸的許多治療,其治療作用是通過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來實現的,這種治療具有雙向調理的作用。
3、治療某些疾病:艾灸對各種急癥、急性疾病、危重疾病的治療和搶救都是適用的,而且還可以用于像虛損、慢性疾病等的滋補與調理,包括我們大家說的內科、外科、婦科、皮膚、兒科以及骨傷等幾百種疾病都可以采用艾灸療法治療,并且療效也是十分明顯的。
4、健脾益胃:如果在中脘穴施灸可以溫運脾陽、補中益氣,而常灸足三里穴能夠促進消化,增加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以濡養全身,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5、祛濕散寒、通絡止痛:艾火的熱力能夠透過肌層向下行氣,有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對于像風濕、痛經、閉經、胃脘痛、寒疝腹痛、泄瀉、痢疾等病都有療效。
艾灸的好處有哪些?
一、艾條熏房間的好處
艾條熏房間的做法,由來已久。艾條是良好的艾灸產品,經常用艾條艾灸,具有溫經通絡、祛濕散寒、殺菌止痛、預防感冒等功效。用艾條熏房間能夠起到消毒、殺菌、去除異味、驅趕蚊蟲等作用。
用艾條來熏房間的目的,主要是希望點燃艾條后,產生的艾煙將室內空氣進行滅菌處理,殺滅空氣中有害細菌,呼吸健康空氣。特別是在夏季,雨水增多,空氣中水分增加,另外空調使用較多,沒有經常通風,空去不流通不循環易滋生細菌。在潮濕的房間及辦公室內,點燃一些艾條,熏房間能起到消毒、殺菌、去除異味等作用。
二、艾條的功效與作用
1、艾條由艾葉絨制成,味辛而行,使用艾條在經絡穴位處進行艾灸有行氣血的功效,能夠調和氣血、潤澤面色,使人散發健康神采,還能有效改善氣滯血淤導致的肌肉腫脹酸麻、四肢疼痛等癥。
2、艾條的使用方法是艾灸,艾灸時通過對經絡穴位的溫熱性刺激,使艾條藥力進入經絡,可以加強機體氣血運行,達到溫經止痛的功效。
3、使用艾條進行艾灸,除了治療疾病外,還有預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
擴展資料:
艾條是由艾葉制成的,其中主要起到治療作用的是揮發性艾葉油,油中主要成分為Ⅰ,8-桉葉精、α-側柏酮、α-水芹烯、β-丁香烯、莰烯、樟腦、藏茴香酮、反式葦醇、Ⅰ-α-松油醇。除此之外,艾葉中還含有礦物質10.13%,脂肪2.59%,蛋白質25.85%,纖維素以及維生素A、B1、B2、C等。
艾條中含有藏茴香酮成分,該成分具有溫中健脾、驅風祛寒的功效,對于脾胃冷痛、濕冷下痢有治療作用;并且藏茴香酮氣味辛香,具有揮發性,在艾灸中能夠走竄經絡,從而行氣活血。
參考資料來源:
人民網-艾條的作用有哪些 安神助眠緩解壓力
艾灸的功效 艾灸好處
1、溫經散寒:艾灸起到溫經通痹的作用。通過熱灸對經絡穴位的溫熱性刺激,可溫經散寒,加強機體氣血運行,達到臨床治療目的。灸法可用于血寒運行不暢,留滯凝澀引起的痹證、腹瀉等疾病,效果甚為顯著。
2、行氣通絡:經絡分布于人體各部,內聯臟腑,外布體表肌肉、骨骼等組織。正常的機體,氣血在經絡中周流不息,循序運行,如果由于風、寒、暑、濕、燥、火等外因侵襲,人體或局部氣血凝滯,經絡受阻,即可出現腫脹疼痛等癥狀和一系列功能障礙,此時,艾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機能的作用,臨床上可用于瘡瘍癤腫、凍傷、癃閉、不孕癥、扭挫傷等。
艾灸的好處與功效及注意事項
一、艾灸的功效
1、溫經散熱
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寒凝血滯、經絡痹阻所引起的寒濕痹痛、痛經、閉經、胃脘痛、寒疝腹痛、腹瀉、痢疾。
2、扶陽固脫
臨床上多用于治療脫證和中氣不足、陰氣下陷而引起的遺尿、脫肛、陰挺、崩漏、帶下、久泄、等。
3、消腫散結
常用于治療氣血凝滯之疾,乳癰初起。
4、防病保健
增強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有助于長壽。
5、引熱外行
對一些熱病如帶狀皰疹、丹毒等可以達到”引郁熱之氣外發”的效果。
二、艾灸的好處
1、出汗排毒
頭部會有汗珠滲出,甚至滿頭大汗,全身毛孔開放,皮膚汗腺的分泌物排泄,促進皮膚毒素的排出,改善了皮膚的營養,促進了皮膚的新陳代謝。
2、改善全身微循環
在顯微鏡觀察下,艾灸前身體內的微循環流速很慢,尤其是高血壓、哮喘、肥胖、體弱者,艾灸后微循環中的紅細胞氣流加快,全身皮膚變紅,細膩光澤,面色紅潤,秀麗動人。
3、增強免疫力和神經調節力
艾灸可有效的預防感冒和支氣管炎疾病,增強免疫力,調節人腦中樞,使之反應更加靈敏,頭腦清晰。
4、易睡安眠
通過藥物的滲透作用,使皮膚出汗,不會有洗桑拿因物理熱效應帶來的干渴煩躁的感覺,灸后易入睡,而且睡眠質量好,休息后倍感舒暢,疲勞頓消
5、改善心臟的輸出量,調節心臟功能
艾灸后心跳會加快,此時心臟跳動的會像運動員一樣強而有力,心臟每分鐘的輸出量大大改善,改善血液循環的原動力。
6、促進腸胃蠕動,增強腸胃功能
艾灸過程中促進了腸胃的蠕動,艾灸后腸鳴音加快,習慣性便秘者有明顯改善
7、降脂減肥
做一次艾灸相當于運動3個小時
8、預防婦科疾病,促進產后恢復
艾灸后消炎殺菌止癢,活血止痛,預防各種婦科病
9、消除疲勞,減輕肌肉關節風濕疼痛
艾灸后身心放松,疲勞感消除,肌肉放松,減輕疼痛
10、溫補經絡,提升免疫力
改善寒濕體質,升陽增白,提高人體免疫力
三、艾灸的注意事項
1、灸器點上火后不可懸空過久,以免接觸皮膚時溫度過高,以致燙傷,如懸空太久,可先以手掌將灸器之溫度搓低后再繼續使用,每隔一段時間,應將灸器敲除支。
2、每使用灸條二至三條后,在灸器控制口會產生溫灸油垢,應以毛刷清洗,以保持灸條之通暢。
3、溫灸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4、溫灸后要喝較平常多量的溫開水(絕對不可喝冷水或冰水)
5、飯后一小時內不宜溫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