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比同齡人高不一定是好事,警惕“早長早停

“我倆都不高,所以平時會督促兒子多補充營養。現在,他雖然才6歲,但身高很爭氣,比同齡人高出有小半個頭了。”

“我家孩子可能發育得晚,因為我小時候也不高,但后來一下就竄上去了。不急,說不定什么時候突然就長高了……”

有些家長認為

孩子早長、晚長都正常

這些現象和觀念對嗎?

今天,有請專家

聊聊孩子身高的那些事兒孩子"早長"、"晚長"有學問

正常情況下,青春發育期是孩子生長的高峰期,女孩約為10-14歲,男孩約為11.5-16歲。

“早長”

營養過剩、提前發育、性早熟可能會導致孩子“早長”,表現為孩子較同性別、同齡人生長速度(主要表現為身高等)過快。

人的身高是由骨齡決定的,而非年齡。骨骼發育過快,會造成骨齡比實際年齡大,導致骨骺提早閉合,減少后期長高的空間,出現“早長早停”的現象。

“晚長”

有些孩子青春期和性成熟時間出現得較晚,但最終身高正常,此種“晚長”現象不需要干預。但隨著孩子營養水平的改善,“晚長”孩子的比例越來越少。

如果孩子的骨齡與年齡相匹配,提示不屬于“晚長”,家長就應該重視了。因為有些“晚長”是由于疾病引起的,如性腺功能減退、生長激素缺乏、甲狀腺功能降低、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等,應提前排查。

一般男孩骨齡達到15歲,女孩骨齡達到14歲時,身高就不會明顯增長了。因此當孩子的身高低于同齡、同性別孩子,或生長速度低于正常速度時,建議盡早行骨齡檢查,并根據醫生建議進行治療或隨訪。

孩子身高標準表

很多家長即使發現孩子個頭比同齡人矮了一截,但還是不重視,總覺得這只是沒到時候,會“一竄”起來的,于是抱著“等等看”的心理。殊不知,一旦骨骺線閉合就會錯過長高的最佳時機。

專家指出

良好的習慣是幫助

孩子正常發育的重要因素

建議注意以下5點

1充足的睡眠

兒童在熟睡時可分泌大量的生長激素,尤其是在晚10點之后,可出現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建議家長督促孩子盡量每晚9點前入睡,并且保證9小時的充足睡眠。

美國睡眠協會

建議日睡眠時間

1-2歲兒童:每天11-14小時

3-5歲兒童:每天10-13小時

6-12歲兒童:每天9-12小時

13-18歲兒童:每天8-10小時

2適量的運動

體育運動可加強機體新陳代謝,促進生長激素分泌,加快骨組織生長。建議孩子開展適量的運動,尤其是縱向運動,如跳繩、跳高、籃球和排球等。

3平衡的飲食

兒童生長發育快,新陳代謝旺盛,需要給予足夠的營養。飲食上建議適當選擇:

●含有豐富膳食纖維食物,如萵筍、芹菜、紅莧菜等。

●含有豐富蛋白質和鈣的食物,如雞蛋、牛奶、魚類等。

●含有鐵的食物,如菠菜、花菜、紅肉。

●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胡蘿卜、橘子等。

4良好的情緒

耶魯兒童健康組織調查發現:父母對孩子辱罵、訓斥、歧視、威嚇等,都會阻礙到孩子的身高發展,有可能成為“精神性矮子”,這可能與低落、緊張、恐懼等負面情緒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有關。

因此,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樂觀的情緒,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

5抓住黃金季節

孩子的生長發育有顯著的季節性。一般而言,生長激素在春季和夏季分泌較為旺盛,特別以5月份最為明顯。

5月份

長高的黃金季節

家長們,把握住哦~

專業審核:朱紅(江蘇省常州一院兒科主任醫師朱紅)

內容來源:微信公眾號“常州一院視窗”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jinanhaoyisheng.com/yangshengzhidao/view-175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