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逐漸炎熱起來,有些人總是不自覺的抓撓手,起泡泡、脫皮……這正是汗皰疹的一些癥狀。
最近,上初三的可可總是不自覺的抓撓手,就連寫作業也總在撓,可可媽媽發現雙手上出現許多小水泡,刺癢難忍,還越撓越癢,有時感覺火辣辣的刺痛。可可媽以為女兒是吃了過敏的東西,便自行給她用白醋清洗,剛開始可可的手癢程度緩解一些,沒過幾天又復發,就連腳上也出現了許多小水泡。
前天,因為太癢可可將手上的水泡撓破了,溢出透明的且黏糊糊的水,第二天出現了糜爛和脫皮。這下嚇壞了媽媽,她擔心是手足口病,便帶孩子到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就診,一查才知道是“汗皰疹”。
什么是汗皰疹?
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張平介紹,汗皰疹又稱出汗不良性濕疹,是發生于手掌、足底、指趾側復發性水皰性皮膚病,常伴手足多汗。多發于春末夏初,夏季加重。汗皰疹多認為是一種非特異性皮膚濕疹樣反應,與個人體質、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有關。精神因素,如緊張或抑郁可能成為本病的誘因。也可能與手足局部皮膚受外界環境因素刺激有關,包括氣候變化、化學制劑的刺激等,以及過敏性體質、精神因素、手掌足底的真菌感染等原因有關,個別有家族遺傳史。
汗皰疹可溫水清洗手足,外用水楊酸甘油酊和軟性激素藥膏,比如艾洛松外擦。瘙癢劇烈也可口服抗組胺藥。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比如肥皂、洗衣液、橡膠制品等。充足睡眠,適當運動,緩解精神壓力。反復發作雖然是汗皰疹的特點,但隨著年紀增長,發作頻率逐漸降低,多數人最終都會痊愈。
汗皰疹有什么癥狀?手部這三種異常,一旦發生就要警惕了1、初期:以小水泡為主,并伴有癢感,這個時期一定注意不要撓抓,以免引起汗皰疹的加重。
2、在初期的基礎上,會出現脫皮和小紅點,并且伴有癢感加重,撓抓后往往,還會出現滲液或者是結痂的現象。
3、后期:出現水泡破裂,滲液的現象,到這個時期已經比較嚴重,甚至還會出現其它一些并發癥,如遇真菌侵入還會繼發癬等一些比較嚴重的皮膚癥狀,務必到醫院就診。
避免汗皰疹的發生,還要注意三點一、早預防,多保濕,促治療
多發季節,盡量避免接觸洗衣粉、肥皂、洗潔精,家務時應戴手套防護;
平時注意保濕,比如在每次洗手和接觸水后應使用凡士林之類的保濕霜。
二、補充膳食纖維
中醫指出,脾胃失靈、飲食失調,加上潮濕天氣或轉季,使濕熱蘊積在皮膚上形成汗皰疹。
在平日還可以適量進食粗糧,如米、番薯、小米、薯仔等,具健脾胃,強身防病作用。
此外,多吃屬性平和的食物,即是介乎寒涼及溫熱之間的食材,如魚、椰菜花、西蘭花等,但也要視乎烹調方法,如經過煎、炒、炸或焗等,才可緩和癥狀。
三、適當活動、避免濕氣纏身
現下,大部分上班族的工作方式是一天到晚坐在電腦前面,而是還時不時加加班。
正是這種工作方式,使得平時活動量比較少,長此以往的話,造成體內濕邪,抵抗力會下降,從而就會引發皮膚病。試試看跑步、健走、游泳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代謝。
1、經常拍拍手,尤其是大魚際處,就能將滯留在體內的濕氣給拍出去。
2、除了運動,也可多吃薏仁、紅豆、木瓜、冬瓜、馬齒莧等祛濕食物。
特別推薦馬齒莧,可清炒、涼拌,也可用馬齒莧汁泡手,去除濕氣,緩解汗皰疹。
醫生提醒搔抓可使皮膚不斷遭受機械性刺激而變厚,病人愈搔愈癢,愈癢愈抓,形成惡性循環,導致病程延長。而且,如果用熱水燙洗或浸泡,紅腫會加重,滲液增多,反而加重甚至繼發細菌感染導致嚴重的后果。務必到醫院及時就診。
6月2日四月二十九
明日天氣:晴轉多云 21℃~30℃
猜你喜歡
?死刑!慈溪“抖音網紅被害案”判了!被害人媽媽:“300多天,我沒睡過安穩覺…”
?8歲男孩腸子被刺了個洞,竟因喝了一碗粥…醫生一查,真相大白!
?曝光!寧波這些餐飲店被責令整改!有蠅蟲跡象,調味料過期…有你常去的嗎?
來源:湖北經視《經視直播》綜合人民日報新浪微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
小編說:天氣熱了,如果你手上也起這種小水泡,一定要注意了!點個“在看”,分享給更多朋友!
掃描下方二維碼
《來發講啥西》
歡迎爆料,留言,商務合作
寧波電視臺二套
《來發講啥西》
首播:周日至周五20:30
重播:次日8:00/17:15
熱線電話:87365365