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早期肺腺癌生長緩慢,發現比較小的肺磨玻璃結節,隨訪觀察是安全的,不會耽誤治療;2.原位腺癌不會轉移和復發,手術切除即治愈,并且只需要楔形切除,不必切除整個肺葉。左肺下葉切除,病理證實為中-高分化肺鱗癌,今年已經7年了!今年端午節過來復查,恢復很好:通過微創手術把一些放射性粒子打進腫瘤內部,通過輻射殺滅癌細胞:
現在已經三年多了,控制得很好!
中晚期肺癌的免疫治療、靶向治療等,很多效果也很好,只是現階段費用較高,但比起前幾年已經降價很多了,很多靶向藥物還進入了醫保,以后應該會越來越好。
人類攻克肺癌的時間,已經不遠了!
這里是影像科豪大夫,謝謝閱讀,歡迎關注!
更多相關建議:
我們國家肺癌發病率、死亡率均是惡性腫瘤的第一位,2015年新發病例是78.7萬人,遠遠高于第二位的胃癌40.3萬人,因此死亡率也就高了,2015年肺癌死亡人數是63.1萬人。死亡率這么高,醫生為什么還要患者住院?家屬為什么還要花錢治?
難道是醫生為了醫院收入、家屬是錢多的沒地方去?!換位思考,如果自己是病人,只要診斷了就什么也不問、扭頭回家?恐怕沒有幾個人愿意輕易地放棄自己的生命!即就是回家,能吃好、睡好嗎?疾病不會如此溫柔地隨人意愿,想法只能是沒思維地一廂情愿!
肺癌它有早晚期吧?早期、Ⅰ期手術后5年生存率整體在80%多,如果是ⅠA期、微浸潤癌、原位癌生存時間更好,甚至治愈,不去醫院治還能去哪里?許多晚期肺癌在靶向、免疫治療后已經有了明顯的獲益,這是有目共睹的事情,而且一些靶向藥物價格下降到每月兩千之內,這些治療不去醫院?除非打算讓病人等那一天!
就說許多肺癌發現時比較晚,身體條件也不好,不能做抗腫瘤治療了,如果病人疼痛怎么辦?藥店買點止痛片,反正是癌癥疼就疼著?還是到醫院找醫生吵吵架、開支杜冷丁?疼痛要持續、平穩、有效緩解,不是這么處理的,是需要專業醫生癌痛規范化治療。病人有些痛苦通過治療可以緩解的,不能讓病人受太多的罪吧?!
家人不惜代價花錢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也要冷靜、客觀地看待疾病,如果治療對生存時間、生活質量意義很大,錢當然是要花的。比如早期癌癥大多應該全力以赴手術,中晚期除了手術可能還要其它輔助治療,就是晚期某些適合靶向治療的病人也要進一步診治,免疫治療確實貴,目前大多家庭還是承受不起,大家一起商量商量。如果病人情況很糟糕,繼續治療可能于事無補,徒增加病人痛苦,錢就不要花了。
不論是肺癌還是其它癌,早期我們治療是追求治好、治愈,中晚期、晚期治療目的不再是治好,而是延長生存時間、提高生活質量!我是@劉永毅醫生 ,感謝您的閱讀!
更多相關建議:
肝癌、肺癌雖是癌癥,好多人都認為沒法治,干脆放棄的了,但是要看癌癥處于什么時期,如果是早期,住院治療切除,完全有可能治愈,其碼可以延長生命,這是其一。其二就是到了癌癥的中期,通過內科的化療,放療等也可以使腫瘤停止生長,給選擇手術也提供機會,也應該住院治療。其三,到了癌癥晚期,病人很是痛苦,家屬抱著僥幸心理,總盼望有奇跡發生,醫生為減輕癌癥患者的痛苦,采用對癥治療等方法住院治療,醫生實在不忍心患者忍受痛苦不得不住院。家屬看到自己的親人遭罪,也愿意患者住院治療。其四,如果癌癥患者心理狀態好,把生死看淡,痛苦少或無痛苦,還是在家療養比較好。
更多相關建議:
首先說,不管是哪種癌癥,死亡率都不低,如果一診斷癌癥就放棄治療,腫瘤醫學估計也就沒有存在和發展的意義了。
其次,從人文角度來講,生命高于一切,任何能夠控制病情、延長生存的治療,都是有意義的,這也是對生命起碼的尊重和敬畏。
回到題目中,就肺癌來講,并非診斷肺癌一定就意味著死亡,根據分期的早晚,分型的不同,治療的目的也不一樣。
有些是以治愈為目的的;有些是以延長患者生存時間為目的;有些則是以減輕痛苦、提高生存質量為目的,讓患者在有生之年,能夠活的有質量、有尊嚴。
一、以治愈為目的的治療
大多數肺癌發現時就偏于中晚期了,但也有一部分幸運的患者在早期發現,這時的治療就是以根治為目的的,經過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早期患者很多都能夠達到治愈,臨床統計數字表明,I期肺癌患者根治術后的臨床治愈率可以達到70%~80%。
二、以控制復發,延長生存期為目的的治療
有手術機會的中期或中晚期肺癌患者,因為有了較高的復發轉移風險,所以在手術以后一般建議應用化放療,目的是為了盡可能殺滅殘存的癌細胞,延長復發時間,甚至是不復發,達到長期緩解的目的。
三、延長生存期的治療
對于中晚期沒有手術機會或晚期肺癌患者,治療的目的是為了控制病情、延長生存時間。隨著腫瘤醫學的快速發展,晚期肺癌的治療已經遠遠不只是放化療了,靶向治療、靶向抗血管治療、免疫治療等大量新方法和新藥問世,肺癌的治療早已今非昔比,部分晚期患者甚至能夠達到長期生存。
以具有ALK基因突變的肺癌類型為例,靶向藥物(ALK-TKI)已經有了一代、二代和三代藥物,臨床觀察發現,單純口服二代靶向藥,這種類型的部分患者生存期已經超過了8年,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而且一代和二代靶向藥物都已經大幅降價并納入了醫保,也不再是難以企及的天價藥了。
四、姑息治療,減輕痛苦
有些晚期患者,因為腫瘤耐藥或身體狀況,不再適合積極抗腫瘤治療,這種情況下,姑息治療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對于緩解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存質量意義重大,包括應用強力鎮咳藥緩解咳嗽癥狀,強大的鎮痛藥緩解疼痛,對癥治療喘憋癥狀,營養支持治療等,都是肺癌姑息治療的重要內容。
總之,肺癌的治療根據實際情況不同,治療目的也不一樣,不管是為了達到治愈、延長生存時間,還是為了緩解痛苦癥狀,都是有著積極意義的,不會因為治不好、死亡率高,就一律建議放棄治療。
更多相關建議:
肺癌近幾年已經成為了發病率以及死亡率最高的癌種之一,聽起來也是讓患者和家屬很恐懼的事情。但凡是沒有親身經歷過這種事情的人,都無法理解面對這可怕的疾病時的無助與畏懼感!很不幸,我成為了肺癌患者的家屬,在陪伴父親治療的這二年多過程里,對于這件事情,我有自己的感悟!
我的父親在剛好60歲才辦好退休手續的那個月檢查出了肺癌,他平素是一個樂觀外向的人,對退休生活也充滿了熱愛和向往,可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徹底的懵了!剛開始聽到消息的時候,我內心異常恐懼,也茫然無措,不知道如何是好,父親原本一直是家里的頂梁柱,大事小事從不要我們做兒女的操心,都是自己親力親為,可這次的打擊讓他一下子頭發白了!我知道,自己必須振作起來,小時候父母為我們擋風遮雨,現在是我們為他們沖鋒陷陣的時候了!我快速的調整了自己的狀態,第一時間帶父親來到了省城醫院,舉目無親,孤苦求醫的過程,甚至和自己的弟弟弟媳,唯一的最親的親人,悶得意見不合,一拍而散!但好在在反反復復一次二次往返各種醫院,咨詢好多資深教授中得到了一個適合我父親目前狀態的治療方案,當然,將近十次的入院治療,每次小幾萬的費用,也一度壓得我喘不過氣來,但很慶幸的是,父親還一直努力而又有質量的活著。人們常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只要我的父親母親能在我身邊一天,我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照顧他們,就如他們小時候,那么無私的付出給我一樣!我想,也只有如此,百年以后,在另外一個世界的我們,也都能笑著重逢!
更多相關建議:
肺癌在當今的醫療水平來講,只能說是有的可能會治好,而有的則治不好,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決定,如果不是抱有希望的話,誰也不愿去做這種讓人絕望的事情。所以還是要積極住院治療。
或許提問的這個朋友只看到了因為癌癥而死亡的病例,但是沒有看到更多因為積極治療之后得到延長生命,甚至是治愈的病例。作為醫生來講,臨床當中這兩樣所占的比例都不少,所見到的病例也并不少。任何事情它都有兩面,有的是可以達到一個很好的治愈標準,而有的確實是花了重金,也不能夠完整的治愈,甚至有可能會加速患者的死亡。
在臨床當中沒有經過病理證實的肺癌是不能夠準確稱之為肺癌的,她都只能稱之為肺部占位,而肺部占位很有可能就有一些其他的異常情況,比如說肺部的結節,肺部結核或者是良性腫瘤等等。所以只有通過進行相關的手術治療,將肺部占位組織切除,進行病理學化驗,這樣才能夠根本性質的去明確它究竟是什么類型的癌癥,惡性程度究竟如何?萬一這個肺部占位,它是一種良性的或者根本就不是一個腫瘤組織,那這樣是不是能夠更加的高興呢?
所以在確定任何事情之前所花費的精力,花費的金錢,花費的心思,他都不能說是一種白費。就像愛迪生發明燈泡之前失敗了2000多次,你并不能說他這2000多次全都是無用功,反而正是因為你有了這2000多次的失敗的經歷,才鑄就了后期的成功。同樣的道理,有可能你花費了兩三萬塊錢做了一個手術,結果發現占位并不是癌癥,而只是一些其他的良性腫瘤組織,已經完整地切除,那這樣反而心里面的負擔會降得更低。這個時候也是一個很好的結局。
確實在臨床當中有的病例,發現腫瘤是惡性,經過積極的治療,花了大價錢,花了大的心思,但是后期也并沒有保住患者的生命。難道這種情況大夫從一開始就能預料到嗎?難道這種情況從一開始就應該放棄嗎?誰也沒有這樣想的。
就是因為我們有對于人生的希望,所以我們才會努力前行,雖然在路上有可能會有磕磕絆絆,但是總的上來講希望是沒有消失的。不論是患者本人的希望,還是家屬的希望,都在時刻提醒著我們,如果有1/10000的可能就需要去努力,就需要去積極的治療。如果我們連一些措施都沒有采取,患者就這樣離開我們,那么我們是不是也會覺著人生無常?會不會在后期某一個深夜里覺得是非常的遺憾呢?
人活了一輩子,不論是掙沒掙到錢,不論是取沒取得成就,不論是有沒有自己覺得成功的地方,但是如果活了一輩子,連努力的希望都沒有了的話,那這樣的還有什么意義呢?
所以確實有些癌癥是無法治愈的,但是總有一些人他要積極的去努力,只是為了讓自己不后悔,讓自己愛的人不后悔,讓愛自己的人也不后悔。
同樣也希望現在的醫療技術再更進一步的發展,能夠真正的達到一個非常強的狀態,從而能夠真正的根治癌癥。
祝福大家都能夠身體健康!
如果大家有任何的問題可以私信我,雖然不能夠在這上面看病,但是可以給你一個相對比較正確的建議。歡迎點贊,評論,轉發,關注我,帶你了解真實的神經外科(腦外科)世界。
更多相關建議:
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重要臟器的腫瘤難以藥物根治,尤其是中晚期癌癥,目前是人類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既然是無法根治的疾病,為什么還會有很多人不惜重金去治療呢,明知是人財兩空,為什么還要花這個冤枉錢呢?
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不僅僅牽涉到醫療健康,而且關乎道德,生存愿望的社會問題,其實不光是癌癥,人類歷史可以說是一部和各種致死性疾病的斗爭史,在癌癥還不是社會最突出的健康問題的古代,人們從未放棄和當時的“絕癥”斗爭,無論是有科學依據的,還是經驗性的,甚至是巫術性的,都體現了人們和疾病不斷斗爭永不妥協的精神,人就是這樣,即使是絕境,也要拼搏一把,畢竟每個人的人生只有一次,有誰會輕易的放棄呢?
生活是如此的美好,空氣、陽光、雨露,親情、愛情、友情,每一樣平日并不放在心上的普通事物,在身患重病的時候都會顯得那么的讓人留戀,哪怕是從來不畏懼死亡的勇士,也不會在身患重癥時內心毫無波瀾,每一個人都是希望延長生命的,每一個人也都有活下去的權利,哪怕是多看這個世界一眼,多和家人生活一天都是美好的,即使是花掉一些錢財。
患者想努力的活下去,家人同樣想保住患者的生命,哪怕是暫時的,所謂子不孝而親不在,有多少人后悔沒有在親人在世的時候多喊一聲媽,又有多少人愿意傾其所有,只愿親人多活一天,有很多時候,這種想法更多的化成了思念,平時只能放在心底,只有在清明雨后,借著悼念的時光,再喊一聲親人的稱呼。
努力的活下去也是醫藥發展的最終動力,人對于破解疾病的努力從來沒有停歇過,哪怕是絕癥,也要千方百計的治療,無論是誦經念佛,還是血饅頭治療癆病,都是這種努力的體現,人類失去了這種活下去的動力,不但醫藥難以發展,各種絕癥將永遠誤解,人類的延續也會受到威脅,所以,我想每一個人面對絕癥,不惜一切代價活下去的愿望不但是人類的本能,是原來不能治愈的絕癥不斷被攻克的原動力,也是人類的延續的原因。
在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晚期肺癌雖然仍然無法治愈,但藥物的療效與以前相比已經大大的改善,人們的生存預期也得到了有效的延長,而這種延長不是以嚴重的副反應作為代價的,很多患者用藥后幾乎與常人沒有什么兩樣,我的多位患者已經活過7/8個年頭,仍然能吃能喝能動,所以檢查下去,總有辦法。
更多相關建議:
題主所說有極大錯誤,無論肝癌、肺癌,都是有可能治愈的,尤其是早期患者,手術后治愈可能性極大,晚期治愈的可能性很小,但不是0。我身邊一位老人70+,有體檢習慣,一次做了pet-ct發現右肺病灶(早期),高度考慮肺癌,行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術后病理證實腺癌,至今健康,體質比我好,聲如洪鐘,能站一上午不覺得累,
我想題主的意思是,對于“明確的不可治愈的”肺癌肝癌患者……。對于這種病人,醫學界的共識是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比如減輕疼痛、維持營養、治療并發癥(比如肺癌的患者出現感染)、治療合并疾病(比如肺癌的患者同時患有心臟病),醫生學的就是怎么治病,減輕痛苦,醫生治病減輕痛苦可以說是本能反應,(就好像是人看到小孩兒在井邊玩,可能掉下去,都會勸阻,無論是否是自己的孩子,這就是本能。所以很多醫生在院外搶救病人后,記者采訪問ta當時怎么想的,絕大多數人說的都是“啥都沒想,只想救人”。這就是本能。)所以醫生建議住院治療是非常正常而且正確的。
為什么題主會問這個問題呢?因為如今的醫療費用昂貴,超出了很多家庭的承受能力。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藥價、手術費、治療費等等,都不是醫院定價的,醫院是沒有定價權的,物價部門決定價格,醫院只能執行。以藥品為例,人血白蛋白屬于稀缺藥品,但是醫院售價比藥店售價低得多,如果醫院想賺錢這么稀缺的藥品為啥不定高價呢?因為醫院藥價是物價部門管理的,而藥店屬于盈利單位,可以任意定價。現在醫藥分開還沒有落實,肯定會很快落實的,到那個時候大家自然會明白,醫生跟藥價高低有沒有關系。藥品以外其他部分收費同理。只能說祝大家也包括我自己好運。
題主為什么會提出這個問題,換一個角度看,如果病人是你的父母和病人是你的孩子,你的選擇會一樣嗎?毋庸諱言,多數人不會放棄自己的孩子,卻很容易放棄父母,我不想評論太多,只想說這就是人性。很多人并不是因為花錢多而問這個問題,而是因為覺得花的不值而問這個問題。為什么會不值?不是因為不孝順、沒人性,而是因為真的沒錢。“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電影《我不是藥神》里面這句臺詞話糙理不糙。醫生經常感慨,要是自己得了癌癥,也一樣治不起。所以說無論醫患都有一個共同的,也是最根本的敵人,貧窮。
但是大家還應該滿懷希望,這種希望并非傻樂呵,而是確有根據。在小仲馬時代青壯年的茶花女死于肺炎,在魯迅時代華小栓死于肺結核,在大約20年前肺癌的平均生存時間大約6個月。但是如今青壯年死于肺炎的非常非常少,死于肺結核的很少很少,肺癌的平均生存期遠遠超過了半年。之所以取得如今的成績,就是因為當肺炎、結核被看做不治之癥的時候,仍有醫生在勸患者繼續治療,仍有患者和家屬不放棄,或許其中很多人都不幸沒能戰勝病魔,但是一個一個病例的積累讓醫生對疾病有了更多認識,為最終戰勝疾病打下了一磚一瓦的基礎,最終實現質的突破,直至把不治之癥變成治愈率很高死亡率很低的疾病。沒有這些人金錢健康乃至生命的付出,我們今天都不會討論腫瘤花費治療的問題,而還在想肺炎怎么辦、得了結核要不要把患者棄之荒野以免傳染別人。我認為有理由相信,在不遠的將來腫瘤也會變成普通的疾病,當然這需要醫患的共同你努力。
總之,前途光明,道路艱險,曙光初現,仍需努力。沒有一種選擇適合所有人,所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正確的選擇。
【看了下面的評論,深刻的領悟了一個道理,不學醫的都比醫生懂 :)】
更多相關建議:
作為一個三甲醫院腫瘤科首席放療物理師,我管過的肺癌患者之數處于各類之首!根據臨床經驗,一個人不理解家屬和醫生,為什么要給死亡率高的肺癌患者醫治,答案基本很明確,是這個病沒長在他身上,典型的站著說話不腰疼!
為什么這么說?
一,我設計過上萬的癌癥放射治療方案,我還沒看見過一個人在確診癌癥后,自己說不希望自己能治愈的!當一個自己得癌癥了,就只會希望醫院醫護能好好給自己治,更希望家屬能支持他治!
二,如果這個生病的人,是家里的頂梁柱,在臨床中,經常有家屬在我面前崩潰過,哭過,作為家屬是多么的希望患者能康復!這個人的倒下,他身上的擔,誰來擔?不是每個家庭都做好了的預案!
三,既然在大家眼里,你已經知道只是說肺癌死亡率高,而不是100%的死亡率,這就可見,依然是有人能治愈的!根據臨床一線經驗,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每年都有患者顛覆你的認知,有人活了一年又一年!我手上就有多人,沒手術,就放療加化療,都存活至今!
總結,努力去治療了,不代表肯定能治愈;但是,不治療,難道癌癥還能自愈不成?
更多相關建議:
問這個問題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
那是別人的家人,真的面對死亡有幾個人可以坦然自若,可以就輕易說放棄?
有些癌癥治療方法延長了幾個月或者半年一年的生存時間,總有人來說這幾個月的能干啥,但是對于癌癥患者,這幾個月也許可以看見子女完成高考,可以看著孩子成家,可以了卻很多心愿,也讓家人能更久地陪伴。
在即將失去的時間里,這種心愿和陪伴才更顯珍貴。
而且面對肺癌,我更提倡早期篩查,也有完成這方面的專欄。
早期肺癌同樣可以治愈,現在國內肺癌死亡率如此之高,很大原因就是很多肺癌患者發現就是晚期。
而且晚期肺癌,現在也有存活十幾年的病人了,所以得了癌癥不要一開始就萬念俱灰。
當然,也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事實:要根據家庭條件考慮投入的治療經費,我看見過舉債治療的,這種我一直不鼓勵,不管什么,還是需要盡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