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堅持服藥,一定要堅持服藥,遵循醫囑增加或減少藥量,好比你吃兩片奧氮平,要減到一片,那就應該一片半吃一周或半個月,再減半片至一片,加藥也是這樣。
二,嘗試著結交兩個朋友,把生活中的煩惱跟他們聊一聊,尤其是使你不順心的事,跟他們傾訴。
三,堅持運動,這也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可以先從跑步練起,門檻低,對心情不好的療效快。
四,最好能有一份輕松的工作,不在乎能賺多少錢,錢不重要,重要的是對你社會功能的恢復有好處
更多相關建議: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我是有15年精神分裂癥病史,這15年來住過很多次醫院,對于這個問題,很復雜。
第一,需要堅持服藥,一般來說醫院的藥量是最大的量,回來以后可根據醫生的囑托減藥,但這也主要看恢復的情況。
第二,也需要給患者營造一個和諧的環境。患者的心情,情緒很影響病情,所以希望家里的環境也要溫馨。
第三,患者的營養也要跟上,身體也要好。
這些是一些基本要求。
另外,如果想要恢復的好也需要患者
1.做適量的體力勞動
2.患者飲食要規律
3.睡眠要規律
這是我的一些建議。
更多相關建議:
大部分反反復復,都恢復得不怎么樣。有一年來住院幾次的,也有2~3年住院1次,更有長期住院的。
非常重要的一點:不認為自己有精神問題,住院期間被迫服藥,出院后就不再繼續服藥了。現在接觸的好多患者就是明著跟工作人員講,出院就不會服藥了。
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會尋求專業幫助,并堅持長期服藥,但對精神障礙患者來說,往往相反,苦口婆心的勸說,反爾會認為你有什么不良目的。而精神障礙拒服藥,到最后常會引發一些不良社會后果。
所以精神障礙患者出院后想恢復很理想狀態,堅持服藥,并隨診。其他一些輔助治療,如運動,培養興趣愛好等等,只能是輔助手段。
關注@鳴文1,了解更多精神科及精神障礙相關知識。
更多相關建議:
你好,我是心理醫生楊白勞,有失眠、抑郁、焦慮、精神分裂、雙相障礙等精神心理問題,可以關注我,了解更多知識!
精神分裂癥恢復有兩種情況,一個是癥狀的恢復,比如幻覺、妄想、行為、思維的改變得到恢復,就是恢復至病前的狀態;第二個是真正的社會功能的恢復,就是患者能走向社會,所謂走向社會就是能組建完整的家庭,能得到有償的工作,能得到自我價值的體現,這樣的恢復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恢復。所以作為家屬,除了關注患者的臨床癥狀的痊愈之外,更要關注其社會功能的恢復。專業人士為患者進行治療以后,要考慮其社會功能的恢復能跟得上,比如為其提供更多的支持、更多的關愛,盡可能幫助其尋找合適的工作,組建滿意的家庭。作為家屬要給患者更多的支持,要提供和諧的一個家庭環境,這樣有利于患者社會功能各方面的恢復。所以恢復是一個大的概念,需要專業人士、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的讓患者走向社會,恢復功能。
精神分裂癥的恢復方法,可以理解為在精神分裂癥的慢性期或者恢復期,進行的心理社會康復措施。目前我國進行的這些康復措施還不完善,主要是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住院期間,度過了急性期之后,參加有組織的文娛活動或者工作活動,比如做一些手工,參加繪畫、唱歌活動等,可以鍛煉患者的社交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研究發現這些活動可以增加患者的神經突觸以及神經發育,從而有可能會改善患者的認知損害,防止精神衰退,可以使患者更好、更快的回歸社會。
更多相關建議:
患者個人需要做到以下幾點,才能有效的保證治療效果,并防止復發。
堅持服藥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部分患者出院后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鞏固,自認為恢復到較好的水平了,于是自行減藥甚至停藥,導致病情復發。還有的患者擔心長期服藥帶來的藥物不良反應,尤其是女性患者怕變胖等,偷偷地藏藥、扔藥,不規律服藥導致復發。
定期復查
定期復查可以使醫生了解患者的康復狀態,并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做藥量調整,另外通過復查也可以及時解決患者在康復過程中的心理困擾和擔憂。
定期復查血常規、心電圖、肝功能
一旦發現有臟器損害,醫生可以及時采取措施,將藥物帶給患者的不良反應降到最低。
在日常護理方面,家屬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點。
做好日常照顧和護理
精神疾病的日常護理和其他疾病有很大不同,很多患者不承認自己有病,扔藥、藏藥時有發生。家屬對待這類患者,首先要將藥物妥善保管,其次在服藥時一定要認真檢查,囑咐患者伸手及張口檢查,防止患者將藥片夾在指縫間或藏在舌頭下,患者服藥后也要稍等幾分鐘再走,即使患者沒有咽下去,也要確保藥物在口腔內有足夠時間溶解。最后在保證患者有足夠的營養和水分攝入的同時要注意觀察患者大小便情況,患者在12小時內無尿(指尿量每天小于100毫升)應誘導患者排尿,3天無大便可給予通便靈或者果導片等,如果仍不解大便,立刻帶患者到醫院給予掛腸通便。
患者出現復發先兆時要及時處理
家屬在日常照顧中要密切注意觀察患者的行為及情緒變化,只要及時發現并調整藥物和劑量,一般可以防止復發。如果患者出現了情緒不穩、無故亂發脾氣、生活懶散、孤僻少語、睡眠不好、說話離譜、言語行動使人難以理解、無故發呆發愣、敏感多疑、認為大家都和自己過不去、對過去的發病情況予以否認,拒絕服藥、發病期出現過的癥狀再度出現或明顯化,都要考慮是疾病復發的征兆,家屬應及時帶患者到醫院就診處理。
多和患者溝通,鼓勵其參與相應的社會活動
在康復過程中,家屬要充分認識到精神分裂癥患者病后精神狀態的脆弱性,協助患者安排好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經常與患者談心,鼓勵其正確認識疾病,幫助患者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強患者的康復信心。
在藥物治療和家庭護理之外,患者也要注意個人的心理調適。
剛出院后避免劇烈的體力和腦力勞動
有的患者覺得自己住院治療耽誤了不少時間,家務、工作落下不少,出院之后立刻投入到緊張的生活和工作中,甚至想把以前落下的家務、工作全部補上,過度勞累反而適得其反,不利于病情恢復。
主動與人交往,適度參加社會活動
不少精神分裂癥患者得病后有很強的病恥感,即使在康復期,也悶在家里很少與人交往,使社會功能下降更快。患者可以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對康復大有好處。
更多相關建議:
我是一個精神科醫生,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一些幫助。
精神分裂癥如何康復,我總結了幾點的建議供參考
- 尋求精神科醫生的幫助,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共同制定康復治療目標和流程,及時的調整藥物治療,最大程度的避免不良反應,為之后的治療樹立信心。
- 藥物的規律服用,雖然醫生給開具了處方,但后期能不能堅持服藥是需要看個人的毅力,工作忙,忘記服藥,或者說認為一兩頓不吃并不重要,這些錯誤的想法都是康復路上極大的阻礙。
- 回歸社會,不要因為病的原因遠離社會,保持與他人和社會的交流,有助于保持你的認知水平,穩定情緒。
- 坦然的接受你的疾病,相信你和醫生一起可以戰勝它,保持規律的生活更加有助于疾病的康復。
- 尋找你的樂趣所在,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例如鍛煉,音樂,下棋等等。
- 良好的家庭支持也有助于疾病康復,所以不要拒絕家人的關心與幫助。
明確精神分裂癥的治療目標
過去人們關注在于精神分裂癥癥狀的緩解,而對于后期的康復并不會過多的關注,社會的歧視,疾病的進展,患者對于疾病的負性認知,使得疾病對于個人,家庭和社會都帶來極大的負擔。
而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到了康復治療,醫院的治療屬于急性期的治療,康復治療才是后期預后的關鍵,生活質量,工作,家庭,這些都需要考慮。
因此,打好精神分裂癥維持治療的持久戰是重中之重。
希望我的話能給你幫助,加油!
更多相關建議:
出院后家屬監督病人按時吃藥,不給病人過大壓力。但要監督病人堅持梳洗打扮。自己的個人衛生要搞好。同時讓病人克服懶散的毛病,多出門和人交往,找一份力所能及的事來做,哪怕是幫母親店里招呼客人,發傳單,都行,要讓他樹立自己和普通人并沒有大的區別,努力而自信的活著,并不是當官發財才叫有所作為。
更多相關建議:
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后,家屬一定要遵照醫囑按時監督患者定時定量服藥,確定患者服藥情況良好。遵醫囑定時定量服藥是恢復的前提;其次是觀察患者的日常情緒,細微變化及時好跟醫生溝通,勤去醫院復查;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一定不能用一些不當言語去刺激患者,與患者多溝通,多些愛護和關心,另外家屬去醫保部門,民政部門,殘聯等這些機關部門尋求幫肋,讓患者體驗到所有人都對他(她)好,都在幫助他(她),樹立他(她)對生活的美好向往,積極康復。好了,我的回答完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n
更多相關建議:
這病是比較難治療的。出院時必須問清注意事項,此病千萬不能刺激,打,罵,要保持歡樂,生活自理,與人相處能力,’動手能力,思想正常。自我調節,調理得好少犯或不犯。
更多相關建議:
堅持服藥,規律作息,飲食清淡,避免情緒大起大落,避開刺激。保持身心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