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日,約西亞·扎納(Josiah Zayner)正站在舊金山一間會議室的講臺上。在現(xiàn)場與網(wǎng)絡(luò)直播觀眾的注視下,他興奮地談?wù)撝蚓庉嫾夹g(shù),并不時打開自己的酒壺喝上一口。
確切地說,扎納談?wù)摰氖亲屆恳粋€人都成為基因編輯的實踐者。在他心目中,近年熱門的CRISPR技術(shù)就像是手機app一樣,它不僅“完全不難”,而且“應(yīng)該讓每個人都有機會使用”。他向觀眾展示著標題驚人的自制宣傳冊——“DIY人體CRISPR”,以及裝在小離心管里的質(zhì)粒DNA,并爽快地表示任何感興趣的人都可以免費索取一份。根據(jù)扎納的說法,這些質(zhì)粒能“敲除肌肉生長抑制素基因”,這意味著把它們注射進人體就可以“獲得更大的肌肉”。
你為什么不自己先試試?臺下傳來質(zhì)疑的聲音。
或許是一時起意,或許是早有此想法,扎納幾乎瞬間就接受了這個提議。他打開一支新注射器,抽出一些“基因編輯原料”,注入了自己的左前臂。整個過程都發(fā)生得太快,扎納甚至沒有在注射前為自己消毒。看著直播視頻,我實在很難把這種景象與自己記憶中的“生物實驗”聯(lián)系起來,這或許更像是一次醉酒之后的冒險。
扎納自稱“生物黑客”,他用自己的方式挑戰(zhàn)著“傳統(tǒng)的科學研究”,同時也引來了巨大的爭議。
自稱“生物黑客”的Josiah Zayner | JOSIAH ZAYNER/THE ODIN
“生物黑客”是什么?
相比計算機黑客,“生物黑客”(biohacker)要難定義得多,本文也不會討論到其中全部的情況。籠統(tǒng)地說,這大概是一群在傳統(tǒng)實驗室之外的地方進行生物(或者醫(yī)學)實驗的人,他們購置各種廉價的小型裝備,把廚房或車庫改造成實驗場。
“生物黑客”們具體在做的事情有很多差異。他們中有些人只是擺弄著培養(yǎng)基中的細胞或者微生物,有的熱衷于用電子配件給自己的身體加入新功能(常見選項包括在皮膚下埋植NFC芯片),有的則用自己的身體測試起了某些尚未獲批用于人體的生物技術(shù)。他們對待自己實驗的態(tài)度也各不相同:編輯酵母基因釀造“夜光啤酒”只是為了好玩,而更有野心的人則做著“醫(yī)學研究”,夢想用自己的力量治愈癌癥、HIV感染甚至衰老。
《想當廚子的生物學家是個好黑客》一書用碾碎草莓提取DNA的實驗作為封面。而“生物黑客”們已經(jīng)遠遠不滿足于這些初級的家庭實驗了。
激進分子
在“生物黑客”的小群體里,約西亞·扎納大概算是一個激進派的代表人物。
扎納不像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民科”,他擁有生物物理學博士學位,還在NASA的埃姆斯研究中心做過兩年正式的研究工作。但是,他對“體制內(nèi)”的科學研究感到十分失望,覺得研究系統(tǒng)臃腫官僚,科研進展緩慢。扎納對監(jiān)管生物醫(yī)學研究的美國食藥監(jiān)局(FDA)也頗有微詞,他覺得這個機構(gòu)花在審批上的時間實在太長。激動人心的新技術(shù)已經(jīng)從實驗室誕生了,但FDA卻遲遲不讓需要的人用到它——扎納在博文和采訪中總是重復著這樣的觀點。
那要怎么辦?扎納的答案是:讓每個人都開放地獲取和使用那些前沿生物技術(shù),讓人們自己做出選擇。在離開NASA的研究所之后,他創(chuàng)辦了名叫“The ODIN”的公司,向普通愛好者出售離心機、移液槍之類的生物實驗設(shè)備,以及能在家對細菌和酵母進行基因編輯的“材料包”。
The ODIN在網(wǎng)站上向普通人出售的“DIY細菌編輯套裝”,售價159美元 | JOSIAH ZAYNER / THE ODIN
同時,他也在自己身上實踐著各種從文獻上讀到的生物醫(yī)學技術(shù)。除了那次“直播基因編輯”,他的另一個著名事跡是為自己進行DIY“菌群移植”,并邀請記者對整個過程進行記錄。這也是一次十分大膽的“硬核”行動:他把來自一位朋友的糞便樣本稍作加工、塞進膠囊,就這么吞了下去。順帶還把這位朋友皮膚、口腔等位置的細菌也在自己相應(yīng)的部位做了“移植”。當然,他并不承認自己為其他人提供過這些“試驗療法”——畢竟那樣就是毫無疑問的違法行為了。
Josiah Zayner在廚房中準備“菌群移植”材料 | VJERAN PAVIC/theverge
扎納不是唯一“以身試法”的生物黑客。就在2017年10月17日,另一場自體實驗也出現(xiàn)在Facebook直播上。這一次,名叫特里斯坦·羅伯茨(Tristan Roberts)的實驗者在自己的肚皮上注射了“一種表達HIV抗體的基因”。他聲稱這可以治愈自己的HIV感染(后續(xù)檢測顯示他并沒有成功)。羅伯茨的舉動背后是一家名叫“Ascendance Biomedical”的生物科技公司,他們的目標是研發(fā)基因治療技術(shù)——但不是通過嚴謹?shù)呐R床試驗,而且還試圖繞過FDA的監(jiān)管。
并不美好的嘗試
扎納與羅伯茨口中的自體實驗似乎很美好:科學、高效率,現(xiàn)在就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甚至改變?nèi)祟惖拿\。他們也難免讓人想起那些歷史上“以身試法”的科學家軼事。一些科學家確實由此獲得了重要的發(fā)現(xiàn)——例如諾貝爾獎得主巴里?馬歇爾,他親自吞下幽門螺桿菌,驗證了它與胃潰瘍的關(guān)系。
扎納會成為下一個馬歇爾嗎?我認為不會。從詳細報道與直播視頻中都可以發(fā)現(xiàn),他的自體實驗雖然建立在可行的科學概念之上,但過程卻非常粗糙,效果和研究價值都十分可疑。
如果把扎納的“自體基因編輯”與“自體菌群移植”看作是對既有技術(shù)的應(yīng)用,那么這些應(yīng)用的安全性與效果都缺乏保障。在胳膊上進行的“基因注射”不僅安全沒有保障,而且很可能壓根就沒法成功編輯多少個細胞,無法產(chǎn)生“肌肉變大”的效果。菌群移植也是如此,他沒有對用于移植的糞便樣本進行過什么事前檢查,在移植前靠服用抗生素來“殺死自己的腸道菌”。這兩點都是醫(yī)療專家反對的:不經(jīng)篩選的糞便樣本可能傳播各種疾病,而抗生素也會讓菌群紊亂問題變得更糟。
那如果把它看作科學研究呢?很遺憾,這些缺乏條件控制與實驗設(shè)計的個體嘗試也沒法給其他研究者帶來什么參考。依然是以扎納進行的腸道菌群移植為例,他聲稱這個操作確實改善了自己的“消化道問題”,但在整個過程中,他都不曾真正確定過自己的問題屬于哪一種消化道疾病。連診斷都不知道的自體試驗,又如何能讓其他醫(yī)學研究者信服?
更何況,自體實驗雖然在科學史上創(chuàng)造了少數(shù)佳話,但它所能得到的至多也只是樣本量極小的初步結(jié)果。它無法替代標準的生物醫(yī)學實驗,也不會真的成為科學進步的基石。
Josiah Zayner用抗生素刷洗體表,并在皮膚上“移植”來自一位朋友的細菌。然而這些操作都未受到醫(yī)學界認可,也沒人知道這會產(chǎn)生怎樣的效果。| VJERAN PAVIC/theverge
監(jiān)管難題
在倫理和法律方面,這些新時代的自體實驗者也一直在界限邊緣進行著頗為矛盾的試探。他們一方面清楚地表明實驗僅限于在自己身上進行,在直播視頻中強調(diào)著“請勿模仿”,另一方面卻又積極宣傳,向圍觀者暗示“這樣做很酷”。不僅如此,扎納還公布了很多他所使用的“技術(shù)細節(jié)”——在the odin的網(wǎng)站上,至今仍然可以看到 “DIY人體CRISPR”的電子版[1],內(nèi)容包括如何設(shè)計和訂購基因編輯實驗所需的引導RNA序列,如何選擇Cas9核酸酶的種類,以及把這些東西搞進細胞的方法。
事態(tài)的走向令人擔心,但又有些微妙: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為別人進行未經(jīng)驗證的基因編輯操作是違法行為,是醫(yī)學倫理所不允許的,但只在自己身上做奇怪的實驗給別人看又要如何評判?
這也為監(jiān)管部門帶來了新的難題。2017年11月21日,美國FDA在網(wǎng)站上發(fā)布了一篇名為《自我基因治療相關(guān)信息》的文章[2]。FDA在文中對“DIY基因編輯”的風險表示關(guān)注,并強調(diào)銷售DIY人體基因編輯產(chǎn)品是違法的,以及所有人體基因編輯都應(yīng)受到FDA監(jiān)管。雖然并未點名,但媒體與生物黑客們都認為,這正是針對前一個月“基因編輯直播事件”的回應(yīng)。
更加積極的行動似乎也在進行。今年5月,扎納在自己的Instagram賬號上貼出了一頁文件,表示自己正因為“無證行醫(yī)”的投訴而被加州消費者事務(wù)局(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Consumer Affairs)調(diào)查。不過,出售基因編輯工具并暗示人們“用在自己身上也可以”,這是否算得上是一種“無證行醫(yī)”呢?
Zayner本人在Instagram賬號貼出的文件照片,最近他正在接受調(diào)查
其實,就連扎納自己也對實驗帶來的影響表示過困惑[3]。“在我看來,毫無疑問最終會有人受到傷害。”他在2018年的一次采訪中這樣說到。
參考文獻
[1]http://www.the-odin.com/diyhumancrispr/
[2]https://www.fda.gov/vaccines-blood-biologics/cellular-gene-therapy-products/information-about-self-administration-gene-therapy
[3]https://www.theatlantic.com/science/archive/2018/02/biohacking-stunts-crispr/553511/
[4]https://www.theverge.com/2016/5/4/11581994/fmt-fecal-matter-transplant-josiah-zayner-microbiome-ibs-c-diff
[5]https://www.facebook.com/josiah.zayner/videos/10102950199937847/
[6]http://www.josiahzayner.com/2017/10/the-first-human-to-attempt-crispr-gene.html
[7]https://www.facebook.com/N2Sreports/videos/1557343577706859/
[8] https://www.vox.com/future-perfect/2019/5/19/18629771/biohacking-josiah-zayner-genetic-engineering-crispr
作者:窗敲雨
編輯:Mo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如有需要請聯(lián)系sns@guokr.com
(歡迎轉(zhuǎn)發(fā)到朋友圈~)
果殼
ID:Guokr42
靠譜科普
就看果殼
你愿意接受人體改造嗎?植入芯片、基因編輯、賽博朋克或者思維意識上傳云端,你能接受到什么程度?
BTW,我們設(shè)置了小小的門檻,相信熱愛科學的你肯定會通過考驗!掃描下面的二維碼,在42秒內(nèi)答對盡可能多的題,達到一定分數(shù)才可以加入,每24小時僅能答題一次。呼~深吸一口氣,然后好好答題吧!
AI和同事們等你來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