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敏是人體接觸某些物質后發生的過度免疫反應,會給日常生活帶來諸多困擾。很多人希望通過飲食來緩解過敏癥狀,“抗過敏的食物” 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接下來,我們就深入探討這一話題,從過敏的成因出發,詳細介紹具有抗過敏功效的食物及其原理、食用方法,助您通過飲食更好地應對過敏問題。
過敏的成因
過敏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 遺傳因素:過敏體質往往具有家族遺傳性。如果家族中有過敏病史,個體發生過敏的可能性會顯著增加。相關研究表明,父母一方有過敏史,孩子過敏的幾率約為 30% - 50%;若父母雙方都有過敏史,孩子過敏的幾率可高達 60% - 80%。比如,父母中有一方對花粉過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花粉過敏的可能性就較大。
- 免疫系統異常:免疫系統本應保護身體免受病原體侵害,但在過敏患者體內,它會錯誤地將某些無害物質(如花粉、塵螨、特定食物等)識別為威脅,進而啟動免疫反應。當這些被識別為 “敵人” 的過敏原首次進入人體時,免疫系統會產生針對該過敏原的特異性抗體 IgE。當相同過敏原再次進入人體,就會與 IgE 結合,激活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釋放組胺等化學介質,引發過敏癥狀,如皮膚瘙癢、紅腫,呼吸道的打噴嚏、咳嗽等。
- 環境因素:現代生活環境中,過敏原無處不在。空氣中的塵埃、花粉、霉菌孢子等微小顆粒,很容易引發呼吸道過敏和皮膚過敏。像春秋季節,花粉大量飄散,很多過敏患者此時就會出現過敏性鼻炎癥狀,頻繁打噴嚏、流鼻涕。化學物質,如蚊香、塑料、橡膠、染料、油漆等,其化學成分也可能對某些個體產生刺激或過敏反應。比如,部分人接觸新裝修房間中的油漆味,可能會出現皮膚瘙癢、呼吸道不適等過敏癥狀。此外,寵物皮毛上油脂腺分泌的蛋白質,以及皮屑、毛發等,都可能成為過敏原,讓對寵物過敏的人出現過敏反應。
- 飲食因素:某些食物如海鮮、芒果、菠蘿、牛羊肉等,含有特定的蛋白質或其他成分,容易引發過敏反應。海鮮中的蝦、蟹等,其蛋白質結構與人體自身蛋白質有差異,部分人食用后免疫系統會將其視為外來異物,從而引發過敏。食品添加劑,如防腐劑、色素、香精等,也可能對某些個體產生刺激或過敏。例如,一些對防腐劑過敏的人,食用含有此類添加劑的加工食品后,可能會出現皮膚紅疹、胃腸道不適等癥狀。
具有抗過敏功效的食物
雖然食物不能完全治愈過敏,但一些富含特定營養成分的食物,確實有助于減輕過敏癥狀、增強身體免疫力,在應對過敏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
- 富含維生素 C 的食物:維生素 C 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和抗組胺功效,能有效減輕身體產生的過敏癥狀,同時增強身體免疫力。許多水果和蔬菜都是維生素 C 的優質來源。柑橘類水果如橙子、柚子、檸檬等,維生素 C 含量豐富。以橙子為例,每 100 克橙子中維生素 C 含量可達 33 毫克左右。經常食用橙子,有助于抑制組胺釋放,緩解過敏導致的皮膚瘙癢、紅腫等癥狀。草莓也是富含維生素 C 的水果,每 100 克草莓維生素 C 含量約為 47 毫克,其抗氧化作用能幫助身體抵抗自由基侵害,減輕過敏反應。蔬菜中的青椒,維生素 C 含量在蔬菜中名列前茅,每 100 克青椒維生素 C 含量可達 72 毫克左右,多食用青椒,對減輕過敏癥狀有積極作用。
- 富含維生素 D 的食物:維生素 D 在人體免疫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不僅可以加速人體新陳代謝,有助于過敏癥狀的緩解與痊愈,還能調節免疫細胞功能,減少過敏反應發生。海魚如三文魚、金槍魚、沙丁魚等,脂肪含量較高,同時富含豐富的維生素 D。以三文魚為例,每 100 克三文魚中維生素 D 含量約為 500 - 1000 國際單位。經常食用三文魚,能為身體補充維生素 D,增強身體對過敏的抵抗力。動物肝臟如雞肝、豬肝等,也是維生素 D 的優質來源。每 100 克雞肝中維生素 D 含量約為 280 國際單位。適量食用動物肝臟,可滿足身體對維生素 D 的需求,促進身體恢復。蛋黃中不僅含有維生素 D,還富含其他營養素,有助于身體健康。雖然蛋黃中維生素 D 含量相對不是特別高,但日常飲食中適量食用雞蛋,也能補充一定量的維生素 D。
- 富含 ω - 3 脂肪酸的食物:ω - 3 脂肪酸可以減少血液脂質,增強細胞功能,抑制過敏反應的產生與加重。深海魚類是 ω - 3 脂肪酸的重要來源,像秋刀魚、沙丁魚、鱈魚等。以沙丁魚為例,每 100 克沙丁魚中 ω - 3 脂肪酸含量約為 2 克左右。每周適量食用沙丁魚等富含 ω - 3 脂肪酸的深海魚,有助于緩解過敏癥狀,減輕炎癥反應。亞麻籽油含有豐富的 ω - 3 脂肪酸,適合在過敏期間食用。在烹飪中使用亞麻籽油,不僅能為身體補充 ω - 3 脂肪酸,還有助于改善身體的炎癥狀態,減輕過敏不適。
- 富含益生菌的食物: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菌群平衡對免疫系統正常功能的維持至關重要。適當補充益生菌,可調整人體腸道內菌群生態,增加體內有益菌菌群,提高腸道黏膜免疫力,有助于緩解過敏癥狀。酸奶是常見的富含益生菌的食物,選擇無添加的原味酸奶,效果更佳。其中的乳酸菌等益生菌,能調節腸道菌群平衡,降低食物過敏原透過腸壁進入人體的幾率。發酵豆制品如豆豉、腐乳等,也含有一定量的益生菌。豆豉在發酵過程中,產生多種有益微生物,有助于腸道健康,增強身體免疫力。對于乳糖不耐受人群,還可選擇含有益生菌的補充劑,但最好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 其他具有抗過敏作用的食物:
- 蘋果:蘋果中含有的槲皮素和果膠,具有天然抗組胺特性。蘋果皮中的多酚類物質能穩定肥大細胞,減少組胺釋放。建議每日食用 1 個帶皮蘋果,可有效減輕皮膚瘙癢和蕁麻疹發作頻率。
- 西蘭花:西蘭花富含蘿卜硫素和維生素 C,能抑制組胺釋放。每周食用 3 - 4 次西蘭花,可增強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對緩解花粉過敏引起的鼻塞癥狀有幫助。烹飪時建議焯水后涼拌,這樣能最大程度保留營養成分。
- 生姜:姜辣素能阻斷 IgE 抗體與過敏原結合,緩解過敏性鼻炎流涕等癥狀。鮮姜切片泡水飲用,或在烹飪時加入生姜,對冷空氣誘發的支氣管收縮還有舒張作用。
- 綠茶:綠茶中的兒茶素 EGCG 可調節 Th1/Th2 免疫平衡,減少塵螨過敏導致的眼結膜充血等癥狀。每日飲用 2 杯淡綠茶為宜,但要避免空腹飲用,以免影響鐵吸收。
- 蜂蜜:本地原蜜中含有微量花粉抗原,規律攝入能誘導免疫耐受。建議晨起空腹用 1 勺蜂蜜沖水飲用,連續飲用 3 個月左右,可降低季節性過敏發作強度。但糖尿病患者需慎用。
食用建議與注意事項
- 合理搭配:在日常飲食中,應將各類具有抗過敏功效的食物合理搭配,確保營養均衡。例如,早餐可選擇一杯富含益生菌的酸奶,搭配一個橙子和一小把堅果;午餐可以有一份清蒸的深海魚,搭配炒青椒和米飯;晚餐則可食用胡蘿卜炒肉絲,搭配小米粥和蒸南瓜。這樣一天下來,能從多種食物中獲取不同的營養成分,協同發揮抗過敏作用。
- 避免食用已知過敏原:每個人的過敏原各不相同,在選擇食物時,務必明確自己的過敏原并嚴格避免食用。比如,對海鮮過敏的人,就應遠離蝦、蟹、貝類等海鮮食物;對牛奶過敏的人,要避免食用牛奶及各類含牛奶成分的食品。如果不確定自己的過敏原,可前往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以便精準規避。
- 注意烹飪方式:烹飪方式會影響食物的營養成分和抗過敏效果。盡量采用清蒸、水煮、涼拌等健康的烹飪方式,避免高溫油炸、油煎。高溫油炸會破壞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如富含 ω - 3 脂肪酸的深海魚,油炸后其營養成分會大量流失,且可能產生有害物質,加重身體負擔。
- 觀察身體反應:在食用新的食物或增加某種食物攝入量時,要密切觀察身體反應。如果食用后出現過敏癥狀加重或其他不適,應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時就醫。例如,食用某種堅果后,若出現皮膚瘙癢加劇、呼吸急促等癥狀,很可能是對該堅果過敏,需避免再次食用。
常見問題解答
- 食物過敏和食物不耐受有什么區別?
食物過敏是免疫系統對食物中的特定成分產生的異常免疫反應,嚴重時可危及生命,癥狀通常在食用后短時間內出現,如幾分鐘到幾小時內。而食物不耐受并非免疫反應,主要是由于人體缺乏消化某些食物成分的酶等原因導致,癥狀相對較輕,一般在食用后數小時甚至數天后出現,常見癥狀為胃腸道不適,如腹脹、腹痛、腹瀉等。 - 吃抗過敏食物多久能看到效果?
這因人而異,取決于個人體質、過敏嚴重程度以及飲食調整情況等。一般來說,堅持食用一段時間,如 2 - 3 周后,部分人可能會感覺到過敏癥狀有所減輕,如皮膚瘙癢緩解、打噴嚏次數減少等。但要達到更明顯效果,可能需要持續食用數月,并配合良好生活習慣。 - 正在服用抗過敏藥物,還能吃這些抗過敏食物嗎?
可以。抗過敏食物和抗過敏藥物作用機制不同,食物主要通過營養補充、調節身體機能來輔助減輕過敏癥狀,與藥物不沖突。但在食用時,最好與藥物間隔一定時間,如 1 - 2 小時,以免影響藥物吸收。同時,要遵循醫生建議,按時按量服用藥物,不能因食用了抗過敏食物就擅自減少藥量。 - 兒童過敏能通過吃這些食物改善嗎?
兒童過敏可以通過合理攝入抗過敏食物來輔助改善癥狀。但兒童身體發育尚未完全,飲食需更加謹慎。在給兒童食用新的抗過敏食物時,要從少量開始,觀察是否有不良反應。同時,由于兒童過敏原因復雜,若過敏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綜合治療,不能僅依賴食物改善。 - 孕婦過敏能吃抗過敏食物嗎?
孕婦過敏可以選擇一些常見的抗過敏食物,但同樣要謹慎。像海鮮類食物,雖然富含營養,但部分孕婦可能對其過敏,食用前要確保自身不過敏。而且,孕婦飲食需考慮對胎兒的影響,若不確定某種食物是否適合自己,最好咨詢醫生后再食用。例如,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桿菌孢子,孕婦食用不當可能有風險,所以孕婦食用蜂蜜前應先咨詢醫生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