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脂,這個與我們健康緊密相連的指標,一旦升高,就如同身體發出的警報信號,提醒我們需要關注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了。血脂高不僅可能引發一系列不適癥狀,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風險。那么,血脂高具體有哪些癥狀出現?在飲食上又該吃些什么食物來加以調節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
血脂高的癥狀表現
- 黃色瘤:這是血脂高較為典型的一個癥狀。當血脂過高時,脂質會在皮膚下沉積,進而形成黃色瘤。最常見的部位是眼瞼周圍,表現為黃色或橙色的斑塊,邊界清晰,質地柔軟,不痛也不癢。除了眼瞼,在肘部、膝部、臀部等部位也可能出現。比如在肘部,可能會出現結節性黃瘤;嚴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癥患者,還可能在全身出現多發性的小丘疹,周圍有紅暈,常伴有瘙癢,這被稱為發疹性黃瘤。
- 頭暈乏力:血液中脂質增多,會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減慢。這樣一來,大腦供血就會不足,患者便經常會感到頭暈,特別是在早晨起床后,或者突然起身時,這種頭暈感更為明顯。同時,身體還會覺得乏力,精神狀態不佳,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 視力模糊:血脂升高后,血液中的脂蛋白容易沉積在眼部血管,影響眼部的血液循環和營養供應,從而導致視力模糊。在初期,這種情況可能只是偶爾出現,但隨著血脂持續升高,視力模糊的程度會逐漸加重,甚至可能引發眼部其他病變。
- 腹痛:過高的血脂會在胰腺周圍的血管沉積,引發胰腺炎,此時患者就會出現腹部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異,可為隱痛、脹痛,也可能是劇痛,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并且可能向背部放射。同時,還常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對身體健康影響較大。
- 心血管癥狀:長期血脂高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使得血管壁增厚變硬,管腔狹窄,進而影響心臟和血管功能。患者可能會出現胸悶、胸痛的癥狀,尤其是在活動后或情緒激動時,胸痛可能還會放射至左肩、左臂。嚴重時,甚至可引發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 其他癥狀:比如可能出現早發性角膜環,表現為角膜外緣呈灰白色或白色的渾濁區,由角膜脂質沉積所致,常發生于 40 歲以下人群。還有可能出現眼底改變,嚴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癥可出現脂血癥眼底改變 。另外,血脂高的患者往往伴有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更為明顯,通常表現為腰圍增大,體重超過正常范圍 。并且,血脂高與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之間存在一定關聯,患者可能在睡眠中出現打鼾、憋醒等情況,白天則感到困倦、乏力、嗜睡 。
血脂高的原因分析
- 飲食因素:長期攝入過多高膽固醇、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是導致血脂升高的常見原因。像動物內臟,如豬肝、豬腎等,富含大量膽固醇;肥豬肉、油炸食品等含有較多飽和脂肪;糖果、甜飲料、糕點等則屬于高糖食品。這些食物吃多了,身體無法及時代謝,就會使血脂升高。例如,一個人長期喜歡吃油炸類的快餐食品,每周有 5 天以上的晚餐都包含炸雞、薯條等高脂食物,那么他患高血脂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 缺乏運動:現代人生活方式較為 sedentary,很多人日常運動量嚴重不足。長期不運動,身體消耗的能量就少,多余的熱量就會轉化為脂肪堆積在體內,導致體重增加,進而影響血脂代謝,使得血脂升高。比如一些上班族,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坐在辦公桌前,上下班也是以車代步,很少有機會進行體育鍛煉,這類人群就容易出現血脂問題。
- 肥胖:肥胖與血脂高密切相關。肥胖者體內脂肪含量過多,脂肪細胞會釋放一些物質影響血脂代謝,導致血脂升高。而且肥胖往往伴隨著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飲食不合理、運動缺乏等,這些因素共同作用,進一步加重了血脂異常的情況。例如,一個體重指數(BMI)超過 30 的肥胖者,其血脂高的概率要比正常體重者高出很多。
- 遺傳因素:某些遺傳基因的缺陷或突變,會導致身體脂質代謝異常,從而引發高血脂。這種家族性的高血脂往往發病年齡較早,病情也可能較為嚴重。比如家族中如果有多位親屬在年輕時就患有高血脂,那么其他家族成員患高血脂的風險也會顯著增加。
- 疾病因素:一些疾病也會引起血脂升高,如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會影響脂肪代謝,導致血脂異常;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會使脂質代謝減慢,造成血脂升高;還有腎病綜合征等疾病,同樣會對血脂代謝產生不良影響。例如,一位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長期控制不佳,那么他出現血脂高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
血脂高適合吃的食物
- 蔬菜類:
- 芹菜:富含膳食纖維,能與腸道內膽固醇結合,阻止其吸收,促進膽固醇排出體外。芹菜中的芹菜素還有助于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降低血脂對血管的不良影響。血脂高的人群可以每天食用 100 - 200 克芹菜,可涼拌、清炒或榨汁飲用。
- 香菇:含有香菇多糖等成分,能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香菇可以與其他蔬菜一起炒制,或者用來煲湯,每周食用 2 - 3 次,每次 5 - 10 朵。
- 山藥:富含黏液蛋白,能減少皮下脂肪沉積,避免肥胖,有助于調節血脂。可以將山藥清蒸后直接食用,也可與其他食材一起燉煮,每天食用量 50 - 100 克為宜。
- 水果類:
- 山楂:能促進膽固醇排泄,還含有山楂酸等成分,可促進脂肪分解,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可以每天吃 5 - 10 顆山楂,或用山楂泡水喝,但要注意胃酸過多者不宜多吃。
- 蘋果:富含果膠,可降低腸道對脂肪和膽固醇的吸收,有助于調節血脂。建議每天吃 1 - 2 個蘋果,可直接食用,也可做成蘋果沙拉。
- 柚子:含有類黃酮,能降低血脂。每天可食用 100 - 150 克柚子,即半個柚子左右的量。
- 全谷物類:
- 燕麥:富含膳食纖維和 B 族維生素,能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降低血脂。可以每天用 30 - 50 克燕麥片煮粥作為早餐,堅持食用效果較好。
- 糙米:保留了更多的營養成分,其含有的膳食纖維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排出多余脂質。可以將糙米與大米混合煮飯,糙米占比可在 1/3 - 1/2。
- 蕎麥:同樣富含膳食纖維,能降低血脂。可以用蕎麥粉制作面條、饅頭等主食,每周食用 3 - 4 次。
- 豆類及豆制品:
- 大豆:富含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和膳食纖維,有助于降低血清膽固醇。可以每天喝一杯豆漿,約 200 - 300 毫升,或者食用 100 - 150 克豆腐。
- 紅豆: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多種營養成分,能輔助調節血脂。可以用紅豆煮粥或制作豆沙,每周食用 2 - 3 次。
- 低脂高蛋白食物:
- 雞胸肉:富含優質蛋白,脂肪含量低,適量攝入可補充營養,又不會導致血脂升高。每天可食用 100 - 150 克雞胸肉,可水煮后涼拌,或者煎制(用少量健康油脂)。
- 魚蝦:如三文魚、鱈魚、蝦等,富含優質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像三文魚富含 Omega - 3 脂肪酸,能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每周可食用 2 - 3 次魚蝦,每次 100 - 150 克,可采用清蒸、烤制等烹飪方式。
- 堅果類:
- 杏仁: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和 Omega - 3 脂肪酸,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每天可吃 10 - 15 顆杏仁,但要注意選擇原味的,避免鹽焗或糖漬的。
- 核桃:含有多種對心血管有益的營養成分,能改善血脂構成。每天食用 2 - 3 個核桃即可,可直接吃,也可加入到粥或沙拉中。
血脂高相關問答
- 血脂高可以吃雞蛋嗎?:可以適量吃。雞蛋黃雖然含有一定膽固醇,但同時也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如卵磷脂等對心血管有益的物質。一般建議血脂高的人每天吃 1 個雞蛋即可,如果血膽固醇水平很高,可隔天吃 1 個蛋黃,蛋白可正常食用。
- 喝牛奶對血脂高有影響嗎?:血脂高的人可以選擇低脂或脫脂牛奶。全脂牛奶含有一定飽和脂肪,過量飲用可能不利于血脂控制。而低脂或脫脂牛奶既能補充蛋白質等營養,又能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入,每天飲用 300 - 500 毫升為宜。
- 血脂高吃什么油比較好?:建議選擇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如橄欖油、亞麻籽油、茶籽油等。這些油有助于調節血脂,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每天食用油攝入量應控制在 25 - 30 克,避免使用動物油以及反復油炸過食物的油。
- 血脂高通過飲食調整多久能降下來?:這因人而異,取決于血脂升高的程度、個人飲食習慣改善的程度以及是否配合其他生活方式調整等。一般來說,如果能嚴格遵循健康飲食原則,堅持運動等,輕度血脂高者可能在 1 - 3 個月內看到血脂有所下降,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更長時間,并且可能還需要配合藥物治療。
- 血脂高可以吃甜食嗎?:應盡量少吃甜食。甜食大多含有高糖,高糖飲食不僅會導致血糖上升,還可能引起胰島素抵抗,影響血脂的正常代謝。如果想吃甜食,可以偶爾選擇一些低糖或無糖的食品,但也要注意控制量。
希望通過對血脂高癥狀、原因以及飲食調節的介紹,能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應對血脂高這一問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守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