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脾虛怎么調理
導語:脾虛泛指因脾氣虛損引起的一系列脾臟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現象及病證。包括脾氣虛、脾陽虛、中氣下陷、脾不統血等證型。多因飲食失調.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所引起。下面是由我為你整理的兒童脾虛怎么調理,歡迎大家閱讀。
兒童脾虛的飲食調理
1、不要吃太飽,一歲后七歲前的小兒,晚餐后不要再進食。
2、偏涼的`東西少吃。涼茶、冷飲、雪糕、雪條能戒則戒。寒涼的食物包括:雪梨、香蕉、西瓜、火龍果、山竹、奇異果、白蘿卜、馬蹄、白菜、螃蟹等。可以多吃平性甚至帶點溫性的食物:蘋果、橙、榴蓮、龍眼、水蜜桃、櫻桃、葡萄、楊梅、西梅、紅棗、青棗、花椰菜、芥藍、白瓜、節瓜、南瓜、豬肉、牛肉、魚、蝦。
3、多吃健脾益氣的食材,如白術、土茯苓、云苓、茨實、干淮山、蓮子、山楂、太子參、龍眼肉、核桃、紅棗、蟲草花、五指毛桃、白果等。每次選用1-4味煲湯或煲粥。
4、經常飲用牛肉汁,鮮魚湯,對脾功能有保護作用。民間食療「大棗瘦肉湯」亦很適合小兒日常飲用。用料是大棗十枚,生姜兩片,雞內金一錢,瘦肉四兩。先將材料洗凈,瘦肉切片后出水,然后將所有材料放入瓦煲內,加水煮約一小時,即可飲用。
兒童脾虛的按摩調理
捏脊:讓小兒趴在床上,沿小兒脊椎兩旁二指處,用兩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從尾骶骨開始,將皮膚輕輕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頸部大椎穴,由下而上連續捏五六次為一組,捏第三次時,每捏三下須將皮膚向上方提起。
補大腸:推食指的側面,方向由指尖到手掌。
按勞宮:順時針按摩手心的勞宮穴。
按足三里:順時針按摩足三里3分鐘。
推脾土:脾土穴在大拇指的螺紋面,家長可用拇指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 揉板門:板門在大魚際隆起處,家長可用拇指向著掌根方向給小兒揉推。 摩腹:先搓熱手掌,然后順時針給小兒慢慢按摩腹部。
寶寶喝什么湯健脾開胃
1
胡蘿卜湯
食材:胡蘿卜100克,紅糖少量。
做法:先把胡蘿卜洗干凈切成小塊,取一鍋放入適量清水,把胡蘿卜放進去煮至熟爛,加入少量紅糖調勻后即可。
營養成分:胡蘿卜富含維生素、膳食纖維等營養物質,有健脾消食、調理腸胃的作用,可用于治療寶寶因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的癥狀。
2
豬骨山藥湯
食材:豬脊骨適量,山藥適量,嫩玉米適量,桂皮適量,生姜適量,香葉適量,枸杞適量,食鹽少量。
做法:先把豬脊骨洗干凈,用刀斬切成小塊,然后把豬脊骨在沸水中焯3—5分鐘撈出備用;在砂鍋里加入適量的水,放入豬脊骨、姜片、桂皮、香葉開大火煮沸后轉用小火燉制,待30分鐘后,把嫩玉米清洗干凈切成小塊放入砂鍋里,用小火繼續燉制;把山藥去皮清洗干凈切成小塊放入入砂鍋里,再加入枸杞,待除豬骨外的所有食材都燉至爛熟的時候,加入少量的食鹽調勻,開小火煮10分鐘即可。
營養成分:山藥有健脾補肺、益腎養胃的功效,山藥中含有的尿囊素還有助于胃粘膜的修復,寶寶食用對腸胃也好,適合脾胃虛弱、胃口不佳的寶寶食用。
3
蓮藕排骨湯
食材:豬排骨500克,蓮藕100克,蔥、姜適量,鹽少量。
做法:先把排骨用清洗干凈,把蓮藕洗干凈后切成丁,蔥切成末、姜切成片;然后把排骨和生姜放入高壓鍋中壓20分鐘,再將蓮藕加入其中燉煮至爛熟,撒入蔥末和少量食鹽調勻即可。
營養成分:此湯不僅美味可口,而且營養豐富。蓮藕有健脾、養血、開胃的作用,既能清熱解毒,還能強健寶寶的胃粘膜,改善和調理寶寶的脾胃功能。
4
淮山鵪鶉湯
食材:熟鵪鶉1只,淮山20克,黨參20克,少量鹽。
做法:先把鵪鶉蛋洗干凈切成小塊,然后把淮山、黨參清洗干凈同鵪鶉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開大火煮開后轉用小火煮兩個小時,最后放入少量食鹽調勻即可。
營養成分:此湯具有健脾、養胃的功效,適合脾胃虛弱、容易疲勞、厭食的寶寶食用。
兒童脾胃虛弱燉什么湯
寶寶如果脾臟過度虛弱,那么家長要及時通過多種方式來協調,比較常見的就是營養調節。但也有家長覺得,如果寶寶喝太多補湯,可能導致營養過剩,所以不知道要怎么樣才能夠協調好這些營養。那小兒脾虛喝什么湯?
1、黨參茯苓湯。如果小寶寶的脾臟出現虛弱的表現,就會影響排毒的功能。為了避免脾臟虛弱這些情況,可適當補充脾臟恢復的湯類食物。比如家長可準備好黨參和茯苓,然后放到水當中,大概十分鐘左右加熱就可以服用。
2、枸杞紅棗湯。脾臟虛弱很可能是血液系統循環失調導致的,家長要想讓小孩子避免這些癥狀,那么就可考慮補血的湯類食物,包括枸杞,紅棗等。在水中煮五分鐘到十分鐘即可,但是在喝水時,要把枸杞和紅棗濾干凈。
3、紅豆雪梨湯。紅棗雪梨湯是非常有營養的,也能清熱解毒,增強脾臟的功能和腸胃的消化。比如準備好紅豆放中在鍋煮30分鐘,加入少量的水里繼續煮十分鐘,即可達到很好的營養補充效果。如果覺得口味或營養還不夠,可加入少量當歸,都是可以清熱解毒,排除脾臟虛弱的癥狀。
兒童脾胃虛弱燉什么湯
1
蘿卜豬骨湯
功效:白蘿卜味甘性涼,具有寬中下氣,消食化痰的功效;排骨甘平,補虛弱、強筋骨。與蘿卜同燉氣香味鮮,是寶寶厭食的的輔助食療菜肴。
食材:白蘿卜500克,豬排骨250克,鹽、蔥適量。
做法
(1)將排骨剁成3厘米大小,“飛水”;白蘿卜切成片。
(2)將排骨放進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燉至肉脫骨。
(3)加入蘿卜,燉熟后,加入鹽、蔥即可。
2
沙參玉竹瘦肉湯
功效:本品適用于因胃陰不足所導致厭食癥的寶寶食用。
食材:豬瘦肉250克,北沙參15克,麥冬和鮮石斛各12克,山藥10克,玉竹9克,鹽適量。
做法:
(1)將瘦肉洗凈,切塊。
(2)將瘦肉和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
(3)轉小火燉2小時,調入鹽即可。
3
淮山鵪鶉湯
功效:本品具有健脾養胃的功效,適用于體倦乏力,小兒厭食等癥。
食材:鵪鶉1只,淮山20克,黨參20克,鹽適量。
做法:
(1)將鵪鶉洗凈,切塊。
(2)將鵪鶉、淮山、黨參一起放進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
(3)轉小火,煮2小時,調入鹽即可。
4
芡實鯽魚湯
功效:可補氣、健脾、固腎。適用于脾胃弱、食欲不振、大便不調的小兒或一般兒童日常食用。
材料:選用芡實15克、淮山15克、鯽魚1條(約150克)。
做法:鯽魚去鱗、鰓及內臟,用少許食油在鐵鍋內煎至淡黃色,然后與芡實、淮山一同放入沙鍋內,加適量清水煲1小時,以食鹽調味,即可食用。
5
浮小麥豬心湯
功效:可健脾益氣、寧心安神、健腦益智。
材料:選用浮小麥25克、大棗5枚、豬心1個、桂圓肉6克。
做法:豬心對邊切開,洗凈積血,大棗去核,上料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煲1小時,調味即可食用。
6
參術大棗湯
功效:可健脾益氣,常用于體倦、胃納欠佳、大便不暢的小兒。一般兒童飲用,也可健脾開胃。
材料:選用黨參10克、云苓20克、白術6克、大棗5枚、鮮鴨腎1個。
做法:云苓打碎,大棗去核,鮮鴨腎剖開,把鴨內金洗凈后與上料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煲1小時,調味便可食用。
7
豬骨山藥湯
功效:山藥具有補脾養胃、補肺益腎的功效,是秋季脾胃虛弱者的最佳藥方
材料:豬脊骨適量、山藥適量、嫩玉米適量、桂皮適量、生姜適量、香葉適量、枸杞適量、精鹽適量。
做法:豬脊骨洗凈,用刀斬成小塊。把豬脊骨焯水,去血沫撈出備用。砂鍋里添足水,放入豬脊骨、姜片、桂皮、香葉大火煮開后改小火燉制。嫩玉米切成小塊。砂鍋煮30分鐘后倒入嫩玉米塊,小火繼續燉制。山藥去皮,切滾刀塊。把山藥塊倒入砂鍋。灑入枸杞。調入適量精鹽,小火煮10分鐘即可。
8
黃芪煲牛肚湯
功效:民間認為牛肚能消積除滯健脾益胃,而中藥黃芪性味平和,具健脾補中、益氣之功。合而為湯則有益氣血、健脾胃之功,主治脾胃氣虛型的消化不良、氣短乏力、食后腹脹等。
材料:黃芪50克、牛肚500克、紅棗3個、生姜4片。
做法:黃芪稍浸泡,洗凈;請售者把牛肚處理干凈,用鹽再搓擦凈;紅棗去核。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鹽便可。
兒童脾虛內熱煲什么湯喝
1、山藥沙參百合湯
成份:瘦肉、百合、北沙參、山藥、無花果、陳皮、鹽。方法:把瘦肉洗干凈切塊,山藥去皮切塊,無花果、北沙參、百合洗凈,然后把所有材料放入鍋里,加水煮2個小時。這款湯有滋陰潤肺、健脾益氣的作用。
2、銀耳鴨腎湯
配料:臘鴨腎、銀耳、枸杞、瘦肉、生姜。做法:臘鴨腎洗凈用溫水泡軟切片,瘦肉洗凈切大塊,銀耳泡發后撕成小塊。鍋里加入水燒開,把所有材料放進去,大火燒開后小火燉一個小時,加鹽是。有健脾養胃、潤肺止咳的作用。
3、川貝蘋果雞湯
配料:母雞、川貝、蘋果、龍眼肉姜片。做法:把雞洗干凈切塊,放入沸水中焯水,然后撈出洗凈;蘋果洗凈切大塊。湯鍋里加水,把雞塊、蘋果、龍眼肉、川貝也一起放入鍋中,用大火燒開后小火燉2個小時。有健脾益氣、清心潤肺的作用。
4、炙百部鴿子湯
食材:鴿子、炙百部、百合、紅棗、生姜。做法:鴿子洗凈切塊,炙百部、百合、紅棗、生姜分別洗凈,然后把所有材料一起放進鍋里,加入清水大火煲沸后,文火煲2個小時,調入食鹽食用。
以上是關于肺脾氣虛的食譜介紹,希望對家長有所幫助。這里要提醒,雖然孩子體質虛弱,但是不可以隨意進補,不是一味服用補品就能讓身體變強壯的,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經常零食,飯前不吃甜食、高脂肪或高糖的飲料,以免降低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