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膽固醇是人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對維持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但如果膽固醇水平過高,就會給健康帶來諸多隱患,如引發心血管疾病、影響肝臟功能、增加認知障礙風險、導致代謝異常以及骨質疏松等。因此,維持正常的膽固醇水平至關重要。除了運動和藥物治療外,調整飲食結構也是有效降低膽固醇的方法。那么,吃什么食物能降低膽固醇呢?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
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膳食纖維,尤其是可溶性纖維,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其原理在于,可溶性纖維在腸道內可形成黏性物質,阻止膽固醇的吸收,促進其隨糞便排出體外。常見的富含可溶性纖維的食物有以下這些:
- 燕麥:燕麥富含 β- 葡聚糖這種可溶性纖維,堪稱降低膽固醇的 “佼佼者”。長期食用燕麥,有助于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 C)的含量。食用方法多樣,可煮成燕麥粥,簡單方便,還可將燕麥加入面包、餅干的制作中。但不同人群食用時需注意一些細節,比如老年人消化功能較弱,應選擇煮得更軟爛的燕麥,同時留意是否有腹脹等不適,若有則適當減少食用量;孕婦若患有妊娠糖尿病,要把控好燕麥的食用量,且選擇無添加的燕麥產品;兒童可選擇添加水果干等適合其口味的燕麥產品,烹飪時注意避免過于粗糙,以防難以消化;糖尿病患者要挑選無糖或低糖燕麥產品;高血壓患者則選擇無鹽或低鹽燕麥產品。
- 豆類:像黃豆、黑豆、紅豆、綠豆等各種豆類,不僅是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還富含膳食纖維。其中的膳食纖維能與膽汁酸結合,促使其排出體外,使得肝臟不得不從血液中攝取更多膽固醇來合成膽汁酸,進而達到降低膽固醇的目的。不過,食用豆類時要確保煮熟煮透,防止食物中毒。如果對豆類過敏,應避免食用。兒童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善,老年人腸胃蠕動緩慢,這兩類人群都應適量食用豆類,避免一次進食過多,可將豆類煮得更軟些,或者選擇豆制品。對于糖尿病、高血壓、腎病患者而言,雖可食用豆類,但要注意控制蛋白質攝入量,以免加重腎臟負擔。
- 水果:蘋果、梨、柑橘等水果富含果膠,這是一種可溶性纖維,能與腸道內的膽固醇結合,使其排出體外。例如,每天吃一個蘋果,就有助于降低膽固醇水平。水果可直接食用,方便又營養。
- 蔬菜:菠菜、胡蘿卜、西蘭花等蔬菜富含抗氧化劑和植物營養素,其中的膳食纖維也有助于調節膽固醇。日常飲食中應保證蔬菜的充足攝入,可采用多種烹飪方式,如清炒、蒸煮等,以保留蔬菜的營養成分。
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對降低膽固醇效果顯著。它們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 - C,即 “好膽固醇”)水平,同時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從而改善血脂狀況,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主要有:
- 深海魚:三文魚、金槍魚、沙丁魚、鯖魚等深海魚類富含 Omega - 3 脂肪酸。這種脂肪酸不僅能降低甘油三酯水平,還能減少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同時具有減少炎癥反應、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的作用,對心血管健康極為有益。建議每周至少食用兩次深海魚,可采用清蒸、烤制等清淡的烹飪方式,既能保留魚肉的營養,又能減少油脂的攝入。但要注意魚的新鮮度,避免食用汞含量高的魚類,同時小心魚刺卡喉。對于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來說,適量食用新鮮深海魚是不錯的選擇;腎病患者則應依據自身病情適量食用。
- 橄欖油:橄欖油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油酸。用橄欖油替代動物脂肪或黃油用于烹飪,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同時維持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在使用橄欖油時,涼拌菜可選擇冷榨橄欖油,以最大程度保留其營養成分;高溫烹調時可用精煉橄欖油。不過,即便橄欖油有益健康,也需注意控制用量,避免因油脂攝入過多導致血脂升高、肥胖等問題。對于糖尿病、高血壓、腎病等慢性疾病患者而言,可優先選擇橄欖油,但同樣要嚴格控制用量。
- 堅果:杏仁、核桃、腰果等堅果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此外,堅果中還富含維生素 E 和植物固醇,維生素 E 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防止膽固醇氧化,植物固醇可以競爭性抑制膽固醇的吸收,從而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水平。但堅果熱量較高,每天食用一小把(約 30 克)為宜,且應選擇原味堅果,避免鹽焗或糖漬堅果,以防鈉和添加糖攝入過量。
其他有助于降低膽固醇的食物
除了上述兩類食物外,還有一些食物也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 大蒜:大蒜中的硫化物有助于降低膽固醇水平,并可能具有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可將大蒜加入日常飲食中,如炒菜、涼拌菜時適當添加。
- 牛奶:牛奶中的乳清酸和鈣質可以抑制膽固醇沉積在動脈血管壁上,并能抑制體內膽固醇合成酶的活性。可選擇低脂或脫脂牛奶,每天適量飲用。
- 胡蘿卜:胡蘿卜富含果膠酸鈣和其他膳食纖維,可以與膽汁酸結合并從體內排出,從而降低膽固醇水平。可將胡蘿卜炒食、燉湯或涼拌。
- 海帶:海帶富含牛磺酸和膳食纖維,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膽固醇水平,還富含碘和其他礦物質,對甲狀腺功能有益。可將海帶涼拌、做湯或與其他食材一起烹飪。
- 玉米:玉米含有豐富的鈣、磷、硒和卵磷脂、維生素 E 等,這些成分都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可煮玉米、烤玉米,也可將玉米用于制作沙拉等。
- 山楂:山楂具有輔助降血脂、血壓、強心和抗心律不齊等作用,含有多種有機酸、果膠和可溶性膳食纖維成分,有助于降低膽固醇水平。可直接食用山楂,也可將其制作成山楂糕、山楂片等,但要注意控制糖分攝入。
降低膽固醇的飲食原則
在了解了這些有助于降低膽固醇的食物后,還需遵循一定的飲食原則,才能更好地發揮食物的作用:
- 控制飲食總量:避免暴飲暴食,合理控制每餐的進食量,維持健康體重,因為肥胖往往與高膽固醇血癥相關。
- 限制碳水化合物與脂肪攝入:減少精制谷物(如白米飯、白面包)和添加糖的攝入,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全谷物(如糙米、全麥面包)。控制脂肪攝入,尤其是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如減少紅肉(如豬肉、牛肉)、全脂乳制品、油炸食品、加工食品(如糕點、薯片)的攝入。
- 增加蔬菜和優質蛋白質的攝入:保證每天蔬菜攝入量不少于 500 克,種類盡量多樣化。除了豆類提供的植物蛋白外,還可選擇瘦肉(如雞肉、魚肉)、低脂乳制品、蛋類等優質蛋白質來源,以滿足身體對蛋白質的需求,同時避免過多脂肪攝入。
- 保持飲食均衡:不要過度依賴某幾種食物,應將各類有助于降低膽固醇的食物合理搭配,保證營養全面。例如,早餐可食用燕麥粥搭配牛奶、堅果和水果;午餐可選擇一份清蒸深海魚、一份炒蔬菜和一份糙米飯;晚餐可準備豆腐、胡蘿卜、海帶等食材制作的菜肴,搭配全麥饅頭。
降低膽固醇的綜合建議
雖然通過飲食調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膽固醇水平,但為了更好地維護身體健康,還需結合其他生活方式的改變:
- 適量運動:每周進行至少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跑步、游泳、騎自行車等,也可適當進行力量訓練。運動能夠提高身體代謝率,促進脂肪消耗,有助于降低膽固醇水平,還能增強心血管功能。
- 戒煙限酒:吸煙會損害血管內皮細胞,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過量飲酒也可能影響血脂代謝。因此,戒煙和限制酒精攝入對于降低膽固醇和維護心血管健康十分重要。
- 保持良好的作息:規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證每晚 7 - 8 小時的充足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體各器官的正常代謝和修復,對維持正常的膽固醇水平也有積極作用。
- 定期體檢:定期進行體檢,監測膽固醇水平以及其他血脂指標,了解身體狀況。如果膽固醇水平過高,僅通過生活方式調整效果不佳時,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藥物治療。
常見問題解答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降低膽固醇的相關知識,以下為大家解答一些常見問題:
- 吃這些降低膽固醇的食物多久能看到效果?
- 這因人而異,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初始膽固醇水平、飲食習慣改變的程度、是否結合其他生活方式調整等。一般來說,如果能嚴格遵循健康飲食原則,并配合適量運動等,可能在數周或數月內看到膽固醇水平有所下降,但要達到明顯且穩定的效果,可能需要持續堅持 3 個月以上。
- 降低膽固醇的食物可以替代藥物治療嗎?
- 對于輕度膽固醇升高者,通過合理飲食和生活方式改變,可能使膽固醇水平恢復正常,無需藥物治療。但對于膽固醇水平明顯升高或已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等高危人群,食物只能起到輔助作用,不能替代藥物。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具體病情進行藥物治療,并同時配合飲食和生活方式調整。
- 素食者只吃植物性食物能有效降低膽固醇嗎?
- 素食者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全谷物、豆類、蔬菜、水果,以及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堅果、橄欖油等食物,對降低膽固醇有幫助。植物性食物中的植物固醇也能抑制膽固醇吸收。但素食者需注意保證蛋白質攝入充足,可通過食用大豆制品等優質植物蛋白來源。不過,如果素食者飲食結構不合理,如過多攝入精制谷物和高糖食物,也可能無法有效降低膽固醇。
- 烹飪方式會影響食物降低膽固醇的效果嗎?
- 會有影響。例如,清蒸、煮、燉等烹飪方式能最大程度保留食物的營養成分,有利于發揮降低膽固醇的作用。而油炸、油煎等方式會增加食物的脂肪含量,可能抵消部分食物原本降低膽固醇的功效,甚至升高血脂,所以應盡量避免。
- 同時吃多種降低膽固醇的食物會不會效果更好?
- 合理搭配多種降低膽固醇的食物,能從不同方面調節膽固醇代謝,理論上效果會更好。但要注意食物的多樣性和均衡性,避免過度攝入某一類食物。同時,要結合自身身體狀況和消化能力,若短時間內大量食用,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