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哺乳期媽媽都會面臨 “想喝湯補營養又擔心沒奶” 的困擾,畢竟湯品是產后補充水分和營養的重要方式,還能直觀幫助提升泌乳量。接下來這篇文章會從哺乳期媽媽的身體需求出發,先講清喝湯的關鍵意義,再分析泌乳不足的常見原因,對應給出具體湯品做法,最后解答大家常問的問題,幫媽媽們輕松喝出營養與奶水。
哺乳期喝什么湯營養又增奶?科學喝湯指南幫你輕松下奶
哺乳期是媽媽和寶寶都很關鍵的特殊時期,媽媽不僅需要補充生產時消耗的氣血,還要通過乳汁給寶寶提供生長所需的全部營養。而湯品因為水分充足、營養易吸收,成為很多媽媽的首選,但不少人會困惑:到底喝什么湯才能既補營養又增奶?其實只要找對方向,避開誤區,普通家常湯也能發揮大作用。
首先得明白,哺乳期媽媽喝湯的核心需求有兩個:一是補充優質蛋白、鐵、鈣、維生素等營養素,幫助身體恢復,同時讓乳汁更有營養;二是通過充足水分(湯里的水分占比很高)和特定食材的搭配,刺激乳腺分泌,提升泌乳量。但很多媽媽喝了不少湯卻沒效果,甚至出現堵奶,往往是沒找對 “泌乳不足” 的原因,也沒選對湯品做法。
先搞懂:泌乳不足可能是這 3 個原因,對應喝湯更有效
很多媽媽覺得 “喝湯沒奶就是湯不對”,其實先找到泌乳不足的根源,再針對性喝湯,效果會翻倍。常見的泌乳不足原因主要有 3 類,每類都有對應的湯品解決方案。
原因 1:營養不夠,乳腺 “沒原料” 產奶
乳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脂肪、乳糖和水分,要是媽媽每天攝入的優質蛋白不夠,比如只喝蔬菜湯、清淡米湯,乳腺就像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自然沒法產出足夠奶水。這類媽媽的典型表現是:奶水清稀、量少,同時容易疲勞、臉色蒼白。
對應湯品:高蛋白增奶湯,幫乳腺補 “原料”
這類湯的關鍵是搭配優質蛋白食材,比如魚、禽、蛋、豆制品,同時加少量通乳食材,既能補營養又能促泌乳。推薦 2 道簡單易做的湯,新手媽媽也能輕松上手:
① 鯽魚豆腐湯(經典高蛋白款,新手必學)
- 食材準備:新鮮鯽魚 1 條(約 500g,選小刺少的品種,比如土鯽魚)、嫩豆腐 1 塊(約 200g)、生姜 3 片、蔥段、少許鹽、白胡椒粉(可選)、食用油 1 小勺
- 詳細步驟:
- 鯽魚處理干凈:去鱗、去鰓、去內臟(注意把魚腹里的黑膜刮掉,避免腥味),用廚房紙吸干表面水分;豆腐切成 2cm 見方的小塊,用溫水泡 5 分鐘(減少豆腥味)。
- 煎魚不破皮技巧:鍋燒熱后倒少許油,轉中小火,放姜片擦一下鍋,再放入鯽魚,煎至兩面金黃(一面煎 2-3 分鐘再翻面,中途別頻繁動魚)。
- 加開水煮湯:魚煎好后,立即倒入足量開水(一定要用開水,湯才會奶白),沒過魚身 2 指,放入蔥段,大火煮沸后轉小火煮 20 分鐘。
- 加豆腐燜煮:放入豆腐塊,繼續小火煮 10 分鐘,最后加少許鹽調味,喜歡胡椒味的可以撒一點白胡椒粉,關火即可。
- 小貼士:喝湯時一定要吃魚肉和豆腐,因為大部分蛋白質還在食材里,只喝湯等于浪費營養;如果擔心魚刺,可先把魚肉剔下來煮,或者給寶寶喂奶前過濾掉魚刺。
② 花生紅棗烏雞湯(補氣血 + 高蛋白,適合產后虛弱媽媽)
- 食材準備:烏雞半只(約 500g,處理干凈)、紅衣花生 50g、紅棗 5 顆(去核,避免上火)、桂圓 3 顆(去殼,少量即可,多了易上火)、生姜 2 片、鹽少許
- 詳細步驟:
- 烏雞焯水去血沫:烏雞切成大塊,冷水下鍋,加 1 片姜、少許料酒(可選,去腥味),大火煮沸后撇去表面血沫,撈出用溫水沖洗干凈。
- 砂鍋慢燉更出味:砂鍋里加足量溫水,放入烏雞塊、花生、紅棗、桂圓、剩余姜片,大火煮沸后轉最小火,蓋上蓋子燉 1.5-2 小時(如果用高壓鍋,上汽后壓 20 分鐘即可)。
- 調味出鍋:燉好后加少許鹽,攪拌均勻即可,不用加太多調料,避免掩蓋食材本身的鮮味。
- 小貼士:這款湯偏溫補,適合產后氣血不足、手腳冰涼的媽媽,要是夏天喝或者容易上火,可減少桂圓用量,加 1 片陳皮去燥。
原因 2:水分不足,乳汁 “變濃稠” 難分泌
乳汁里 70% 以上是水分,要是媽媽每天喝的湯、水不夠,身體會優先保證自己的水分需求,減少乳汁分泌,就算有奶也可能偏濃稠,寶寶吸著費力,時間久了還可能堵奶。這類媽媽的表現是:口干舌燥、尿量少、奶水偏稠,偶爾有堵奶刺痛感。
對應湯品:高水分清潤湯,幫身體補 “水分”
這類湯不用太油膩,重點是多喝湯水,同時搭配清熱潤喉的食材,避免上火堵奶。推薦 2 道清潤又補水的湯:
① 絲瓜雞蛋湯(清淡補水,預防堵奶)
- 食材準備:絲瓜 1 根(約 300g,選嫩一點的,去皮后不易發黑)、雞蛋 2 個、番茄 1 個(可選,增加鮮味)、蔥花、鹽、香油少許
- 詳細步驟:
- 食材處理:絲瓜去皮后切成滾刀塊,番茄去皮切成小塊,雞蛋打入碗中,加少許鹽攪勻。
- 炒雞蛋:鍋燒熱后倒少許油,倒入蛋液,用筷子快速攪散,炒成小塊后盛出備用(雞蛋別炒太老,嫩一點更入味)。
- 煮湯底:同一口鍋,不用額外加油,放入番茄塊炒出汁水,加足量開水煮沸,放入絲瓜塊,煮 3-5 分鐘至絲瓜變軟。
- 出鍋調味:放入炒好的雞蛋,加少許鹽調味,煮 1 分鐘后關火,撒上蔥花,滴 1-2 滴香油即可。
- 小貼士:絲瓜有 “通乳” 的說法,而且水分足、熱量低,就算產后需要控制體重的媽媽也能喝;要是擔心涼性,可在煮湯時加 1 片生姜中和。
② 玉米須瘦肉湯(利水消腫 + 補水,適合產后水腫媽媽)
- 食材準備:新鮮玉米 1 根(帶須,玉米須別扔,有消腫作用)、瘦肉 150g、胡蘿卜 1 根、馬蹄 3 個(可選,清熱)、鹽少許
- 詳細步驟:
- 食材處理:玉米洗凈,切成小段,玉米須用清水沖洗干凈(別搓太用力,避免流失營養);瘦肉切成薄片,用少許鹽、淀粉抓勻腌制 10 分鐘(讓肉更嫩);胡蘿卜去皮切滾刀塊,馬蹄去皮對半切。
- 煮湯底:鍋里加足量清水,放入玉米段、玉米須、胡蘿卜塊、馬蹄,大火煮沸后轉小火煮 20 分鐘。
- 加瘦肉煮:放入腌制好的瘦肉片,用筷子攪散,煮 5-8 分鐘至瘦肉完全變色(別煮太久,肉會老),最后加少許鹽調味即可。
- 小貼士:這款湯不僅水分足,玉米須還能幫助產后媽媽消除水腫,適合剛生完寶寶、下肢水腫的媽媽;玉米須要是覺得口感不好,喝湯時過濾掉就行。
原因 3:乳腺不通,奶水 “堵在里面” 出不來
有些媽媽營養和水分都夠,但還是沒奶,其實是乳腺管不通暢,奶水堵在里面,寶寶吸不出來,身體就會誤以為 “寶寶不需要這么多奶”,慢慢減少泌乳。這類媽媽的表現是:乳房有硬塊、脹痛,寶寶吸奶時疼痛明顯,奶水忽多忽少。
對應湯品:通乳散結湯,幫乳腺 “通管道”
這類湯會搭配一些有通乳作用的食材,比如通草、王不留行(注意用量,別過量),同時搭配溫和的食材,避免刺激乳腺。推薦 1 道安全又有效的通乳湯:
通草豬蹄湯(溫和通乳,適合輕微堵奶)
- 食材準備:豬蹄 1 只(前蹄更好,脂肪少、筋多)、通草 5g(藥店可買,別放太多,避免性寒)、黃芪 5g(補氣,幫助通乳)、生姜 3 片、蔥段、鹽少許
- 詳細步驟:
- 豬蹄焯水去油污:豬蹄切成小塊(買的時候讓商家切好),冷水下鍋,加姜片、蔥段、少許料酒,大火煮沸后撇去表面厚厚的油沫,撈出用溫水沖洗干凈(這一步很關鍵,能減少湯的油膩感)。
- 慢燉通乳:砂鍋里加足量溫水,放入豬蹄塊、通草、黃芪、剩余姜片,大火煮沸后轉小火,蓋上蓋子燉 2-2.5 小時(豬蹄要燉到軟爛,輕輕一咬就能脫骨)。
- 去油調味:燉好后,先撇去表面的浮油(避免太油膩導致堵奶加重),再加少許鹽調味,關火即可。
- 小貼士:通草性偏寒,要是媽媽脾胃虛弱、容易拉肚子,可加 1 顆紅棗中和;喝這道湯時,最好配合讓寶寶多吸奶,或者用溫毛巾熱敷乳房,通乳效果更好;如果堵奶嚴重、有發燒,別只靠喝湯,要及時找專業通乳師。
哺乳期喝湯的 3 個小提醒,避免走彎路
除了選對湯品,正確的喝湯方式也很重要,很多媽媽沒效果,其實是犯了這些小錯:
- 別只喝湯不吃菜 / 肉:湯里的營養只有 10%-20%,大部分蛋白質、維生素還在食材里,只喝湯等于 “丟了西瓜撿芝麻”,比如喝鯽魚豆腐湯時,魚肉和豆腐一定要吃;
- 別喝太油的湯:湯表面的浮油會增加媽媽腸胃負擔,還可能讓乳汁里脂肪含量過高,導致寶寶拉肚子或媽媽堵奶,煮好的湯最好撇去浮油再喝;
- 喝湯要適量,別過量:每天喝 1-2 碗湯(每碗約 200-300ml)即可,再搭配白開水、牛奶,保證每天總水分攝入 2000-2500ml,過量喝湯會占肚子,影響其他食物攝入,反而導致營養不均衡。
哺乳期喝湯常見問題解答
-
問:哺乳期喝骨頭湯能補鈣嗎?為什么喝了沒效果?
答:骨頭湯里的鈣含量其實很低,大部分是脂肪,想補鈣不如喝牛奶、豆腐湯,或者在湯里加一把蝦皮(洗干凈去鹽);要是想補骨湯的營養,可在湯里加玉米、胡蘿卜,同時吃少量瘦肉,別只喝濃稠的骨湯。 -
問:哺乳期不能喝哪些湯?擔心喝錯回奶。
答:確實有一些湯要避開,比如麥芽湯、山楂湯(大量時可能回奶)、花椒八角煮的濃湯(辛辣刺激,可能影響乳汁口感,寶寶不愛喝);另外,寒涼的湯比如苦瓜湯、冬瓜湯(大量),脾胃虛弱的媽媽要少喝,避免拉肚子。 -
問:喝湯后多久能看到增奶效果?要是沒效果怎么辦?
答:一般堅持喝對的湯、配合寶寶多吸奶,3-5 天能感覺到奶水變多;如果沒效果,先檢查是不是 “寶寶吸奶次數不夠”(寶寶吸奶是最好的催乳方式),或者湯品里蛋白質不夠,可適當增加魚、肉的用量,要是還是沒改善,建議咨詢醫生,排除乳腺堵塞、激素問題。 -
問:哺乳期喝中藥湯催奶靠譜嗎?比如王不留行、黃芪煮的湯。
答:中藥催奶要因人而異,比如王不留行、黃芪適合氣血不足、乳腺不通的媽媽,但要是媽媽本身容易上火,喝了可能加重癥狀;建議先咨詢專業中醫師,根據自己的體質配藥,別自己隨便買中藥煮湯,避免影響自己和寶寶。 -
問:上班族媽媽沒時間燉湯,有沒有快速又營養的增奶湯?
答:可以試試 “快手湯”,比如雞蛋紫菜湯(5 分鐘就能煮好,紫菜含鐵,雞蛋補蛋白)、番茄金針菇肥牛湯(肥牛煮 3 分鐘就熟,番茄出汁快,搭配金針菇補充膳食纖維),這些湯不用長時間燉,營養也夠,適合上班族媽媽;另外,也可以周末燉好湯,分裝在保鮮盒里,凍在冰箱,上班時加熱就能喝。
哺乳期喝湯不用追求 “名貴食材”,普通的魚、肉、蔬菜搭配好,就能既補營養又增奶。關鍵是找到自己泌乳不足的原因,對應選湯品,同時記得 “喝湯 + 吃食材 + 多吸奶” 結合,奶水自然會越來越充足,媽媽的身體也能更快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