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備孕和孕期,葉酸的補充一直是準媽媽們關注的焦點。其中一個常見疑問就是:葉酸要一直吃到孩子出生嗎?這個問題沒有簡單的一概而論的答案,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葉酸屬于 B 族維生素,對人體意義重大。人體自身無法合成葉酸,必須從外界獲取。它在體內還原成具有生理活性的四氫葉酸,參與核酸和蛋白質合成,對細胞分裂和組織生長極為關鍵。尤其在孕期,葉酸對胎兒發育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般建議女性在備孕前 3 個月就開始補充葉酸,每天攝入 400 - 800 微克,一直服用到孕早期(0 - 12 周)。這是因為孕早期是胎兒神經管發育的黃金時期,充足的葉酸能大大降低胎兒神經管缺陷風險,比如常見的脊柱裂和無腦兒等問題。
那為何有人會問是否要吃到孩子出生呢?這可能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 個體差異:部分孕婦存在葉酸代謝障礙。人體對葉酸的吸收和利用依賴一系列代謝過程,一旦相關基因發生突變,就會影響葉酸代謝。比如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MTHFR)基因突變,會使葉酸活性形式生成受阻。這類孕婦僅靠常規補充難以滿足需求,所以可能需要延長葉酸補充時間至整個孕期甚至更久。若經基因檢測等診斷為葉酸代謝障礙,可在醫生指導下加大葉酸補充劑量,比如從常規的每天 400 - 800 微克,增加到每天 4 - 5 毫克,且需全程補充。
- 胎兒發育情況:倘若胎兒存在神經管發育異常等高風險因素,像之前生育過神經管畸形患兒,或孕期產檢發現胎兒有神經管發育異常跡象,為降低不良妊娠結局風險,醫生通常會建議持續補充葉酸。除常規劑量補充外,可能還需增加富含葉酸食物的攝入,像綠葉蔬菜(菠菜、西蘭花等)、豆類、堅果等。烹飪富含葉酸食物時,要注意采用恰當方式,減少葉酸流失,比如縮短烹飪時間、避免高溫油炸。
- 孕婦飲食結構:孕期葉酸需求增加,普通成年人每天推薦攝入量為 400 微克,而孕婦在孕早期為 600 微克,孕中晚期為 500 微克。若孕婦日常飲食中富含葉酸食物攝入嚴重不足,就可能需要額外補充葉酸至孩子出生。若孕婦不喜歡吃蔬菜,可嘗試將蔬菜做成蔬菜汁、蔬菜餅等,增加攝入量;也可選擇強化葉酸的食品,如部分面包、谷物等。但要注意查看食品標簽,確保不過量攝入。
葉酸并非補充得越多越好,過量攝入葉酸會帶來不良影響,如影響鋅吸收,導致孕婦缺鋅,進而影響胎兒生長發育;還可能掩蓋維生素 B12 缺乏癥狀,延誤診斷和治療。正常情況下,每天葉酸攝入量不要超過 1000 微克。
關于葉酸補充到孩子出生的相關問題,下面再為大家解答幾個常見疑惑:
- 哺乳期還需要補充葉酸嗎?:哺乳期建議每天攝入 500 微克葉酸,這有助于保證乳汁質量,為寶寶提供充足營養。
- 只通過食物補充葉酸,不服用葉酸補充劑可以嗎?:天然食物中葉酸生物利用度僅 50%,且烹飪損失率達 70%,即便大量食用富含葉酸食物,也難滿足孕期需求,所以通常建議結合葉酸補充劑一起。
- 葉酸可以和其他維生素一起吃嗎?:一般可以,但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比如葉酸和維生素 B12 一起補充,可預防巨幼紅細胞性貧血,但要注意劑量,避免相互影響。
- 錯過孕前補充葉酸,懷孕后再開始補充來得及嗎?:來得及,發現懷孕后應立即開始補充葉酸,至少補充到孕早期結束,同樣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胎兒神經管缺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